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共产党人---李彦平
共产党人---李彦平
作者:德勤

临危不惧,舍己救人

  “童童!童童!”一个中年妇女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回荡在回音壁闻名的嶂石岩大山里,周围的空气顿时紧张起来。找不到孩子了?孩子到哪里去了?爬山下山的人们猜测着,都惊奇地驻足观看。

      这是2019年9月14号中秋节次日,距离石家庄市100公里的太行山森林公园精华所在地嶂石岩阳光明媚,峰峦叠嶂,万木葱茏中点缀着片片红叶。正是:瑟瑟秋风起,点点白露寒,谁知霜叶红,醉美在人间。今天在城里打工的童童妈妈和爸爸驾车到山里休假放松,兑现给孩子到大山游玩的长久的许诺。上午11点半到达景区,妈妈陪着儿子上山,爸爸在山下等候。他们沿着九女峰路线攀登。

     下午一点半到达山顶后休息片刻开始下山。童童到山里特别兴奋,对小动物更是着迷。妈妈就一边休息等待,一边和孩子说话,看着孩子追逐螳螂玩耍。后来一眨眼功夫听不见孩子说话了,呼喊也没有声音。情急之下,给爱人和110打了电话。爸爸接了电话慌忙向山上走来,一边打听行人一边记下车辆号牌,他特别担心有人拐走孩子。

     他们哭喊着,跌跌撞撞地寻找着孩子过了半山腰,忽然在300米处看到一群身着草绿色背心的人向山下走来,其中一个搀扶着一个男孩子。走进才认出这个男孩正是自家宝贝。童童的爸爸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一屁股坐下来就起不来了。平静了一会才看清孩子衣服破了,身上也渗出了血,手里还拿着一个面包,大眼睛里流着惊恐的泪水。紧紧拉着孩子的手的伯伯中等身材,身上沾满了泥土。他大大的额头,古铜色的脸庞,一双明亮深邃的大眼睛,稀疏的头发有些零乱,他就是我们故事的主人公李彦平。

       他们究竟是在哪里见到童童的?是何机缘让他们巧遇从而童童得救呢?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

      河北省健步走协会是个会员庞大,积极向上,互助互爱,关系密切的有温度的大家庭。李彦平就是其中一员健将。他几乎每天风雨无阻必到健步点集合开走。2019年9月14号,协会为迎接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庆活动,在嶂石岩主峰下面的酒店广场举行了启动仪式,彦平随700名队员一起脸上贴着国旗,手里拿着小红旗,排列着整齐的队形高唱“我和我的祖国”、国歌、健步走队队歌。9点半后彦平带着博物院的18名队员向九女峰进发。

      下午两点半开始下山,他们选择了一条没有整修无人行走的土路。途中稍作休息时,一个男孩子的呼救声传到他们的耳畔。“妈妈,妈妈,救救我,救救我!”大家左顾右盼,找不到孩子,就以为是家长训斥孩子了,后来呼喊声越来越大,声嘶力竭,痛不欲生,好像声音来自山右侧丛林中的陡峭山崖上。不好!小孩遇难了!彦平警觉起来,试着和孩子对话:“孩子,你在哪里?你妈妈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孩子几次都说不对,打电话无法接通。没有时间犹豫了!彦平二话没说就冲向悬崖峭壁。他顺着孩子声音的地方开始攀爬杂草丛生的陡坡。他手脚并用,踩着乱石,借助粗壮一点的树枝慢慢的一点一点的向山顶靠近。此时,山中的落叶多年沉积腐败,一脚下去可能会陷进去一尺多深,加上昨天刚下过雨,道路湿滑,更是步步维艰,十分惊险。天山坡度有六七十度,接近山顶的地方又没有可以攀缘的东西,每前进一步都有生命危险。终于在离山顶十几米远的地方看到了被挂在树叉上的孩子。他脸色苍白,满脸泪痕,大眼睛无助绝望,两条胳膊上都是一道道血印,裤子背心也刮破了几个大洞,他一动不动死死地卡在树叉上。彦平急忙从树上抱下来,让孩子走走,看他无大碍才放心。

