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我家住在运河旁 ——通州经典音乐作品《运河组歌》诞生纪实
我家住在运河旁 ——通州经典音乐作品《运河组歌》诞生纪实
作者:河北省采风学会第一分会


   “春风吹,绿水长,我家住在运河旁。运河水把我抚养,母亲的恩情永不忘……”这首歌词清新,旋律优美,被广为传唱的歌是《运河组歌》的七首歌曲之一。每当听到这些歌曲,总会让人豪情满怀,心情激荡,热血沸腾,更让运河儿女心底的亲切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回望如歌的岁月,《运河组歌》已诞生30多个年头,至今仍然被广为传唱。这些歌曲已经成为大运河文化的独特符号,成为深受运河儿女喜爱的音乐篇章。

   1984年6月,通县文化馆的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36岁的冯振光担任馆长,31岁的郑建山担任副馆长并负责业务工作,还有朱德山、王启会两位副馆长,他们也都30多岁。大家都想干点事情,这并非人们常说的“新官上任三把火”,因为他们都是喝着运河水长大的,不仅对大运河有着深厚的情感,更对大运河文化有着使命感和责任感。既然在文化事业单位,就要在传承大运河文化方面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不辜负家乡父老乡亲的厚望。

(左起刘福田、郑建山、刘祥、张溪芜

   当时改革开放已经全面展开,党的基本路线已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面对社会转型这样的大形势,文化工作应该如何转型,如何为全县经济建设服务,这一课题摆在了县文化馆一班人面前。艰巨的任务,历史的使命,让他们进行了深刻的思索。最终,县文化馆领导班子确定了今后工作的思路和目标:要在城乡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把弘扬运河文化作为主题,组织大型有示范性的群众文化活动。

