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文艺名家 > 通才赵新月印像
通才赵新月印像
作者:草莽

最具文化味的毛泽东特型演员

                                                      ——通才赵新月印像




 

       赵新月究竟应该归属为哪类人群?形神兼备的影视舞台特型演员,才华横溢的诗人词人作家编剧散文家,风格独特的书法家画家,充满激情的主持人演讲家,著述颇丰视角独到的劳工问题研究专家社会学者理论家,“西柏坡学”创立者行,行走天下的社会活动家?……归到哪类似乎都有所遗漏,不能概其全貌。不过他的确是河北省省会首届中青年专家、河北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副处长,并且正在攻读外语,要开始双语写作!并且最近他主演的电影《亲情毛泽东》就要在全国上演了!

                                                               走进《亲情毛泽东》

       影片《亲情毛泽东》讲述了毛泽东在安徽农村等地视察,关心人民疾苦、发展生产、严防腐败等感人故事,展现了毛泽东工作生活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赵新月在剧中的表演达到了形神兼备的一个新高度。

       烟雨迷濛中,“主席”带领六七人从林莽深处踏着青草由远及近,走向江边,观众竟会感到千军万马的排山倒海之势。“主席”走路虎步龙骧,伟岸威严,气吞山河。赵新月的表演营造出了大的气场。“主席”叉腰远瞩,环顾长江,指点山河,涛声江风中转动身躯,搏击狂风,大衣翻卷,是何等的威武,何等的英雄气概!影片中人民领袖的眼神,是一种藐视一切困难的豪气,是一种大英雄大诗人才有的大气魄,赵新月把雄才大略的伟人神采表现出来了。

       毛主席读《人民日报》获知江西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的情节,电影剧本的交代比较简单。赵新月通过真实自然、有分寸的细节处理,传神地表现了这个场景:“主席”坐在书案前双手拿报,视线由左及右,略停,点头轻语:“好”,嘴边浮出笑意,头向后仰,连说:“好啊好啊,人民消灭了血吸虫啊,好啊……”

       这四个“好”,赵新月在语气动作上处理得各不相同。第一个“好”,人物的思绪还在文章中,所以是一种自言自语,声音比较轻。后面的两个“好”,表示喜悦赞赏,所以声音大了,右手还轻击了报纸。第四个“好”,人物思绪已离开报纸,浮想联翩,诗兴大发……这样精准的表演在专业演员中亦属上乘。

      接下来一个三十秒的长镜头,拍下了“主席”挥笔疾书《送瘟神》第一首的过程。停笔吟哦后是书写“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的特写镜头,“主席”挥洒自如,行笔流畅,一气呵成。“纸船明烛照天烧”的“烧”字,最后一个竖弯钩畅意尽兴!不用替身、毛体草书如此酷肖者,在影视剧中较少见到。这也令时下那些雕琢画字的伪书法家汗颜!

      看了赵新月在影视片中塑造的伟人形象,有的人说像唐国强,有的说像古月,有的说还是像中年时期的毛泽东。导演王文锡是当年毛主席来安徽视察时的摄影师,他认为赵新月是目前饰演毛泽东最理想的一个特型演员。在电影拍摄中,赵新月的建议往往被导演采纳。他感叹:选文化学者赵新月演毛泽东真是再合适不过了!的确,这是演员深厚文化内涵的成功,这也是赵新月几十年才情储备的一个大爆发。

                                                                      古月已去 新月当出

       十几年前,他苦恼着,方方面面做了不少,到底要做什么?突破口在哪里?忽然,有一天时机终于成熟了,机会来了:出演毛泽东,诠释毛泽东,研究毛泽东。赵新月豁然开朗!这就是纲,纲举目张,一提溜全串联起来了,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了,过去的努力一点儿都没有浪费,今后奋斗的领域宽阔深远,无穷无尽。人生坐标调好了,明确了,关系理顺了,奋斗吧,其乐无穷。