      如何带孩子下山呢?上山容易下山难,何况山坡陡峭,稍有不慎就会二人一同滚落下去。彦平猜想山那边应该有路,于是当机立断带孩子继续攀登。他一手揽着孩子,一手扶着旁边的树干一步步往山下挪,遇到容易踩空的地方就让孩子踩在自己脚上挪行,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到达安全地带,这时焦急等待的队友们看到孩子得救了,欢呼雀跃相拥而泣。大家不停的安慰孩子,得知孩子中午没吃饭,彦平从背包中拿出面包香肠和水送给孩子吃,一边走一边询问孩子的家,孩子说河北,河北哪里?孩子说石家庄,石家庄哪里?孩子说石家庄边上,看着孩子还没有从惊恐中清醒过来就不再问了。后来就遇到他父母才知道他们是石家庄赵县人。童童是逮蟑螂不小心滚落到山的另一侧。那天孩子无论怎么喊,山的另一侧是听不到声音的。无巧不成书,彦平的队伍那天下山选择了这条无人走的土路,这条路一天也只有他们经过。

     9月16日,童童的爸爸舅舅和舅妈来健步走协会,送来两面锦旗。一面给健步走协会“健步登高行如龙,见义勇为正能量”,一面给彦平“临危不惧,舍己救人”。

 

红色土壤禾苗壮

 李彦平1963年出生在河北平山县东部的西大吾乡西沿兴村,这个普通的小村子位于滹沱河南岸,属于丘陵滩涂地形。因地处岗南水库下游,又有大川渠经过,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盛产小麦、玉米、花生,蔬菜、鱼类等,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彦平小时候出门就是芦苇荡,他和小伙伴们经常到母亲河滹沱河里捞鱼虾捉乌龟,大人们在河边洗衣服洗菜,那真是: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彦平出生的平山——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地方,拥有悠久的革命历史。父亲是解放前参加革命的离休干部,也是彦平崇拜的偶像。他16岁就参加革命,当儿童团长,在解放战争的硝烟战火中送军粮抬担架运送伤病员。父亲虽然是初小毕业,却能写一手好字。彦平小时候父亲任乡党委书记。平时他东奔西忙,很少回家。他不但工作出色,是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还会做家具盖房子,农村的十八班武艺样样精通。彦平的二伯抗日战争参加革命,他是闻名遐迩的“平山回舍大枪班”成员,在抗日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母亲是个吃苦耐劳的家庭妇女,一个人种地养活全家,当时大家庭成员有爷爷奶奶五个孩子和伯伯家的一个儿子,全家10口人。彦平小时候放学就下地干农活,什么苦都要吃。姐姐是他的学习榜样,优秀学生,成绩优异,很小就加入中国共产党,一毕业就当老师后来当校长。

      彦平在幼小的心灵就立下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做父亲那样的模范共产党员,像母亲那样吃苦耐劳,和姐姐一样学习第一。在学校上学期间年年都是三好学生,少先队大队长。高中时在平山县的一次物理竞赛中,他代表大吾乡中学夺冠。他各门功课都很棒,数学也是第一名。

      1980年高考成绩超出重点录取分数线20分,他的第一志愿却报考了石家庄陆军学院。这是一家人的选择,他们认为军人是至高无上的,部队是个大熔炉,最能锻炼人的意志品格,最能为国为人民服务。

      他在部队严格要求自己,从每天整理内务搞卫生,到练队列练器械,跑障碍,一个都不能马虎。由于上学期间没有时间锻炼身体,也没有接触过一些锻炼器材,他特别怵器材障碍。为了不落伍,他不得不利用晚上的时间练,周日加班加点练。当时的学生也很矛盾,军校和他们想象的大学生活差别太大,中队就有一个山西的同学畏惧吃苦,退学回家。好钢不怕锤练,他终于成了合格的一名军人。1981年5月10号参加了华北军事演习(代号802)的阅兵仪式,接受了军委主席邓小平的检阅。训练期间半年极其艰苦,翻毛皮鞋,皮带需要二人勒紧,头戴钢盔,练习正步走。七八月酷暑,很多人倒地中暑。1982年11月他面对鲜红的党旗,举起拳头向党宣誓,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愿望。这个期间他还受嘉奖一次。三年的军校生活魔鬼训练成就了一个合格的军人。具备了服从命令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1983年毕业分配到27军79师235团三营钢八连任排长。当时毕业分配前在师部有一周时间接受作训科的考试,一共10名同学选了三名优秀的分到235团,也就是济南第一团。

