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笔会诱人高雅梦 拜师习作醉挥毫
人生在世没有钱不行,但是只为钱而拼搏,岂不成为钱的奴隶,非是完美人生。人是高级动物,就要追求高雅;在解决温饱之余,干点自己喜欢干的事儿。
我热爱写作,喜欢诗词、书画。经商之余,我经常到天津古文化街观赏。这条街上的“天妃宫”(后改称“天后宫”)、宫南口牌坊、梨园阁、容书苑、乡景斋、张仙阁、外文书店、华龙金殿、三味书屋、万春斗殿、杨柳青画店、小牌楼、钟楼、鼓楼和两根高入蓝天、一搂多粗的楠木蟠杆等20多处仿清代建筑物,都是青县能工巧匠修建的,我在青县建筑总公司时曾多次来这里采访。《巧建文化街的青县人》详细介绍了相关情况。(《沧州日报》二版,1985年12月26日。)
1986年元旦文化街建成开业。漫步古文化街,进出店铺时,您会看到许多店铺门面檐下、枋间有一幅幅极具江南造园艺术风格的苏画。构图生动典雅,形态逼真,使得古文化街绚丽无比,风采迷人。
在门面建筑装饰中除彩绘故事画外,另树一帜的是砖、木雕刻装饰。其内容广泛,多数带有浓郁的民俗气息和吉祥喜庆寓意。古文化街无论建筑风貌、店铺装修、匾额楹联,经营商品都带有浓郁的艺术气息。漫步古文化街上已足赏心悦目;而古玩、字画、文房四宝、碑帖、古籍、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天津风筝等专业店铺丛聚本街,供您观赏、选购。至于中西乐器、艺术陶瓷、装潢小件也都有专店,买上一两件,是惬人心意之事,而流连一番,或许也可以受到熏陶、启迪,摄取到一些营养吧。
可能是在文化街的熏陶下,我心想,倘若自己家的5间新房里悬挂一些名人书画作品该多好。如果我会创作诗词,请书法家写好,装裱后悬挂室内是何等得高雅惬意!
人只要有理想,勇于追求,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我的想法得到了好友、作家、县文化馆干部耿建华的支持。只要我看准的事儿,说干就干,雷厉风行,这是我的风格。
1992年转瞬间严冬已逝,春天的脚步悄悄地来到人间。这年春天,青县文化馆干部耿建华为我邀请沧州、青县14位书画家光临寒舍,挥毫展艺,成功举办一次农家笔会。他们是孙玉山、李德瑞、李涛、刘文源、张人介、只仙波、谭秀汉、刘恩增、杨学华、王树鹏、李秀英、陈兆荣、韩杰、韩正山。宣纸、墨汁、彩色是我从天津文化街买来的。文友杨秀贵帮我在5间房里摆好桌椅,拉开了挥毫泼墨的序幕。
笔会前,我激动地说:“我是一个农民,喜欢书画,爱好收藏,老师们的作品都是宝贝,我一张也不卖,装裱后轮流悬挂,永久收藏,留给儿孙,代代相传。各位老师无私奉献,分文不取,初次相会,如此慷慨,令我特别感动!”沧州市文联副主席孙玉山代表书画家讲话:“中清,你虽然是农民,但是你的大作‘人情砖’、‘人情果’闻名全国,为了百姓利益,牺牲了个人政治生命,我们应当向你学习,向你致敬!书画家进农家,你在沧州是第一家。以后我们要经常深入农村,走进千家万户,为农民朋友们服务!”