       赵新月有一定的外部形象条件。他身高一米七八,身材魁伟,面部轮廓很像毛泽东。同事们常以“润之”相称。家人总说:你真该去试试,比他们像多了。一次在大街上,一位老太太拉住他说:“你是……毛主席啊”,旁边的老头说:“切,这明明是古月嘛。”

       小时候的赵新月生长在“书画之乡金束鹿”。在石家庄工作的父亲常带图书回来,他就躲在屋子里悄悄画主席像,用蜡笔涂小人书。三年级就学写毛体的《七律.长征》。姑奶奶家里有几箱子旧书,赵新月就借来读了四大名著和《聊斋》等书。他还是学校宣传队的骨干,说快板对口词,演三句半跳革命舞,样样都行。赵新月偏爱文科,高一就抱着马恩选集啃。别人说你理科绝对考不上,他倔劲儿上来了,一举考中了河北师范学院数学系。他认为文史哲可以自学,高等数学自学很难。而数学对增强人的思维逻辑性、研究科学性功效极大。大学毕业赵新月教数学美术两门课程。

      进城读书后,新月看到一张瞿秋白着唐装的照片很有味道,就求妈买布给做一件。做好一穿,再加一条围巾,嘿!镜子里出现了毛润之的影子……在公共场所他常被人指指点点,他也就留起了背头,常穿唐装和中山装,手持一个大烟斗。记得十几年前好友丛京林的儿子结婚,他就是这套行头。赵新月眯缝着眼睛吐了一口烟雾,操着湖南口音说“我毛润之总要出山的吆。”

      后来在一些民间活动中,他经常应邀客串显摆一下。即席讲演,效果很好。那年在一次博友活动中,他说:“我们今天的会议意义深远,必将产生巨大影响!甚至,还要影响到自然的天候——今天的会议,必将引发明天的——立秋!”掌声欢呼声笑倒一片。

      2008年底的一个晚上,赵新月得到了消息,南方一个剧团海选毛泽东特型演员。14个演员的定妆照都不理想,而活动即将截止。赵新月连夜行动,写了电子邮件发过去。阐述自己出演毛泽东的优势。

      几天后他接到了一个深夜电话:“主席好!主席休息了没有?我是恩来啊……”原来是周恩来特型演员董永。董永带赵新月赶赴八一电影制片厂,请古月的化妆师杨硕玲为赵新月塑形。化妆完毕,杨老师感叹说:“你是继古月之后最像的毛泽东特型演员。”赵新月激动得彻夜难眠,演出后三天没有卸妆。媒体以《河北出了个毛泽东》为题报道了这一新闻。接着,凤凰卫视的10集电视片《平津战役》剧组找上门来。杨老师翻箱倒柜从八一厂服装库找出了古月拍《大决战》时穿过的单衣棉衣皮领子大衣。杨老师端详着赵新月,说太像了,这服装就是留给你的。赵新月虚心求教于多位影视名家,于洋、尹力、王文锡都称新月“演毛泽东非你莫属”。卢奇告诉他,演员就是表演关系,把毛泽东与周恩来、任弼时以及警卫、群众包括环境的关系理清了,你就知道怎么把握表演的尺度了。

       他把能找到的毛泽东的音频和视频资料都拷到电脑上,没事儿了就琢磨模仿。在表演中赵新月的口音采用了湖南普通话。既有湖南味道,各地观众也能听得懂。他还反复研究古月张克瑶等演员声音,并且每次都把台词发给湖南籍的同学。这个同学的家乡和韶山仅隔了一座山,赵新月请他读一遍台词,再把录音发过来研究模仿。十几年的广播电台节目主持人的历练和讲座演出都打下了基础。

       古月,新月,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冥冥中的机缘。现在新月已经握住了接力棒,古月已去,新月当出!赵新月先后主演了《西柏坡来电》《西柏坡党旗飘扬》《赶考》《人间正道》《西柏坡之恋》《亲情毛泽东》等多部影视剧、电视片和舞台剧、话剧。一部比一部精彩,一部比一部更有感觉,一部比一部更像毛泽东。《人民日报》发表了崔文武《新月,接好古月的班》的文章。 

