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有价值的东西,就有人想法去占有,时间就是金钱了,所以,总有人不择手段去占有你的时间。
比如,报纸上,微信圈等,充塞耳畔的广告,夺人眼球的标题党。
所以,在知识碎片满天飞、垃圾信息尽网络的今天,读到一篇好文章,几乎成了一种奢侈。
朋友圈里,有老墙、时有清风、自然、墨涵等诸网友,纷纷转发一篇《毛笔西施,毛笔西施》的文章,引得我打开一看。因为,我还是相信朋友们的审美的。
于是,就看到了付聪这个作者的名字。
文章是一口气读完的。四千五百余字,照片七祯。
看罢,一声长叹,闭目许久。
再次打开,看一眼作者的名字:付聪。
好文章,如厨师奉献给食客的色香味俱全的一道佳肴。而免费吃货们,抹一把油腻腻的嘴唇,惟一能做的就是:记住厨师的名字,这叫回报。
噢,付聪。
《毛笔西施,毛笔西施》,果然是一篇好文。
看标题,毛笔有了,那是文化。西施有了,那是美。让人充满幻想。
但文章读完,却让人长叹一声:此文化非彼文化,此美非彼美也。
文章好,好在不疾不厉的文风。娓娓道来如春燕呢喃,窃窃私语似美女在侧。于平缓朴实的叙述中,不断扔出一两句平淡的警言,敲击你的心灵。
好在作者对小人物充满了敬重。是的,不是居高临下的同情,而是仰望的敬重,这几乎不是在写西施,而是在写自己。
好在短文里蕴含着的巨大的信息量。星罗棋布的文化市场、点晴起名的泰斗小潘、书风各异慈善满怀的诸位书家、极其善良而又无奈的地滩邻居。甚至,黑心老板,无良骗子。一篇小文读罢,大千世界尽览。
好在惜墨如金的极简笔触。白描一般,廖廖几笔,就是一个人物。乐善好施的潘海波,敦厚老实的西施丈夫,呼风唤雨的书法老师,无赖流氓般金融陷阱设计者……有的人物,几乎只三言两语,就已跃然纸上。
好在文章强烈的对比手法。毛笔好坏,自己去研判。西施豁达乐观的性格与沧桑平庸的外貌,懂得感恩的小生意人与心狠手辣的吸金骗子。无不对比强烈,震撼人心。
凡人的高境界,文人的大情怀。残酷的现实,美好的未来。在一篇不足五千字的小文中,让读者有所思,有所悟,终于使心灵得到一次升华。
付聪,80后的某社编辑。毛笔西施,60后的平凡老妪。
抽空要见见你俩,必须滴!
(作者:冷岩)
责任编辑: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