   他们深刻地认识到,推出具有通县特色,由通县人自己创作,自己演唱讴歌大运河的歌曲,时机已到,而且刻不容缓。因此,他们要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要编创一部大型音乐作品——《运河组歌》。这个想法可不是说说而已那么轻松,而是要拿出真东西来。在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只有自己创作开先河了。
   目标已经明确,职责已经划分,关键是安排谁来担任《运河组歌》的词曲作者,如何组建文化馆业余合唱团。
   领导班子成员在研究词曲作者时提出了不同的人选,意见最为集中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刘祥,另一个是常富尧。
   刘祥曾经在成立于1970年的通县文艺宣传队干过,他开始是乐队演奏员,后来被安排到创作组。1979年县文艺宣传队解散后,刘祥被安排到县文化馆继续从事创作,曾经写了很多诗歌、散文、小说、歌词和曲艺唱词,把作词的任务交给他保准没问题。
   常富尧自幼喜欢音乐,后来又迷上了谱曲,虽说不是科班出身,但他从20多岁开始,就在田间地头写了不少歌,曾在报刊上发表。1978年年初,常富尧被调入县文艺宣传队担任歌曲创作。宣传队解散后,他被安排到通县水泥厂当工人,仍然一直坚持搞创作,还为县文化馆创作了不少歌曲,可见他是很有音乐天分的。安排他和刘祥搭档,由他谱曲是最佳人选。常富尧的人事关系可以争取县里的支持把他调入县文化馆,充实业务力量,专职搞创作。
   在组建文化馆业余合唱团方面,更要争取县里的支持,从全县抽调有文艺特长的人员组建业余合唱团。
   县文化馆领导班子会议结束后,馆长冯振光先找到刘祥说这事儿,刘祥听了说:“我也正琢磨着为运河写歌的事儿,已经想了很久了,没的说,保证完成任务。”冯振光又找到常富尧,让他先做好思想准备,等刘祥完成歌词创作就马上谱曲。常富尧听了,心情格外激动地说:“您放心,我一定会加倍努力不掉链子,和刘祥老师密切配合,把曲子写好。”听了他俩的话,压在冯振光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刘祥、常富尧接受创作《运河组歌》这个艰巨的任务后,真让他们二人激动不已,同时也感到压力不小。他们和广大的运河儿女一样,视运河为母亲河,能够有机会创作一部讴歌母亲河的组歌,不仅是全县人民的心愿,更是全县文化工作者多年的夙愿。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他们怀着对母亲河的敬仰心情,精心完成了《运河组歌》的创作。整个创作过程可以说是他们与母亲河一次深情的对话,是对母亲河的礼赞。
   在那个风和日丽,阳光明媚,春暖花开的季节,县委、县政府的领导来了,他们走进西海子西街14号,走进县文化馆会议室,专门研究《运河组歌》的宣传和今后工作的发展。他们认真听取了县文化馆创作《运河组歌》的情况汇报,对文化馆的工作,对创作人员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鼓励。县文化馆提出要组建业余合唱团的想法也得到了与会领导的支持。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在全县和更大的范围唱响《运河组歌》,激励全县人民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之中,齐心协力共建幸福美好的家园。
   没过多久,县文化馆要组建业余合唱团的消息在城乡传开了,一听说是唱自己家乡的歌,人们争先恐后地报名。最后在众多的报名者中,县文化馆确定了合唱团的歌唱演员和乐队演奏员,有100多人,都是从全县70多个单位选的,他们中间有干部、有工人、有农民,还有商业战线的职工,青年人占了绝大多数。
   由于人多和单位分散,每次排练光打电话通知就需要两天。排练都安排在业余时间,队员们克服了很多困难。每次排练,有的队员要往返六七十里路;有的夫妻俩都来排练,只得把孩子带来;还有的不得不把孩子托给亲友邻居照看。大家只有一个心劲儿,那就是要唱好这个组歌,把运河儿女的心声献给古老的母亲河。为了他们能安心排练,县文化馆还组织了临时“托儿班”,由文化馆职工负责照看他们的孩子,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排练尽管很辛苦,也没有补助,但合唱团的队员从没有人讲价钱。共同的爱好与追求使他们走到了一起,歌颂运河母亲,追求高雅艺术是他们共同的目标,他们都把能进入县文化馆业余合唱团,能演唱《运河组歌》当成一份荣誉。
   《运河组歌》有七首歌曲,其中有《运河颂》《我家住在运河旁》《运河七月放河灯》《运河渔歌》《运河夜曲》《欢腾的运河》《前进吧,运河》。这些歌曲紧密相联,各具特色,组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标志着通县拥有了自己“土生土长”的作品。组歌包括独唱、重唱、女生小合唱、混声合唱,歌曲与歌曲之间穿插着声情并茂的朗诵,汇成了生动感人的大运河乐章。
   县文化馆请来全总文工团指挥于峰为《运河组歌》配器,于峰和本馆音乐干部唐中宝担任合唱团指挥,然后在县文化馆小剧场进行了紧张的排练,接着陆续在文化馆小剧场、通县礼堂演出。1985年10月,县文化馆组织了《运河组歌》音乐会,并把词曲集发到18个乡镇文化站,要求文化站组织各界群众演唱。
   当年,通县城乡广大机关干部、学校师生、工厂职工、商业职工和农民群众采取多种形式歌唱《运河组歌》,有的还举办了群众性歌咏比赛,这在全县引起强烈的反响。优美动听的歌声,飘荡在全县的沃野,飘荡在运河的两岸,荡漾在运河儿女的心上,激励着运河儿女去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在县委、县政府以及各级领导的重视、关怀下,由县文化馆组织创作和演出的大型音乐作品《运河组歌》终于登上舞台。这部作品生动地展现了京杭大运河流域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以清新的乡土风味,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民族特色,受到全县各界群众的普遍喜爱。