                                                          研究毛泽东 创立西柏坡学

       赵新月出演毛泽东做到了形似神似,他眼睛里有内涵。镜头拍摄基本一条就过。这来源于他对毛泽东的长期深入的研究。他有八年饰演毛泽东的历练、三十年研究毛泽东的学术功底、五十年沐浴在毛泽东思想光辉下的人生道路。他的表演都是在分析当时的国内国际环境基础上,来把握毛泽东的内心世界。在所有毛泽东特型演员中,唯有赵新月是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他集学者、诗人、作家和书画家于一身,是最具“文化味”的毛泽东特型演员。长期研究、扮演毛泽东,使他对毛主席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因此能从内心深处准确理解毛泽东、饰演毛泽东。             

      2004年在一次大会上,一位外地客商提到西柏坡时表现出轻视和不屑。这刺痛了坐在台下的赵新月。他想,看来那位客商对西柏坡很不了解,作为当地人应该做些什么呢?他决心要为西柏坡正名,要搞一部全面的、历史的、科学直观的、具有说服力的、经过锤炼和考证的学术性著作。于是他开始了3年多的苦读研究,创立了“西柏坡学”,出版了专著《西柏坡学发凡》。纠正了以前的研究普遍把西柏坡做小了,做低了的状况。

       西柏坡,太行山麓、滹沱河畔不足百户的弹丸之地。1948526日,这里成了中国革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土地革命、三大战役、七届二中全会……短短10个月,共和国渐行渐近。 “最先进的文化、最彻底的实践。”这是赵新月新发现的西柏坡精神,他提出西柏坡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关系,其区别在于:文化先进程度不同、实践彻底程度不同、目标完成程度不同。只有到了西柏坡,中国共产党才拥有了最先进的文化——发展到极佳状态的毛泽东思想;只有到了西柏坡,中国共产党才有能力、有条件、有机遇、有经验进行最彻底、最迅捷、最全面、最完善的实践。正是在西柏坡,一直饱经血与火洗礼的中国共产党以及它所领导的军队和人民,才享受到了革命事业的“颠峰体验”。赵新月从军事斗争、土地改革等16个方面进行了实证。 

      他从五千年人类历史的发展长河和当今世界政党竞争的全球局势出发,总结出西柏坡的五个高度:西柏坡是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执政的28年间的历史最高坡;西柏坡是中国两千多年农民革命史的最高坡;西柏坡是中国近代以来民族独立运动的最高坡;西柏坡是继十月革命以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最高坡;西柏坡是中国五千年社会发展形态的最高坡。 

      赵新月从“文化驱动论”的角度,在信仰、策略、制度、组织、行为、符号等六个方面,阐明了人世间成败输赢的道理,从而把西柏坡的研究引向了崭新的文化学视角。他还把西柏坡精神与现代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与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联系到了一起,从而赋予了西柏坡精神更广阔的适用范围。西柏坡精神应该成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企业兴盛、人生制胜的“通鉴”。 

      而后几年里,赵新月抛开逻辑思辩的方式,以近似于说书人的口吻,讲述不为人熟悉的西柏坡故事。陆续出版《品读西柏坡三人行》《大西柏坡赋》《你来西柏坡看什么》《西柏坡的红色鸳鸯》等专著。他告诉人们来西柏坡要看圣迹、看执行、看致富、看人脉、看靠山、看广告、看运势、看细节、看规矩、看给力、看善政、看诚信、看选择、看颠峰、看教训、看未来等等。

      赵新月编剧主演的话剧《赶考》采用穿越时空的手法,讲述毛泽东进京之前的一个晚上的所思所想。虚构了毛泽东与李自成、蒋介石的对话。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精彩表演获得了观众的掌声和喝彩。  

