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家池位于杭州市中心偏东,四纵五横的中心;约有4至5平方公里。印象深刻的几次接触,是去见袁老师、去晨练、去请李老师吃饭。
第一次与女画家去见袁老师,从华家池的西门进入,只见垂柳依依,风景如画。池边的柳丝佛着清澈的水面,浅游鱼儿荡起微波。左边的桑树林随着地势,修剪得错落有致。
袁老师就住在桑林间,远远望去,绿色的桑林拥吻着单层的白墙黑瓦。
穿着菊黄色连衣裙的女画家,走在桑林间似一道移动的风景。
细细望去,农大的校园里除了景色秀丽外,试验田里还有许多种农作物:如水稻、大麦,茶叶、果子、各种蔬菜等等,争奇斗艳,葳蕤生长。
袁老师独住小屋,我们敲了敲门,开门的是位年轻女子,不问不语不答话,任我们拼命解释来意,顾自走进里屋了。
一脸的尴尬中,我移眸女画家,她是个非常有韵味的美人,诗、书、文、画集结于一身的才女。她见我注视她,向我微笑一下算是善意的回敬。片刻,见袁老师在里屋走出,接连说,不好意思,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我昨晚写字作画睡晚了。
两只小狗在茶几旁的凳子上蹿上蹿下,尽管漂亮,也让不爱小动物的我在心里生厌。
袁老师喊着它们的名字,轻声地命令它们进里屋,小狗们我素我行,偏在我的身边转来转去。
开门的女子出来带走了它们,走回房门关门的瞬间,悄悄扫了我们一眼。
与袁老师交谈切磋,字画经过比对、挑选,结束了一次愉悦的会面,重新走回林间小道,深深地吸口气,再慢慢地吐出来,满身的清爽。
这城市中少有的森林氧吧,便慢悠悠地享受起来,漫步在华家池边,欣赏着整个池的清雅姿态。发现它的美犹如女画家的诗:我轻轻向你走去/披着月光与星光/山川伟大的旋转/在升腾,在飘渺/我轻轻向你走去/披着从林的气息。
有一段时间我们相约来这里晨练,清早,骑上自行车进到校园里。池边太阳出来了,朋友们站在如茵的草坪上,随着老师的口令有序地操练,完了让我们坐下来闭上眼,想着太阳慢慢地升起,想着草坪绿绿,想着湖水粼粼。
散了,约上三五个好友再绕着华家池逛一圈,随后一起喝喝茶,赏赏花。
我喜欢这绿草、池水、柳絮、香樟。
有一次碰到了我的老师,想想还是去华家池吃饭吧。
车刚开进西门,心就念着那片桑林,转目望去,桑林的小路上,有一位小美女向这边款款走来,桃红色的连衣裙,乳白色的草帽,好美的点缀。
等她走近,我向她咨询了吃饭的去处,她说她也是去吃饭的。
我说,好啊,上车吧,带我们一起去饭店。
小美女犹豫了好一会,也许是在想我们是不是有点怪,彼此又不熟悉,为何请她上车,犹豫着,又不好意思拒绝。
她想,不出华家池应该是安全的,做个好人吧。便笑盈盈地上了车,带着我们去了饭店。
小美女是在校的学生,在她这个导游带领下,我对华家池又有了新的认知。
又是个春暖花开的日子,我的手机飘来信息,小美女说,我今天做母亲了。
很难想像小美女在这么特殊的日子,还会想起我来。一定是哪个情景触动了她,我即回信息祝贺说,华家池越来越美,以后带着孩子来感受你的母校吧。
小美女的信息,又让我想起了我们三个女人,饭后是小美女带着我们一起逛的,逛过了造型巧妙的荷塘,目睹了各种相机架得高高低低,那架势如临阵的长枪短炮,镜头也长长短短,围遍了整片荷花。我们不想成为别人的风景,转身漫步到小岛中的亭台,走到了挂满紫藤花的长廊。
看着沿湖的柳絮纷飞,樟树的高大魁梧。呵呵!各种肤色的留学生相迎而笑,还向我们指指东边的荷塘,又指指身边的紫藤花长廊,伸出大母指说OK OK,还特意为我们照了相,当即拿出照片,让我们看着画面慢慢地跃上相纸。小美女外语好点,我们的聊天还是像吃着夹生饭,可是笑声是一样的,都咧着嘴笑弯了腰。
望着她们远去的背影,心也随着思绪飘去了远方 。
山水依旧在,只是朱颜改。
农大的试验田不见了,这里建成了高档住宅高楼。
我把房也买到了这里,座北向南。
望着华家池的粼粼波光,望着那片梦境般的桑树林,我心中的绿洲,从美好的记忆和向往中走进现实。
作者简介:
俞卫萍 ,女,浙江杭州人 ,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经济师,爱好文学 ,以散文为主,兼顾小说、诗歌等,作品散见于《美术报》、《浙江日报》、《浙江老年报》、《浙江家庭教育导报》、《深圳晚报》、《杭州园林古建》、《浙江国际旅游报》、《文安文学》等报刊杂志。2018年进入小小说网校学习。
编辑介绍:
张行方,安徽定远人,全媒体记者、中国散文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院高级院士、中国书画名家专访网主编、故宫博物院安徽省书画考级中心副主任、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安徽工作部总编、美国书画研究院无锡分院执行副院长、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人才学会会员、安徽省古塬书画院副院长、著名文艺评论家……
长于散文、诗歌、评论、长篇小说及非虚构等文本创作,其作品文采斐然、情感充沛、典雅博大、厚重飘逸、气势恢弘、张弛有度,立意精巧,充满灵魂的叩问和哲学的思辨,立体之艺术美感跃然纸上。
出版有《等你回航》文学作品集
供职单位:全国公安文联《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安徽工作部
责任编辑:李洪涛
[上一篇] 我的运动生活
[上一篇] 在散文集《清风絮语》研讨会上的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