   1986年6月初,县文化馆创作的《运河组歌》,参加了由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部、总政文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二届“北京合唱节”,被安排在北京市群众业余合唱团演出第一场的第一个节目。县文化馆业余合唱团演唱了《运河组歌》中的《运河渔歌》《我家住在运河旁》《欢腾的运河》三首歌曲,张素苹、薛春会担任领唱,县文化馆民乐队伴奏。《运河组歌》在全国第二届“北京合唱节”荣获业余组表演二等奖。
   6月6日晚上,《运河组歌》又在县文化馆小剧场演出之前,刚刚从北京城里捧回奖杯的馆长冯振光,急匆匆地赶回来向大家报告这一喜讯。
   《北京日报(郊区版)》于6月20日作了专题报道,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节目也播放了这个消息,通县人民广播站也利用架设在全县城乡的有线广播播出了这一振奋人心的喜讯。
   《运河组歌》这部音乐作品诞生在充满朝气的年代里,活跃在伟大的改革浪潮中,深情地表达了千百万运河儿女的心声。可以说,这不仅是音乐艺术的大合唱,更是促进经济建设的大合唱,有效发挥了为全县经济建设凝心聚力和“鼓与呼”的作用。
   现在看来,当时抓《运河组歌》这个项目很有眼光,不仅有现实意义,而且有长远的历史意义。
   《运河组歌》能够最直接地表达运河儿女的思想情感,激发运河儿女的心灵共鸣。不仅感动了被大运河养育的通县人民,也感动了著名指挥家秋里、聂中明、胡德风。他们听了县文化馆业余合唱团演唱的《运河组歌》后激动地说:“我们打了半辈子拍子,让我们感动可不容易,你们自己创作演出的《运河组歌》真是太感人了!”
   当年在文化馆的干部职工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时排练和演出《运河组歌》时那些难忘的情景。
   1986年夏日的一天,县文化馆一下子成了县城里最热闹的场所。县委、县政府的领导来了;来拍摄《运河组歌》音乐风光片的中央电视台摄制组来了;音乐风光片主持人张新海、谭奇,指挥家聂中明,《运河组歌》排练指挥、全总文工团的于峰他们来了;报社、电台、电视台的记者也来了。他们来到县文化馆,一起观看了县文化馆业余合唱团的大合唱,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拍摄的《运河组歌》音乐风光片脚本并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从此,《运河组歌》成了方方面面瞩目的焦点。
   中央电视台在拍摄《运河组歌》音乐风光片时,选择了其中的《我家住在运河旁》《运河七月放河灯》《运河渔歌》《运河夜曲》《欢腾的运河》五首歌曲,于1986年第四季度多次向全国播映,通州人的运河情也乘着电波传遍神州大地。这在县文化馆历史上是第一次,让全体文化馆人倍受鼓舞,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热情和创作激情,更加坚定了搞好群众文化工作的信心。
   《运河组歌》的诞生是通州文化事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通州人将弘扬、开发大运河文化,梳理和保护大运河文化带通州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愿望变为行动的开始。不仅彰显了县文化馆领导班子积极作为的精神面貌,更难能可贵的是彰显了他们发于内心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县文化馆因做了这件大事得到了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知名度大大提高,为更广泛地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奠定了基础。
   1989年,通县文化馆被评为全国先进文化馆。
   通州区政协文史特邀委员、通州区作家协会副主席、通县文化馆时任副馆长郑建山,回忆起《运河组歌》诞生和获奖的经历时说:“最值得称道的就是我们文化馆的刘祥、常富尧创作的《运河组歌》了。这在通州文化史上是第一个大型声乐作品,也是通州有意识弘扬大运河文化的一个里程碑。”
   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通州区文化馆正高级研究馆员、著名广播剧作家刘康达说:“刘祥、常富尧的代表作《运河组歌》,是他们对运河母亲挚爱的深切表达;是通州人运河情怀的隽永寄托;是对农业文明中产生的美好和永恒价值的热情讴歌。所以,《运河组歌》魅力久远。” 
   《运河组歌》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思想,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和深邃的艺术境界;组歌所反映出的大众审美追求,已经超越了创作参与者自身的期许,超越了时间与地域的界限。在弘扬大运河精神、传播大运河文化、留住通州历史文脉的尝试中,《运河组歌》取得了成功,不愧为开山之作。

   《运河组歌》的诞生,倾注了县文化馆时任创作员刘祥的心血,他还有一段不寻常的创作经历。郑建山回忆刘祥创作《运河组歌》歌词时感慨地说:“刘祥骑着自行车沿运河进行两个多月的采风。从通州到杭州那是几千里地啊。我想对创作这样严肃认真的人在全国也不是太多吧。他就是这样创作的歌词。”《通州文化志》记载:“1984年9月,文化馆干部刘祥骑自行车沿运河考察,行程1800公里创作《运河组歌》歌词,后由常富尧谱曲。”

