(作 者 近 照)
送儿子出小区,看他搭上一辆出租车,头也不回的上了车赶赴火车站,开始他的大学生涯,开始他人生的一段新路程。
我默默的回到家,儿子刚换下的拖鞋醒目的搁在门口,上面肯定还残留着他的余温,他喝水用的白色瓷杯没有放入托盘,随意的扔在茶几上。走进他的卧室,熟悉的青春气息扑面袭来,凌乱的床上,换洗下的衣服甩了到处都是,我甚至从衣服堆里翻出两双穿过的散发着臭味的袜子。心中顿时空落落的,儿子不在身边的日子我该怎样打发时光,养护我的精神家园。
电脑桌上放着两本书,书上面有一个借书证,这是儿子交代让我这两天必须还的。我突然眼前一亮了,这些年喜欢读文学书籍,我何不趁儿子不在身边的日子多读些书,充实自己。
一个家庭主妇,生活在柴米油盐、布衣粗食的大环境,缺少文化的滋养,这样的土壤显然不适合优雅的文化气质生长。我精心梳洗打扮一番,如我对文学的热爱和衷情,去奔赴心中的圣堂--图书馆。
在图书馆借到三本书;李晓红博士主编的《中国最美的散文》,《开卷》百期珍藏版《凤凰台上》,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抱着这浸染墨香的书籍,眉开眼笑,喜悦的心仿佛有了依靠,和心紧紧相连的不仅仅只有儿子了,还有文字的温暖。如果说原来我的精神世界里主导地位是儿子,也许从这些书开始,跳出自己精神的桎梏,站在一个新的角度从新审视自己,像学生时代那样从书中汲取营养。
中年的夫妻,四目相对,满室都是寂静。大落地窗铺洒进暖暖的阳光,让光线中有层浮尘,满卷的书架上,浮起一室的书香,这香味比老公养的兰花还多了几分清雅。
人至中年,常常自问,自己读了几本书?对人生了解多少?当我丧失了方向感,越走越焦虑的时候,文字能让我内心的沉静吗?能给予我多少心灵的慰藉?有时候也感觉自己人笨拙,心灵虚无彷徨,思想上还是个热衷郊游的小学生。
床头放上几本书,连睡觉都踏实。《追忆似水年华》整部小说集都是对往事亲切多情的回忆,厚重的文笔必有其枯燥之处。但在文字里我们可以睥睨天下,内心可以天马行空,甚至可以和某一位文学巨匠来一场精神上的艳遇,因为许多隐喻都会让你会心一笑,这是沉醉文字的人心灵之独悟,也是流溢期间的精神力量。
儿子打电话回来,我很高兴,内心很平静,原来我的心已经被别的东西占据,能容纳更多的内涵,这是我从不曾想到的。那天,我和文友们出去采风的时候,阳光如织,我在一处草丛里采摘到一朵成熟的蒲公英,风把蓬松的花萼吹散,飞向碧蓝的天空。
读书,与文字为邻,也许不能让我的人生获得多大的改观,我丰富起来的内心,和来自灵魂的愉悦,已经让我的生活其乐融融。儿子在成长,我也在成长。我曾经禁锢的内心,如今像一条鱼,在思想的水面上得到了飞跃,更希望在文字的水面上得到了飞跃。
年轻的时候喜欢读三毛、琼瑶,对有深度的作品了解不够,今天去读有深度的作品,感觉自己知识的匮乏,巧伪不如拙诚,有文字暖心,我不缺乏学习的勇气。十月是丰收的季节,文字对我的生活是一种指引,如果说文学知识是浩瀚的海,我背负着对文字的热爱划桨而行,努力摆渡自己。
[上一篇] 树痂
[上一篇] 楹联潮浪起 初夏弄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