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难忘家乡的酒枣香
难忘家乡的酒枣香
作者:吕瑞杭

       家乡赞皇县是全国有名的大枣之乡,每年秋天密密麻麻的红枣挂满了枝头,像一盏盏小灯笼挂在树上,漫山遍野的,甚为壮观。

说起这枣的吃法,多种多样。我最爱吃的还是家乡的那种酒枣,有股浓浓的酒香味,吃后满口留香,让人回味无穷。

上世纪八十年代,家乡的枣树分到各家各户,红枣是家家户户的主要经济作物,每年的秋天,打枣、晒枣成了一项繁忙的工作。繁忙、累倒也无所谓,每当想到即将到手的钞票,劳动的辛苦会忘得一干二净。枣的品种不同,收获期也不相同,但无论怎样,父亲都会在收获的期间给我们留一些青里透红的脆枣,给我们做成酒枣。

酒枣,也称醉枣,是家乡一带传统品食,也称蹦枣。等到大枣成熟时,人们便会使用白酒做出一罐一罐的酒枣。酒枣从制作到能够食用大约需要十几天时间,数月不坏,枣香酒纯、口味独特、个大皮薄、核小肉厚、色泽靓丽、香甜爽口、营养丰富。

关于酒枣的起源,据传西汉年间李左车率兵从赞皇路过,正好看见官府建的一座迎宾馆。这座迎宾馆就是当时储存、发运贡品酒枣的地方。酒枣既成贡品,他便号召老百姓大大推进了枣树品种的改良,除了培植出上等的赞皇大枣、金丝小枣外,又先后培植出了“无核枣”、“婆枣”、“串杆枣”等品种,酒枣的品种也就多了起来,精选贡品送至京师,受到皇家赞赏。所以民间制作酒枣的习惯和传统一直流传至今。家乡赞皇县回车村至今留有纪念李左车将军的庙宇,深受后人的敬仰。

做好的酒枣吃起来不仅保留其鲜味,还特别酥香。年终岁尾,吃上浓浓酥香的酒枣充满了年的味道,让人百吃不厌,更是馈赠亲朋好友的首选。

做酒枣也很简单,人人皆可学会。将收回来的脆红枣洗净、控干水分,放在酒碗中打个滚,用筷子夹起来装进干燥干净的玻璃瓶内,用塑料袋把瓶口扎紧密封好,放在阴凉处即可,酒枣的颜色由浅红慢慢变成深红,越来越酥软,越来越好看。用玻璃瓶的好处是随时可以观察到酒枣的变化。

有的年份,为了多做几瓶酒枣,我会把平时的罐头瓶收藏好,还会把亲朋好友家的罐头瓶也收集起来,洗好备用,美其名曰“有备无患”。

记得有一年的秋天,红枣丰收了。家里的罐头瓶用完了,还不解气,父亲找来一个瓷坛子,将酒枣装了满满的一坛子,将坛子口封好,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父亲又用泥巴封了口。年关,打开坛子,一股酒香扑鼻而来,一颗颗红彤彤、亮晶晶、酥软香甜的酒枣着实让我们兴奋了一个年假。送给同学、朋友一些,都夸父亲做的酒枣味鲜、口感好。

今年秋天,妻子给女儿念叨了酒枣的醇香和做法,女儿跃跃欲试,想做一些酒枣尝尝。妻子把捡来的红枣让女儿做了两瓶酒枣。没有想到的是,不出一星期酒枣就发霉坏掉了,只能伤心地扔掉。妻子说,可能是没有密封好的缘故。

当年父亲做酒枣,总结出来的经验是“酒多味苦,酒少味酸,高热则腐,漏气则烂”。看来做酒枣与做事一样,不遵循逻辑和经验有时很难成功。

从我离开家乡出去读书后,就很少吃到家乡的酒枣了,然而家乡的酒枣那种酥香和软甜早已深深地留在我的心中了。每次想起,总有股陈年的酒香味充斥到我的味觉中,慢慢品味,愈久弥香,又一时半时说不出是哪种味道,仔细想来,那是家的味道,丰收的味道,家乡的味道。

责任编辑:李洪涛

[上一篇] 我的运动生活

[上一篇] 满月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