  日久天长,赵新月在一些行为习惯上喜欢向毛泽东看齐,他用毛泽东的口音喃喃自语,用伟人品格改造自己,用毛泽东的思想观点立场分析问题。让自己渐渐向伟人无限可能地去靠近,融为一体。比如出租车司机不收费,他说那不行,毛主席讲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嘛。他觉得能把伟人研究好、诠释好、表演好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一览众山小的思想者

       赵新月曾任石家庄市总工会宣研部部长、研究室主任,现任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副处长。我们可以说他是思想者、理论家、劳工问题研究专家。他曾任《河北工人报》《燕赵晚报》《当代工人》专栏作家。他创办了个人网站《劳工开物——劳工学术网》。赵新月大学数学专业毕业后,又读了中文和中国人民大学的社会学研究生,从而构建了一个结构丰富合理的知识体系。他努力掌握人类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基本奥义,在大坐标大格局中研究问题,故其结论往往更深刻更独到。他力图构建一个庞大的学说谱系,使每篇论文成为经典,成为日后人们研究这一问题时绕不开的路标。他以天下社稷为己任,激扬文字,拍案而起,不吐不快。他利用各种途径不断发出自己的声音,他要以学术解释世界、改造世界、助推社会发展。赵新月为文,喜剑走偏锋,奔袭俗念,颠倒成见,在文字的精妙矩阵里储藏思想的兵器。

       他发表的系列劳工评论在全国很有影响。2008年他写出了振聋发聩的《改革军中马前卒》的评论,提出农民工对现代中国最伟大的贡献,不是盖起了高楼大厦、修起了铁路桥梁,而是冲决了旧制度的堤岸,为推动改革支付了高额成本。农民工是一个先进的群落,是在改革开放中最先行动起来的群体,是市场经济的生力军和推动者。他们不因委屈和不公正的待遇而停下奔往城市的步伐,他们不因制度的羁绊而踌躇,他们凭借智慧和努力游弋于制度的夹缝里,并在暗中销蚀着陈旧的制度。包括劳动力市场制度、城市管理制度、教育制度、市场准入制度、税收制度、分配制度、民主参与制度等等。可以说,没有农民工这支“马前卒”队伍,就没有中国改革的神速进程!

       赵新月敬佩毛泽东学识的渊博,他也对整个世界有着浓厚的兴趣,其研究范围包拢了茶史、烟史、鸦片史、性史、婚姻史、微积分史、报刊史、乞丐史、流民史、音乐史、服装史等等。对于中国服装赵新月也有自己的研究成果,他把中国五千年服装史划分为四个时代:无政治化的原始时代;等级政治时代,从阶级社会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平等政治的时代,从1949年到1978年;去政治化的时代,改革开放至今。他认为,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服装革命,它在革除了数千年服装等级政治的基础上,又告别了平等政治对服装的影响,终于实现了服装去政治化的目标。服装由经济决定时,说明我们可能贫穷。服装由政治决定时,说明我们可能偏激。服装由传统决定时,说明我们可能保守。服装由审美并只由审美决定时,说明我们真的进入了穿衣打扮的自由王国!云想衣裳花想容,这是一个想穿什么就可以穿什么的时代,只要你觉得自己因此而多了几分美丽。赵新月经常一身地道的中山装脚踏自行车招摇过市。因为那是孙中山闹革命时流行的服装,也是毛泽东周恩来喜欢的服装。

       赵新月这种一览众山小的思想高度,这种独到的观察分析视角,这种大胆犀利的语言表达,非是一般学究所能做到的。

                                                                 主持演讲高手

       赵新月曾以江枫为名,业余时间做过十几年的广播节目主持人,主持了“文学芳草地”“夜阑书香”“心灵彩虹”等晚间直播节目。面对各年龄段各阶层的万千听众,面对热线电话提出的各类问题,主持人的应答能力、知识储备和综合素养受到巨大的挑战。

