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接挑筐
接挑筐
作者:吕瑞杭

挑筐是用担仗挑着的筐子,多由荆条编成,高不过二尺,方圆不过二平尺。在过去,推车、马车不充足的情况下,挑筐是家家户户农民必备的运输工具。大到担土担粪,小到担瓜担枣,十分方便、快捷,尽管后来有了车辆,挑筐的灵活自如性依旧没有退出历史舞台。

老家一代,打房顶使用最多的也是挑筐,也就多了接挑筐的机会。

打房顶时,人们习惯从两架铁梯子之间用挑筐向上运送炉渣。每架铁梯子上各站四五个人,握住装满炉渣的挑筐系依次向上传递,到房顶后倒空炉渣,空挑筐一般要从房顶扔下来。新房子一般比较高,必须有专人负责在地上接挑筐,以防挑筐摔坏。

在地上接挑筐的人要胆大、心细、稳重。我曾经见过二哥接挑筐又稳又准。二哥用一根木棍把房顶扔下的挑筐一挑一放,轻松自如,非常稳妥。

我家打房顶时,我十七八岁,对新鲜工作充满了好奇,跃跃欲试。二哥看我有意学习,就给我传授经验。二哥说,接挑筐要把握好时机,眼疾手快,挑筐下落到头顶上方高度的瞬间,就要用木棍挑住挑筐系,再稳稳放到地上,准备接下一个挑筐。

我虽然乐意学习技术,但心里还是有些胆怯,万一接不住,可不是闹着玩的。轻者摔坏了挑筐挨一顿数落,重者可能会把我碰得头破血流。二哥的“经验”说得天花乱坠,我的双手还是有些颤抖。第一个挑筐没有接住,重重地摔在脚前,万幸的是挑筐结实,没有“伤筋动骨”。二哥见我心中有些发慌,又鼓励我“大胆接吧,我给你在地上铺上玉米秸秆增加弹性。我在你身后保护你,放心吧。”二哥的话给了我一颗定心丸。

当下落的挑筐快到我的头顶时,我用棍子一挑,“钩”住筐系,头朝上棍子改为头朝下,稳稳地把挑筐放在地上。我刚缓过神来,第二只挑筐下来了,我来不及多想,伸棍子接住放下,如此循环反复,目不暇接,真有些眼花缭乱。但我心中已不再恐惧,扭头望一眼二哥,不知道去了何处?说真的,我接挑筐的专注程度让人刮目相看。

连续接了三十多个挑筐,我不再紧张了,越来越熟。房顶上的人故意调换方向,找不同距离、方位来“刁难”我,我都能瞅准时机,前后左右,左左右右,应对自如。末了,二哥乐呵呵地说,这项学习“毕业”了。

我也见过我的一位邻居小伙子在接挑筐时,不用心,摔伤了几只挑筐系,大人们数落自然少不了,还得重新购买挑筐给人家补充上,得不偿失。

接挑筐这份工作,我感觉说难也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关键要胆大、心细,再有这样类似的工作我还会毫不犹豫前往,争取万无一失。

再后来,老家打房顶时,不再使用挑筐了,取而代之的是用车兜拉上去。之后又有了水泥浇灌的房顶,挑筐的使用越来越少。然而,老家当年打房顶时接挑筐看似小菜一碟,却要突破自我,令人难忘。

年龄稍大,接触的新工作、新挑战,比比皆是,接挑筐给我的启发是胆大、心细、稳重,我应对这些新工作、新挑战时都能无所顾忌,一如轻车熟路,从容面对。

 责任编辑:清风

[上一篇] 我的运动生活

[上一篇] 爸爸的木刻刀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