(左起刘祥、常富尧


   刘祥出生在漕运古镇张家湾,他的祖辈都是渔民,自幼对运河有着深厚的感情。1970年,县文艺宣传队成立后,宣传队根据刘祥的文艺特长,把他安排到乐队担任演奏员。
   北京作家协会会员、原通州区文化馆副馆长楚学晶回忆说:“刘祥多才多艺:三弦、琵琶、二胡、大提琴、唢呐等乐器样样精通,但他更爱看书、爱写作。有时候排练节目找不到刘祥了,他敢情躲到工人俱乐部的砖堆后面看书看入了神,一边看还一边往小本子上记,把排练时间给忘了。”
   国家一级编剧、著名作家王梓夫回忆道:“我与刘祥的结识始于半个多世纪之前。那是一个特殊时期的特殊团体,全称是‘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是正式在编吃皇粮的令人艳羡的单位。刘祥是以演奏者的身份编入乐队的,专职创作员是楚学晶和我。很快,刘祥便‘不务正业’,终日与我们一起切磋琢磨创作之事。于是宣传队便有了由我们三个人组成的创作组,后来又加入了张春昱。”
   刘祥在创作组那些年,与同事们一起创作了大量的小戏、表演唱、歌舞、曲艺等节目。县文艺宣传队的表演唱在北京市堪称一绝,远近闻名。到了1979年,县文艺宣传队解散了,刘祥和楚学晶被安排到县文化馆文学组,刘祥还是干老本行继续搞创作。
   刘祥早就想写一部运河的歌,他接到创作《运河组歌》歌词的任务后,心情格外激动。
   也许是天意,也许是幸运,也许是巧合,县文化馆安排刘祥参加了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北京分会组织的古运河考察采风队,任务是沿着大运河搜集、挖掘、整理、研究民间文学和民间艺术。这对刘祥来说可真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那天下班后,刘祥开始做第二天出发的准备工作。爱人帮他准备了雨衣、雨鞋、秋衣、秋裤,还为刘祥蒸了一锅花卷、馒头,煮了十多个鸡蛋,让他带着路上吃。
   临出发的那天晚上,刘祥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他想到了人们说的,山东台儿庄以南的大运河仍然是运输船繁忙往来,他这次要好好看看;他想到了人们都说的大运河好几千里地,大运河沿线究竟是个什么模样,他这次要好好瞅瞅;他想到了大运河两岸流传的故事一定很多,他要好好听听;他想到了采风队要骑着自行车去考察,这算不了什么难事儿;他还想到了,组织上把这个重任交给自己,既有信任,也有期望。这次采风的机会难得,还能为自己创作《运河组歌》歌词积累素材,激发灵感,这真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儿,自己可不能拉松套啊。
   1984年9月16日,30岁出头的刘祥告别了通州塔,骑自行车沿着大运河一路南下,踏上了这次不寻常的千里采风之旅。
   从通州到杭州的路上,刘祥骑车沿着蜿蜒的大运河河畔或岸边的路前行,时而走小路,时而奔大道;时而穿草地,时而过小桥;时而走砂石,时而蹅泥泞;时而住农家院,时而露宿运河边;时而人骑车,时而车骑人。累了他就在运河边稍微休息一下,坐在小路旁,树荫下,深情地凝望着千年古运河,聆听着大运河和缓低回的流水声,还有不知疲倦地唱着祖传歌谣的鸟语虫鸣。
   一路上,刘祥途经北京、天津两市,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尽情地领略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的运河风貌。
   一路上,刘祥参观了杨柳青,来到沧州铁狮子面前,站在了德州运河大桥上,登上了山东台儿庄船闸,走进了千年古刹寒山寺……
   一路上,刘祥过村镇,绕桥梁,进茅屋,入舟舱;走访老渔翁,访问当地同行和民间艺人,听他们讲述民间故事,民俗民风,奇闻轶事。微山湖上的鱼鹰,运河水上的渔民,梁山水泊的好汉……都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一路上,刘祥造访了与通州塔齐名的临清舍利宝塔、扬州文峰塔、杭州六合塔,这四座古塔并称“运河四大名塔”,是屹立在运河畔的擎天柱和历史巨人,让他不由得肃然起敬。
   一路上,刘祥欣赏着在水面穿梭的渔船和大运河上的运输船只,船上的帆,帆上的云,还有岸边的芦苇和蒲草,这些都成了他心中的歌。
   广袤的华北大平原、奔腾的黄河、雄伟的长江、秀丽的江南景色,处处让他动情。迎着瑟瑟秋风,他在京杭大运河沿线实地采访和考察,一路收集的民间故事、民谣、小曲等记了几大本,也为歌词创作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料,创作的冲动愈发强烈,两个月后返京时,《运河组歌》的歌词已经打好腹稿了。
从通州到杭州,刘祥一路跋涉,风雨兼程,实际走的路程已经超过了地图上的公里数。
   1984年11月18日,刘祥告别杭州六和塔,踏上了回京的路程。他带着兴奋和喜悦的心情,身上背负着大运河昨天的故事,脚下踏着大运河历史的足迹回到了家乡通州。他不顾一路劳顿,赶紧在稿纸上写下激动人心的《运河组歌》七首歌词。这些歌词语言质朴、自然、口语化,鲜活生动,简洁明快,凸显地域性和民间性,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
   刘祥创作《运河组歌》歌词的经历,正如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所说:“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刘祥就是用一双欣赏美的慧眼,能够敏锐地捕捉生活中的诗意,并选择恰当的角度构思,用歌词把心中的诗意表达出来,给人真挚新鲜的感觉,让人产生心灵的共鸣和愉悦。