     还记得今年国庆节阅兵战旗方队吗?其中一个战旗方队就是济南第一团。它是解放济南时立过战功的主攻团,1998年部队改革时仍然保留这个称号。彦平在这样一个光荣的团队里担任排长,由于表现出色荣立三等功。1985年在师部任教员。1986年轮战训练期间,给全师做了班进攻的师范教学,参谋长命名“李彦平教学法”。1986年10月任副连长,1987年6月任连长。彦平作为共产党的后代,像平山红色土壤滋润的竹子节节向上直冲霄汉,锐不可挡。

不淬火不成钢

 好钢用在刀刃上,英豪要在战场上。 1986年12月彦平参加了对越防御作战。从邢台坐闷罐车七天七夜,行程2700多公里,跨越了河南省、陕西省、四川省,到达云南昆明市又转乘汽车三天三夜到达了文山州。首先临战训练三个月。每天背着10块砖,一支冲锋枪跑10公里,组织各连竞赛时,彦平经常一个人背三支枪。

     87年4月份终于踏上战场,彦平所在的连队接手47军阵地,他们连坚守老山战场条件最艰苦的那拉口阵地。阵地就在猫耳洞。时隔多年猫耳洞这个词都快忘记了。但是曾经战斗在那里的战士刻骨铭心。那是个在沟壕土坡背风处挖一个可以栖身的洞,又矮又小直不起腰,躺着也像猫一样蜷缩着。老山地区是亚热带气候,洞内温度特别高,潮湿的被子衣服从来没有干过。更严峻的考验是各种各样的热带昆虫侵袭,毒蝎蜥蜴蜈蚣等狼狈为奸,啃噬战士们的皮肤。彦平所在阵地有七个哨位:一号哨位直接距离越军七米远,有五人坚守,洞里三个人,其余两个人在三号哨位休息;二号哨位距离越军13米远,敌我双方虎视眈眈,杀气腾腾,随时都可能引发一场枪林弹雨。尽管越军的攻势不如11军,67、47军轮战时期,但是越军小规模偷袭不断。军工战士送水送粮一趟来回要80分钟,还要穿越百米生死线,粮食放在猫耳洞边上,越军一打枪水袋就破,刚上阵20多天战士们没有喝一滴水,嘴唇都裂开了大口子,幸好雨季到来有雨水救急。雨水就着坚硬无味的压缩饼干充饥。由于猫耳洞特别潮湿,外面下一天雨,洞里下一星期,不洗脸刷牙,身上厚厚一层泥,恶劣的环境战士们熬不住,很多人烂裆,只好穿着裙子。

      恶劣环境方显英雄本色,彦平连提出七让:险让洞,饥让食,渴让水,病让药,热让风,冷让被,战评让功,他们受到集团军首长的表扬。87年6月22日解放军报头版头条报道了他们的事迹,如此一等功臣在战后让给了当兵时间更长的班长。他还提出“四节”“四爱”,在他们团大力推广,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粒粮食,节约每一块铜板,节约每一件作战物资。爱祖国,爱人民,爱军队,爱战士称为四爱。这样他们在阵地坚守105天,抗击敌人偷袭和袭扰50余次,承受敌人上千发子弹,组织了三次连队搜剿打洞,获战利品一大批。共歼敌两名,伤敌3名,两次掩护战友,三次孤身前出观察敌情,五次出洞排雷28枚,设雷47枚,为连队防御作战做出了突出的战绩,连队立三等功。彦平个人立二等功。