“韩中清家来了好多书法家、画家,咱们去看看。”一时间,父老乡亲们涌向我家。书画开始,沧州市青年书法家李德瑞率先挥毫泼墨,笔走龙蛇,为我写好雄厚苍劲“怡悦斋”书房斋号。接着他又写了几幅作品,博得众人啧啧称赞。李德瑞先生是沧州市书法家协会第三、四、五届主席。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书法大展并获奖,作品被博物馆、纪念馆收藏或由国内多家碑林勒石。其传略载入《中国现代书画家辞典》、《中国书画家》、《河北当代文艺家名典》等,多家专业报刊介绍报道。1999年被中国文联评为“中国百杰书法家”,2002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德艺双馨”会员称号。
此时,沧州一中高级教师刘文源先生,面对着沧州市文联副主席孙玉山说:“孙副主席,您作诗我来写,赠送中清。”
“好!”孙玉山思虑片刻,口占一绝:“宦海风云几变迁,折却机遇仍自勉。犟汉敢效强项令,宁当黎庶不做官。”刘老师铺开宣纸,饱蘸浓墨,行云流水,一挥而就。
再看青县著名书法家、年过七旬老人谭秀汉:“中清你也作一首诗,我来写,咱们合作一幅精品。”谭老,我不会作诗,只能胡谄几句顺口溜:“子牙新支傍农村,四月梨花白如银。待到中秋佳节日,满园金硕满园春。”谭老点头说:“还行。”说罢,他卷袖托腕,一笔一划,颜体正楷,一幅端庄雄伟,气势开张,遒劲郁勃的作品半小时完成。落款、盖印,掌声四起!“谭老宝笔不老,谢谢!”刘恩增、李秀英、韩杰、韩正山也先后为我奉献了几幅佳作。
两三个小时左右,李涛的骏马图、张人介的枫树、只仙波的指画猫、陈兆荣的山水、杨学华等人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气势恢宏,出神入化,惟妙惟肖的妙笔丹青令人兴奋。5间屋子的墙上、地上和桌子上都是墨宝,我心里那个乐哟!
一首《我家来了书画家》描绘了当时的实景:
群英怡悦莅农家,笔走龙蛇灿若霞。
纸墨芳香人欲醉,愚夫冷室绽奇葩。
笔会结束,孙玉山请李德瑞书写“但愿人长久”横幅,大家“签名留念。离行时,孙玉山站在我家门口高声吟诵:“且让青山出一头,疏枝瘦干未能遒。明年百尺龙孙发,多恐青山逊一筹(郑燮题画竹诗)。”
“再见!后会有期。”
笔会之后,我立志学习诗词,向高雅艺术殿堂迈进。
毛泽东主席说:“入门既不难,深造也是办得到的。只要有心,善于学习罢了。“”我们必须克服困难,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学习。“有一次,我在大明造纸厂与人下象棋,对弈正酣,对方突然说:“中清。你写一首下棋的诗吧。”“我不会写诗啊。”回到家里,我闭门造车,写了好几次,修改多遍还是不如意。后来才改成下面这个样子:“炮打敌军不见烟,车追烈马楚河边。兵卒舞剑朝前闯,象士拼杀保帅安。”仔细品味,有点意思,自我感觉不错。一首小诗,所有棋子都用上了,特别是最后一句点明主题,对弈之中的车、马、炮卒、象、士,不怕牺牲,拼杀保“帅”。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也要保家爱国啊!有的在告别贫困,吃饱喝足,过上安逸幸福生活之后却不爱国;有的子女成家立业却不愿意赡养自己的父母;有的得到他人救助后却忘恩负义,以怨报德,倒打一耙;有的嫌贫爱富,留学成才却忘记祖国,改了国籍;有的在国内享有高官厚禄却当了特务,叛变初心,为他国尽效;有的身居高位腐化堕落,成为人民的罪犯。等等……这样的人是不是应该向“象士”学习呢?
1992年我将这首小诗投寄“全国春笋诗歌大赛”组委会,你猜怎样?得奖了!此诗收录《翡翠的喷泉》一书,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1993年)。旗开得胜,我习作诗词的兴趣一发不可阻挡。后来我又写了下面这首诗:
四代家人六槐树,一箱剪报半房书。
清心寡欲身康泰,对弈棋枰恋马车。
初写诗词,不懂格律,什么对仗、平仄、押韵、三平脚、三连平,孤平等基本知识一窍不通。“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1993年2月,在书法家李德瑞先生的引领下,我拜白焕宗先生为师。一年左右大约创作百余首诗词,白老见我热情高,特意赠诗鼓励我,同时为我第一本诗集《耕闲吟》(1994年2月出版)写了序言和赠诗,书号也是白老师亲自帮办的。
附:白老焕宗先生原诗
身事陶朱业,心存雅士风。
抽闲诵古句,托管写豪情。
歌颂贤良者,抨击丑陋行。
一腔爱国意,跳跃语言中。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学诗我还要感谢一位重量级人物,他就是中国诗经学会会长夏传才教授。1992年10月我在《老人世界》杂志上结识夏传才教授。我将《学点诗词》讲座一一复印,4年讲座稿,厚厚的一大本子。我如获至宝,认真研读,对照讲座,修改诗稿。外出时也带着讲座稿,一边学,一边写。然后对照讲座,一个字一个字地修改。晚上将笔和纸放在床头,梦中想起好句子立即开灯记下来。久而久之,老伴说:“你简直就是诗魔!写诗能当饭吃吗?”我笑着回答:“傻老婆,你懂什么?”