   刘祥做事情一向认真负责,任劳任怨。做人却很低调,从不张扬。他沿着京杭大运河沿线采访考察,一路上究竟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他都深藏在自己的心底,很少提起,别说身边的同事不大知道,就连他的家人问起时他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说。在他看来,要干好工作,做好事情,想舒舒服服,轻轻松松,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尽心尽力干好工作是份内的事情,没必要向别人表白。


   刘祥的愿望是一辈子搞文学创作,他从年轻时就开始创作文学作品,著有《刘祥作品选》《刘洋散文选》《少女的运河》等多部文学作品集达300多万字。其中有小说、散文、诗歌、纪实文学、报告文学、文艺演唱、广播剧等作品,不少作品广泛流传并获得过国家级奖项;他创作了《漕运风情歌舞》:其中有《纤夫号子一声吼》《运河女儿水灵灵》《飘来一座北京城》等11首歌词,累计创作歌词200多首;他和常富尧共同创作了《话说通州人》《这就是运河通州城》《和太阳一同升起》等几十首歌曲。
   正当他处于创作的鼎盛时期时,他却把主要精力放在由他担任执行主编的书刊编辑上,其中有《运河》文学季刊(出了106期)、《运河文库》丛书(出了112部)、《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历史文化丛书》(三卷)、《大运河文化带•通州故事丛书》(十卷)、《通州运河文化历史研究》等;他和郑建山共同完成了《通州作家群》《曹雪芹与通州》《通州文化志》等书籍的编纂;他还帮助通州的老作家出版了《刘康达戏剧集》《郑建山作品选》《楚学晶作品选》《周良文史选》等作品集。这些书刊粗略统计有三四千万字,可想其中的工作量有多大,要耗费刘祥多少心血。
   在他担任通州区作家协会主席期间还精心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作家,为通州的文学创作队伍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前些年,刘祥还专门为通州的作家精心编辑了《文坛选粹》《散文选粹》等书籍,在《运河》杂志连续刊登了一批中学生创作的文学作品,他想让更多的文学新人脱颖而出,延续通州的文脉。在病重期间,他还让老伴儿搀扶着坐在电脑桌前看稿,当他不能下床的时候,仍然躺在床上艰难地看稿子,直到生命的最后阶段。
   王梓夫在《燕然勒石悼刘祥》一文中写道:“我们盘点了刘祥这些年的工作成就,便知道他有多累多苦多操心,当然还有委屈。一腔心血两鬓秋霜,都洒在运河文学的百花园里了。这是一种奉献,更是一种牺牲......他是为众人抱薪者,温暖和照耀的通州的文学之林。他牺牲自己的文学之梦,却让更多的人在梦想的大道上奔跑。细想起来,他所牺牲的还不仅仅是自己的梦想,包括他的身体,他的家庭生活......”
   刘康达是这样评价他的:“我曾设想过,如果刘祥兄把四十年的时间精力集中在创作自己的作品上,凭他的才气、功底和狠劲儿,不知要出多少部优秀的中篇、长篇,要斩获多少全国奖,甚至可能冲击‘茅奖’、‘诺奖’。但是他没有,他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的创作……刘祥兄用四十年如一日的呕心沥血兑现了‘我把一生交给了大运河’的承诺。”
   人们赞美刘祥是老黄牛、蜡烛、伯乐和通州文学篝火的抱薪者。
   2020年3月24日上午,刘祥这位通州区作家协会的“掌门人”、《运河》杂志和《运河文库》执行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通州区政协文史特邀委员、通州区博物馆原馆长,在即将步入古稀之年之际,却不幸因病与世长辞了。他生前的数十位挚友、同事和他培养的文学作者等纷纷自发地含泪撰写诗文50多篇约9万字,深切表达对他的怀念和崇高的敬意。这些作品被《通州时讯》报刊登后,还被国内外几十家网络媒体登载或转发。此外,通州区和北京市以及外省市的诸多朗诵者,纷纷在微信公众平台倾情朗诵悼念缅怀诗文。大家以饱含深情的文字和朗诵,在互联网上,在每个人的心头,为他筑成一座雕塑,一座纪念碑。
   中国残疾人作家联谊会会员、北京市残联《挚友》杂志通讯员、通州区作家协会会员李延芳这样写道:“一个人的一生没有几个转折点,生命中的摆渡人更是可遇而不可求。刘祥老师就是我的摆渡人,在我生命的至暗时刻,是他把我载到了光明的彼岸,是他赐予我幸运的光环。” 