       参战回来后,89年由于过度劳累得了肺结核,肩周炎,不得不住院治疗。在住院治疗期间,他收获了爱情。彦平的妻子是个护士,她是典型的“军粉”。什么样的好条件都没有开启她爱的大门,彦平的军人生涯,共产党人的熠熠光辉激发了她的爱情种子生根发芽,彦平不是高大上的帅哥,没有房子车子票子,没有显赫的地位,他有的是无价的千金难买的人品。就是在养病期间,彦平开始自学财政专业,89年参加全国财政专业自学考试,在姐姐的大力支持下,刻苦学习,昼夜钻研,没有一门复考,会计统计金融法律财政税务等十多门课程一次通过,1991年毕业。彦平养好身体。终因身体不适应部队需要于1992年专业到石家庄市税务局工作。

            军徽换税徽 

1992年9月,彦平恋恋不舍的脱下军装,摘下军徽,换上了税服税徽。肩上担起了国家税收的重任。税收是国家的经济战线,没有硝烟战火,没有部队的纪律井然,但是丝毫不亚于军人的对国家的重要性和担当。要做到永葆纯洁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就更需要初心不改使命不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经得起诱惑看似风平浪静的场所,实则暗潮涌动,糖衣炮弹随时都可能击中倒下,税务工作者是国家各项法律法规的执行者,是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者,在各种欲望面前必须有强大的“免疫力”公生明,廉生威。彦平为适应全新的工作环境,又投入新一轮的学习。除了参加税务系统组织的培训,还自学工业会计、商业会计、国家税收、税收政策和法律法规,深入基层纳税户,熟悉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服务内容,掌握经济活动的普遍规律,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税务干部,95年他在税务局业务娴熟,崭露头角,成为能带队查税的业务骨干。在担任稽查副队长期间,经常给队员讲如何查账如何看懂财务报表,如何在繁杂的企业财务数字里看出隐藏的问题。
      97年98年国家局省局市局组织全员考试,彦平在局里授课,讲税法讲财务知识,晚上还要接电话解答同事的疑难问题,俨然是个财税大学毕业的高材生。特别感动的是他优秀的人品,无论多晚都不厌其烦的解疑答惑,中午休息时间也要给求教的同事讲解税收知识,他带出一大批徒弟,后来都成了业务骨干。彦平在职期间一直是省局人才库成员,年龄比他大很多的同事也亲切的称呼师傅老师。2002年,在激烈的竞聘中当选为稽查一队队长,期间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查出不少大案要案,偷税漏税的不法分子闻风丧胆,不敢作案。
     2007年至2012年,彦平担任稽查局审理股股长。税务局各科室之间岗位分工明确,互相合作,互相制约。审理股相当于税政科,审理检查人员的办案结果。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运用法律法规是否准确?这项工作要求精湛的业务水平,熟练操作计算机,细致入微的工作,。这样容易得罪人,有一次,他审理发现问题,将检查人员送来的检查结果档案退回去五次,至今记忆犹新。但是工作就是不能马虎过关,稍有疏忽,就可能留下隐患,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中败诉。看看彦平着几年税务工作的骄人成绩:
     1993年被评为查账能手,1994年在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中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公务员,1995年被评为市地税系统稽查标兵,1996年成绩显著受嘉奖一次,1998年被授予市局级 优秀工作者称号,年度稽查系统岗位税收业务知识考核中,荣获全市第十名。1999年由于工作成绩优秀记三等功一次,2000年给与嘉奖奖励,2001年有一次嘉奖奖励,1999年到2001年连续三年评为优秀公务员,.
       2002年彦平担任正职后,没有当过先进,他把机会让给了其他工作优秀的同志。2012年稽查机构改革,从四个股四个队变成二哥股三个队,八名股长只能有5名任正职,当时的政策是50岁退二线,稽查局有两名股长够50岁,还剩下6名股长去竞争5个岗位,论业务论领导能力论威信论资历,彦平都是出类拔萃的,但是他有又一次展现了军人本色,在猫耳洞战场让生存机会,在功劳面前让出功臣,在职务上主动让贤,他的选择感动了身边的同志们,受到局长的表扬。

 李彦平是个普通的共产党员,也是千千万万个优秀共产党员的一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在人民需要的时候奋不顾身,展现了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有了这样的共产党员,才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有了这样的共产党员,才缔造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牢固基石,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让我们向李彦平学习,从自己做起,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上一篇] 我的运动生活

[上一篇] 东藏游记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