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生活还不富裕,上学几块钱的学费都要靠母亲养的鸡下蛋来凑。凑不齐时还得向东家叔叔,西家大娘挪借,你几毛她几毛一家一家地凑。
那时几乎谁家也不富裕,但邻里之间乡亲之间都毫不吝啬,会倾力相助。
每逢家里做一点“好吃的”,也会给左邻右舍送一些尝尝。家乡有一句话这样说,“瓜子不饱是人心”。
邻里亲朋,家家相互效仿,一村一村一乡一乡,年年月月这么做着,一锅饭大有“十里香”的味道。
乡亲就这样小小的一顿饭、一件事架起了乡情大桥梁。
记得家里吃饭时,无论冬夏春秋总是母亲后吃。母亲对我们要求很严,吃饭不能说话,坐在哪里就吃挨着自己一面的菜,不能探着吃另一面,不能挑挑拣拣,饭碗里要吃的干干净净,不能“丢三落四”。剩了的饭菜热一热下顿再吃。
母亲识字不多,她也不知道是哪个圣人还是哪个先人,说的还是写的,反正到了吃饭时常常嘴上常会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哇,孩子们。
天长日久我们懂了这句话的含义,“汗滴禾下土”,才换来粒粒盘中餐。
虽然解放几年了,但国家很久的积弱积贫,百废待兴。又由于美国佬把战火燃烧到鸭绿江,甚至美国佬的飞机越过了鸭绿江轰炸了丹东。
一时间举国上下掀起了全民省吃俭用,支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运动。国家勒紧裤腰带,老百姓节衣缩食支援国家抗美援朝大是。
为了国家大是,确实也是因家境不富裕,直到抗美援朝胜利后几年,家里都是大人的衣服剪剪改改给孩子穿。
一件衣服缝缝补补穿几年,小了传给弟弟妹妹继续穿戴。但不论是新衣旧服,母亲总是浆洗的干干净净。
破了的衣服母亲就连夜在煤油灯下,一针一线缝补好,绝不让孩子们的衣服露皮露肉。
母亲说“露皮露肉不好看,上学同学看见也会笑话的”。这样的做法姥姥传给了母亲,几千年中华民族留下的勤俭观念。勤俭持家的风气流传在家家户户,也自然而然变成了我家家风,变成社会“大家风”。
又过了几十年,街上刮起了一阵“长头发、喇叭裤、蛤蟆镜”的旋风,青年人连走路的姿态都变了模样,上衣搭在肩上,“个楞个楞地”独领风骚。
又过了有些年,国家富强了,老百姓的生活普遍富裕了,还有了不计其数的商贾巨富。
似乎一夜之间我突然不认识了这个世界。
原本厚厚的亲戚味儿沾上了“铜臭”味儿,亲情冷暖默然了。
原本浓浓的人情味儿淡漠到了稀稀疏疏。
原本勤俭持家“俭养德”的世风跑路了。
原本粒粒皆辛苦的粮食、菜肴,过去吃不到的大鱼大肉,在餐馆、饭店、甚至家里饭桌上,盘子里剩的“琳琅满目”, 毫不吝惜地倒进了泔水桶,倒进了下水道。
老人们看不惯这样的浪费情景很伤心,嘴里会嘟嘟囔囔,“唉,造孽呀。没有经过60年的三年自然干旱灾害,连可吃的树叶都稀少,还要勒紧裤腰带还【苏联】苛刻地逼债。那日子的艰难就像红军过雪山草地。如今的人却不知道,一粒粮食的金贵,真心疼!”
穿衣戴帽,衣着得体,彬彬有礼的传统一样遭遇了“不屑一顾”。
袒胸露背,纹身把“身体受之父母不得自毁丝毫的古训、廉耻荣辱”几乎亵渎的“体无完肤”。
过去困难无奈,穿衣服不得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而全民富裕后,出卖的新衣服上特意加了异色补丁。还给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彰显个性。
许多人穿着几乎除了特别敏感的部位,无处不露。褴褛的“乞丐服”、“乞丐裙”赫然登堂入室,似乎觉得这才彰显个性,这才与众不同,独领风骚。
也许我们50,60甚至70年代的人老了,也许我们有些看不懂当下。
但我执着地相信金钱不是人品,金钱不是亲情友情,金钱也不是家风,金钱也不关乎品位的提升。
至少,我们这些50,60甚至70年代的人,有一种延续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渴望,有一种迫切——复兴中华找回失落的文明。
文明并没有密码,只有传承的烙印——懂得坚持和沿袭。
我虽然是耄耋之年,却深深相信,对于五千年文明创造的中华文化有深厚的基础,只要坚持文化自信,加之走进新时代以来举措上下的功夫,一定能够恢复泱泱大国的风范。
【责任编辑 卧龙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