经多方联系,终于找到了河北师范学院夏教授的地址。那时没有手机,通过信函联系,夏教授仅回复我六个字:“可到舍下一叙。”教授同意与我见面,我真高兴啊。首先,我将诗稿寄给夏教授,请他修改,并题写书名。夏老回信说:“题写书名可以。”
1993年正月初八,我来到了夏教授的家里。走进夏教授的书房,我被那数不清的线装书吸引住了。夏老个子不高,精神头特足,看不出是古稀之人。那天晚上夏教授和夫人给我讲了他的家史,以及教书育人,创作诗词的经历。莅日上午,夏老将写好的书名《耕闲吟》交给我,并赠我一本《七十前集》和《诗韵新编》。以后我经常给夏老写信,请教诗词知识。为感谢夏老,赠诗云:
慕名拜谒夏先生,教授谦和笑脸迎。
室内藏书超万卷,窗前灯火过三更。
广栽桃李凌云志,撰写宏文翰墨情。
美酒擎杯催笔韵,人逢盛世老来精。
1994年7月,我的第一本新闻作品集《故乡笔痕》出版。此书由李德瑞先生题写书名,刘桂茂先生作序,刘芳廷老师设计封面。此书收入我100多篇稿子,其中《人民日报》5篇,其余是《农民日报》《河北日报》《沧州日报》等报刊发表的。这些稿件记录着故乡那个时代的某件小事,好歹也算是社会上的一点痕迹吧。同时也是我当通讯员期间学习新闻写作的一个小结。我在《后记》中写道:小结而不是终结,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村夫潇洒日,鸡唱报黎明。但等花开放,挥毫抒我情。
1995年秋季的一天,白老对我说:“中清,我给你介绍一位沧州诗词界的泰斗人物——金紫衡。你要好好向他请教。”我拿着白老的亲笔介绍信,在沧州市交通局编史办找到了金先生。别看金老年高八旬,但精神矍铄,精力充沛,充满活力,记忆力好,谈诗论词滔滔不绝。他对《平水韵》《词林正韵》常用字表烂熟于胸。金紫衡,原名金锐恒,笔名白水,1914年生。河北省河间人。1981年投身编史修志工作,任主编。自幼酷爱诗词,先后出版过《旧诗八议》、《白水诗词钞》等。在金老师的指导下,我的诗词创作大有长进。金老对我要求很严,凡是不符合格律的地方大删大改,面貌一新。
金老教导我说:“你生长在农村,熟悉农民,你要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于是,我就创作了一些田园胜景,乡镇风光的拙诗。现抄录一些,请读者赐教。
新农村
绿树环庄接朝霞,新楼彩舍竞豪华。
春光洒满金牛镇,燕子归来不认家。
梁燕报喜
招来新雨洗农庄,送走愁云沽酒香。
红枣扬竿轻着地,鸭梨堆锦慢装箱。
挖渠灌麦催耕急,盖舍藏粮入库忙。
梁燕居家晓人意,南飞报喜过湖湘。
鸟识新机随日至,燕寻旧主带春来。青县这么多乡镇,为什么诗中
选择金牛镇呢?青县原来有个小牛庄公社,后更名“金牛镇”。这个名称改得好!“小”与“金”,一字之差,天壤之别。这是理由之一。其二,小牛庄乡原来多是盐碱地,当地人称:盐碱地,榨蓬草,蛤蟆也不往这儿跑。改革开放以来,在当年县委书记刘德润、镇党委书记张友文的率领下,觉道庄、大勃鸪留、丰台堡、小牛庄等几十个村,干部群众戮力同心,科学苦干加巧干,从改造盐碱地入手,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解决了村民的温饱问题。接着搞起了乡镇企业,使世世代代的贫苦村成为当地有名的富裕村。以上两首诗被多部诗词大典收录,并获一等奖。
《棉农吟》
一
夕晓除虫好苦辛,花开时节少闲身,
棉桃咧嘴朝天笑,笑出棉农心底春。
二
无边沃野绽银花,棉垛如山接彩霞。
交售归来忙报喜,诗书酒宴到农家。
棉花方献瑞,绿叶正浮香。20年前,农民排队交售棉花的情景至今萦绕在我的眼前。棉花,犹如天上的白云掉落在人间,放眼望去,千万朵盛开着的棉田像大大的棉被,像层层的白浪,像团团的棉花糖。秋风吹过,树叶一片一片飘落在地上,带着秋天独有的魅力。渲染着大地的金黄,清凉的空气,这是秋天独有的景色。秋天是沉甸甸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写着收获;秋天,写着相思。秋雨缠绵,秋雨总是在悄悄中来临。滋润着大地,静静地庭院,柔柔的树叶。秋雨轻轻地敲打着窗户,茶香悠远,多情而婉约。秋雨又是温情而有韵味的,秋雨中空气的味道,淹没了城乡的喧嚣。秋雨敲打着落叶,秋风飘过,秋天的景色格外诱人。金黄色玉米的清香,香喷喷花生的味道,一块块生红薯的脆甜,混合成秋天特有的诗意。