       有个小姑娘喜欢诗歌,她问主持人江枫:“徐志摩在《再别康桥》里写道——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为什么总是——悄悄的轻轻的?”这是个有难度的问题,直播啊。赵新月自有应答:鲁迅先生曾批评徐志摩的诗太纤弱,这个评价不是出于个人恩怨,而是两个人的思想观念不同。鲁迅认为作品要反映整个社会,提倡批判文学;而徐志摩则是尽量避开政治话题,写写小诗,作作小文。鲁迅说徐志摩是猫样诗人,猫样诗人当然是轻轻的了。这样的解释听众受益匪浅。

        一天深夜,有听众幽幽地问江枫:“世上有鬼吗?”江枫回答:“有,”当时节目监听和听众都愣住了。“不过,我告诉你,鬼也许就是个小东西……”接下来江枫讲了两个小故事。一天夜里,有个老太太大呼小叫地从黑楼道里跑出来:闹鬼了闹鬼了!原来她家的老式自行车的后轮自己转起来了……第二天夜里又闹鬼了,儿子用手电一照,原来是一只老鼠在蹬轮子玩呢。有个女的天天晚上坐卧不安:她屋里老有人影在墙上走,还都是头朝下。后来发现她窗户上有个小洞,是小孔成像造成的一种物理现象……

      3000多个夜晚与形形色色的听众的交流,锻炼了江枫的语言、口才和大脑思维,这为今后的演员生涯做了充分的预习。他在“燕赵讲坛”“冀图讲堂”的讲座中,经常即兴朗诵表演,场场轰动。

      他认为,《百家讲坛》中有的主讲人实际上玩儿的是文人的“小聪明”,他们是21世纪的说书人。说书人在对传统经典提炼后,赋予新的含义,巧妙地利用了很多人不太懂文言文、喜欢娱乐化的视听口味,加上一些噱头,把经典“通俗化”;再佐以口才技巧和表演才能,得到了取悦观众的“商业化”效果。其实,深刻地体会经典的内涵更为重要。

                                                       滥抹书画 狂写诗文的江疯子

       赵新月研究书法史绘画史后认为,近现代最好的书法家是毛泽东、于右任、弘一法师李叔同。毛泽东擅用小楷狼毫,书写有速度。下笔气象万千,苍茫大气。赵新月选用湖州笔、徽州墨、宣州纸、歙州砚。他喜欢大画家徐文长、黄宾虹、翟润书、王镛的字……认为画家的字更具美感和现代性。他临黄宾虹、张大千,也临河北的翟润书。还拜书画家李午申为师。黄宾虹及翟润书两位大家从苍茫的传统背景中走出,向悠远的现代艺术走去。他们承前更启后。宾老书法似乎青黄难续;翟老书法开宗立派,卓然不群。然隅居石门,弗能广为传承。多年来赵新月尝试以翟老用笔写宾老结构,力图完成一个书法等式:赵新月=翟润书+黄宾虹。

      赵新月的书法有一种求证的意味,这一点很像他曾深谙的数学。书家一旦形成了一个模式往往就不敢变、不会变了,他们的眼前是一堵墙。而赵新月的眼前是大道,永无止境。他早已摆脱了技术层面的束缚,用数学找到了自己的书写路径。书法成了心灵的影子,线条在乐感中行进,赵新月把文学和论文中那些不好表达的意念,都放进了书法。心灵的充盈丰厚热烈,必然会通过艺术管道喷溢出来,物化为高品质的艺术作品。   

       赵新月在单位从事文字工作,写公文也努力向毛泽东靠近,并且兢兢业业,激情工作,常常通宵达旦。他起草的重要文稿,往往都是从心底涌出。他的诗词歌赋大气别致,这首《正定怀古》可见一斑:我听见赵佗还在南中国厮杀\为什么出走古城\才能驰骋天下\为什么常山将的名号\只能在他乡称霸……动车组一闪而过\如那杆闪亮的银枪\从遥远的西蜀\一掷  便到京华\一个声音\轰隆隆从天际传来\细看\骤降的航班\还像赵子龙的那杆银枪\从遥远的三国\一掷  便到中华。

