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文坛资讯 > 广播剧《扫雷英雄杜富国》热播——通州剧作家刘康达讲述创作背后的故事
广播剧《扫雷英雄杜富国》热播——通州剧作家刘康达讲述创作背后的故事
作者:河北省采风学会第一分会


广播剧《扫雷英雄杜富国》热播

通州剧作家刘康达讲述创作背后的故事

《北京采风》执行总编张丽

   通州七旬作家再出力作,原创三集广播剧《扫雷英雄杜富国》备受好评,正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云南广播电视台和喜马拉雅FM热播。
   “你退后,让我来!”这是杜富国负伤前对战友艾岩说的最后一句话。日前,剧作家刘康达来到潞河中学,给该校高一年级500多名学生讲述英雄事迹和创作广播剧《扫雷英雄杜富国》背后的故事。

   扫雷英雄
   保护战友失去双手双眼
   先说杜富国。他是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四分队的战士。2018年10月11日,杜富国在云南省麻栗坡县坝子雷场执行边境扫雷任务,在处置一颗极危险极难排的67式加重手榴弹时,保护了战友,自己却永远失去了双手双眼。
   之后,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广播电视台共同出品了三集广播剧《扫雷英雄杜富国》,分别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之声《午夜书场》和云南广播电视台新闻频率、交通频率、音乐频率、教育频率、旅游频率、少儿频率以及喜马拉雅FM播出。
   再说刘康达。他是著名广播剧作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通州区文化馆退休的研究馆员,是《扫雷英雄杜富国》这部广播剧的编剧。
   刘康达1948年出生,是土生土长的通州人,他1995年开始广播剧创作,创作了《向天歌》、《共和国赤子》、《走出草地的小红军》等“主旋律”广播剧作近30部,尤其擅长“两弹”、“载人航天” 和“长征”等重大题材的把握,由中央、北京和各省、市电台录制播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15项、中国和国际(亚洲广播联合会的特别推荐奖)等各种奖项20余项,出版了130万字的《刘康达剧作集》。还被评为北京市劳模,个人传略被辑入《中国戏剧家大辞典》。

   七旬编剧
   “这个活儿我接了!”
   今年初,71岁的刘康达已经婉推了三部广播剧的创作。但是,当他接到创作杜富国的广播剧邀请时,一下子就被这一英雄故事和精神打动了,当即答应:“这个活儿我接了!”
   走进杜富国,刘康达用了9天。期间,他从北京先飞到重庆陆军西南医院,采访了进康复训练的杜富国和照顾他的母亲、妻子、战友;又驱车来到英雄的家乡贵州湄潭县兴隆镇太平村,听到家人和乡亲们讲述英雄当年的生活与成长经历;最后又飞到事发地云南麻栗坡县的老山和文山军分区,一一采访英雄的战友和领导。
   “9天的时间很短,也很漫长,9天的采访震撼着我的心灵,最大的感受就是以杜富国为代表的有血性、勇于担当的中国军人真的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刘康达说。
   集中采访的强度很大,采访扫雷大队政委那天,71岁的刘康达结束一天的采访,乘车七、八个小时才从老山赶到文山军分区,天已经黑了,因第二天还有别的采访安排,他继续对扫雷大队政委进行采访,一直到凌晨才结束。当时,等待他的司机早就在车里睡着了,而他则因为感动,心潮澎湃,久久难眠。
   该剧以讲好当代军人故事,弘扬奉献、担当、无畏的英雄气概为创作主旨,尤其进一步挖掘、表现英雄热爱生活、战胜重残,努力寻找、实现新的人生价值的坚强意志。全剧主题鲜明,塑造了杜富国、权安春、杜妈妈、汪宁等一批真实、鲜活、感人的艺术形象,讴歌了新时代人民军队听党指挥、为祖国、为人民奉献一切的崇高精神。
   扫雷英雄杜富国的英雄事迹通过广播剧艺术化的表现更加感人,很多高校师生和驻滇部队官兵聆听后,纷纷表示要将这份感动化为实际行动,在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岗位上,勤奋尽责,勇于担当。
   刘康达在几十年的创作活动中采访,创作每一部现实题材作品都格外重视做深入细致的采访,他的经验是“只有脸对脸,眼看眼,心碰心,才能洞悉他们的内心世界。”在采访的基础上还要查阅大量资料,从一部部剧作后面开列的参考资料清单,就可见他沙里淘金的功夫。

   全心创作
   耗时近月三易其稿
   回京后,刘康达快马加鞭全身心投入创作,耗时28天,三易其稿,交出了一个倍受好评的剧本,让人们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了杜富国,因此受到广电总局专家组、云南省委宣传部和南部战区政治部等充分肯定。
   上星期,刘康达在通州区文联2019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文艺人才培训班上讲述了广播剧《扫雷英雄杜富国》的采访、创作故事,激情讲述近三个小时,掌声不断,很多人情不自禁地为英雄落泪。
   潞河中学是刘康达的母校,日前他作为校友为潞河学子不仅讲述了近距离实地采访到的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让校园回荡起正气歌,还和同学们分享了创作的技巧和心得,希望在写作上对学弟学妹有所助益。
   “刘康达的创作歌颂光明,也不回避矛盾,敢于直面社会问题,大胆揭露批判阴暗,富有一名剧作家自觉的社会责任意识。”北京市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杜德久这样评价。
   2008年,60岁的刘康达曾深入江西抗冰雪一线、四川抗震救灾现场和广西举重之乡采访,创作了《冰雪中的温暖》、《寻找》和《举杠铃的孩子们》,对那一年中国发生的三件大事——抗冰雪、抗震救灾和北京奥运都有积极主动的作为。正因为他的剧作中饱含着这种大情、大义和大气,所以格外动人心弦,独具激励人们向往高尚的感染力。

   通州作家
   笔走天下尽写万象
   作为一位通州作家,刘康达不仅看通州写通州,而且有意识放眼和涉足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与题材领域,并取得显著成就。刘康达的剧作涉及地域从大兴安岭到海南岛,从东海之滨到黄土高原,从北京到东京,从通州运河之滨到伦敦泰晤士河畔,可谓笔走天下,尽写人间万象,创作出大量的正剧、喜剧、现代剧、历史剧、儿童剧等不同风格样式的广播剧、戏曲和话剧,成功塑造出上百个性格迥异、栩栩如生的人物,准确地反映出历史发展的律动和时代进步的足音。

   刘康达告诉记者,自从创作主旋律广播剧20多年来,天南海北的采访,有缘与两弹元勋、火箭专家、红军老兵、世界冠军和众多英模、才俊和平凡而伟大的百姓面对面沟通,在把这些“民族脊梁”、“大写的人”塑造成剧中人物的过程中,他们高尚的心灵也照亮了他自己的心灵。期间,还有幸与众多中国一流广播艺术家、表演艺术家合作,更有幸得到了许多知名专家、学者的批评指点,他们的艺术境界提升了他自己的艺术境界。刘康达20多年来的创作都是在通州完成的。大运河是一条伟大的河,通州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作为通州人,刘康达由衷感谢运河水和通州大地的哺育、滋养。

作家刘康达采访扫雷英雄杜富国





作家刘康达在老山地雷博物馆备展储藏室

作家刘康达与云南扫雷大队长陈安游站在已成建筑工地的4号洞雷场上



[上一篇] 一寨两国

[上一篇] 著名作家、诗人雁翼先生塑像落成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