故乡情
山南树茂千重翠,地北棉丰万顷银。
雨润三春芹豆碧,风吹四野谷苗新。
香浮小院鲜花放,福到农家笑语频。
皓月一轮光两岸,年年盼望故乡人。
壮丽山河迎晓日,风流人物数中华。此诗由国家一级演员王少鹏作曲,京剧著名演员刘萍演唱。
河边口占
鹊噪秋林雨枣乡,树生李杏溢芬芳。
菜瓜百亩半天绿,稻菽千畦遍体黄。
岸上花开游客醉,塘中鱼跃钓翁忙。
金风玉露临乡镇,燕赵三秋万里香。
万紫千红,百花争艳;五湖四海,一体同春。居住在城市的朋友,欢迎你们到农村走一走,看一看。观乡村景,吃乡村饭,住乡村房,睡乡村火炕,吸收乡村空气,真是无比惬意。
梨乡
四月风飘雪,枝摇大地钦。
梨花三万亩,硕果九千金。
昔日滩埋骨,今朝地长琛。
诗人天下走,见景朗声吟。
枣乡即兴
叶黄露点果皮红,补血合脾七窍通。
枣酒一杯增胆量,金丝绕树达天宫。
我多年坚持农商兼顾,有联云:一枝秃笔关民瘼,二亩良田御岁寒。《晨 耕》就是在地头吟成的。
东方日渐红,踏露吸清风。
小曲轻声唱,逍遥自在公。
对酌
庭院深深花树墙,花枝朵朵倚新妆。
家人笑脸比花艳,对酌花丛酒溢香。
家运升平人共乐,气当和淑鸟争鸣。我家庭院种植着多种花卉,清香四溢,燕子、蝴蝶翩翩起舞。站在花丛里留个影,与夫人王婆喝上两杯,十分惬意。
棚菜吟
鲜菜青青住暖棚,风寒雪冷照常生。
阳光沐浴人勤护,但愿长天日日晴。
春风化雨千棚秀,旭日增辉万菜香。青县辖7镇3乡1个国营农场,345个行政村,总面积968平方公里,总人口42万,拥有“盘古文化”、“运河文化”两个千年文化,是“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县”。青县2019年全年瓜菜播种面积达到44万亩,先后成为“中国蔬菜之乡”、“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和“河北省蔬菜产业示范县”,“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
泊头梨花
一树梨花一树春,泊头雅聚赏花人。
春风摇得花枝笑,笑出花神变白银。
放眼寰中,烂漫梨园无落木;畅销海外,巨额创汇有金钱。四季梨园,枝头争艳;千年大树,世界芳香。鸭梨是河北省泊头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泊头是享誉中外的鸭梨主要产区,素有鸭梨之乡的美称,鸭梨生产历史悠久,早在西汉时期就开始了以鸭梨为主的果树栽培。泊头也因隋炀帝出游江南在此泊船上岸观赏梨花而得名。20世纪50年代起,泊头鸭梨以“天津鸭梨”的商标驰名国际市场,畅销欧美、东南亚、中东、港澳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大宗的出口产品,泊头鸭梨曾荣获经贸部优质出口产品称号,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王任重亲笔题词:“中国鸭梨第一乡――泊头”。
有一年,在大旱之际,突降喜雨,我欣喜若狂,口占一诗:
烈日悬空叶蜡黄,星光闪烁照枯秧。
抬头望月愁肠断,下地查苗泪水汪。
雷电声声撼燕赵,乌云滚滚雨城乡。
东方日出田园绿,多谢天公巧洗妆。
秋风吟
秋风一夜吻农庄,五谷披金果溢香。
舞起银锄天地动,当年瘠野变粮仓。
创作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没有生活,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一诗无成。
校对:付凤云
[上一篇] 我的运动生活
[下一篇] 【在《清风絮语》研讨会上的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