       20年前我们五六个热血青年相约在赵新月单位楼顶看月食,他和爱人小芦先在街头小饭馆请大家吃了晚饭,而后登高远眺,指点苍穹,吟诗畅聊。新月和梁勇高谈不止,时有争辩。从初亏到食既、食甚、生光、复圆,我们欣赏了红月亮的渐变过程,李向吉打熬不住下去迷糊了一小觉儿,直到后半夜大家才陆续散去。不过小芦很少让我们去家里,因为当时的确是家徒四壁,黑白电视,唯有两万余册图书。即使现在的新居也更像是个书库——一排排的高大书柜占据了很大空间,书则增长到三万余册。赵新月有时会买几本小说送给爱人。“她喜欢看小说,这样她就不会因为我把家里搞成图书馆而为难我,也不会反对我花很多钱去买书。”他呵呵一笑,很为自己的小伎俩得意。

      赵新月认为主席有豪气、霸气、文气、和气、土气,他也在这些方面不断丰富自己。他原本性格中有内向成分,随着志向的远大和内心的丰富,逐渐变得健谈,甚至成了“人来疯”,故朋友们戏称江枫为“江疯子”。他的确是个怪人:下班不走,六日不休,经常彻夜读书为文,经常数日不归。坐在桌前喝茶抽烟斗,凝神遐思,敲击键盘,挥毫泼墨。弄得桌子、地板、墙壁和衣服都开出了墨菊,唯不知东方之既白。他敬佩毛泽东百折不挠的精神,他把逆境当作再次前进的动力。他欣赏米癫的超凡脱俗、倜傥不羁。他喜欢在思想的海洋迷醉、徜徉、幻游,他乐于与人作对,与己作对。否定,否定之否定。偏执,忘我,歇斯底里,特立独行,卓尔不群。他是艺术疯子,思想狂人。朋友王俊卿称其“因为不俗,就有了那么一点叛逆,就有了那么一点飞扬。”

      最近他新创了六位一体的艺术形式:即理论、诗歌、绘画、书法、篆刻、表演融合在一起表现同一主题。已有“毛泽东是大清的少年,民国的青年,新中国领袖”“ 磨盘带着乾坤转,三座大山磨成粉”“一碗稀粥换神州”等佳品面世。  

              

    赵新月到底应该归属为哪类人群呢?

    我们说,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某一领域中,对某一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取得了突出成果的应称之为专家或专才。在多个领域对不同门类的问题都有深入研究,并取得诸多突出成果的,应该称之为通才,或曰复合型人才。影视界的通才叫导演,交响乐的通才叫指挥,军事上的通才叫将军。政治家的通才叫总统,总统的通才是联合国秘书长。艺术家的通才叫大师!现代社会需要专家,更需要通才。并且因为后者知识结构的完备和多视点的站位优势,更易产生突变,发明创新出超越前人的、独到的重大成果,也更易向大家、大师过渡,最终有可能成为大师。如韩美林、陈逸飞、达芬奇、齐白石、梅兰芳以及周恩来、毛泽东。创新是艺术的生命。雄厚的积累是创新的基础。林林总总的知识是一个庞大的连通器,人类所有的精神文明是一棵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你的根扎得越深越广,结出的果实就越大、越甜。

       赵新月初逾天命之年,正精力充沛年富力强,为了完成60部西柏坡学专著的誓言,为了六位一体的新突破,为了塑造伟人形象,他每天都沸腾着周身的热血,燃烧着创造的激情!他明白自己要干什么,他要做得更多更好。

[下一篇] 春风大雅 德艺并进 ——访书法家郭立军

[上一篇] 天然自得 军旅情怀——访军旅书法、篆刻家刘东会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