   北京作家协会会员、通州区政协文史特邀委员刘福田这样说道:“在刘祥老师这里,我愿意相信迷信。或者,正因为刘祥老师太能干了,天堂里有更重要的差派,但愿天堂的刘祥老师别再那么辛苦……”

(右起刘祥、刘康达)


   刘康达在《悼刘祥兄》这篇文中写道:“刘祥兄不是共产党员,但他为了初心矢志不渝,为了使命奉献终身,给所有共产党员,给所有文化人,给所有通州人,树立了一个活生生的,令人信服的榜样。” 
   《运河组歌》的曲作者常富尧于1944年出生在运河畔的张各庄村,与著名作家刘绍棠的故乡儒林村相距十来里地。
   他在村里上小学时,遇到教音乐的谭殿生老师,受谭老师的影响,常富尧喜欢上了音乐,并学会了不少歌曲。

   常富尧小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河北省通州一中(1958年改为北京市通州一中,后改为通县一中,如今的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上中学。他家距离学校有40多里地,上中学的那些年,经常要到运河边的沙古堆摆渡口乘坐摆渡船过运河,下船后走不远就是京津公路,然后等待长途汽车或坐“二等车”(专门用于载客运营的自行车)去上学。有一次下大雪,为了不耽误上课,他从家里早早来到摆渡口,过河后看到没有什么车辆去县城,只好冒着大雪,顶着寒冷的西北风步行去上学。上中学那几年,他特别喜欢上的是隋立荣老师的音乐课,让他学习了很多音乐知识。


   他记忆最深的歌曲有《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说到这首歌时,76岁的常富尧会情不自禁地小声唱起来:“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初中毕业后,常富尧被分配到北京农业学校上中专,四年后他毕业了,却因家庭出身不好和原来“统一分配”的政策忽然变成“社来社去”的原因,他只好揣着一张中专毕业证书回村当了农民。
   在漫长而又短暂的人生道路上,生活无论如何变化,命运无论如何坎坷,常富尧始终没有放弃对音乐的向往和追求,始终没有停止音乐的学习和创作。在他看来,一个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也不能选择自己的命运,但是能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要坚持不懈地奋斗下去,就会拥有别样的人生。而在音乐沃土上辛勤耕耘,甘当用音乐倾诉苦与乐的音乐人,正是他看准的人生奋斗目标。

   在上学期间,他除了跟音乐老师学习音乐,还跟着他的两个姐姐学歌儿,特别是他的二姐。二姐每次学到了新歌儿,回到家里都要教弟弟唱,直到弟弟唱会为止。常富尧还把学到的和看到的歌曲都抄写到本子上。在学习音乐的同时,常富尧还自学吹笛子和作词作曲。1985年到1987年,常富尧还利用业余时间粗略地学习了中国函授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的课程。

  (常富尧与通州运河船工号子传承人赵庆福)

   常富尧在村里务农期间,参加了村里的文艺宣传队,负责为演员创作文艺节目,主要是作词作曲。村宣传队演的文艺节目,大多数都是常富尧作词作曲的。由他作词作曲的歌曲《公社年年庆丰收》被县文艺宣传队演唱后,还参加了1976年在颐和园举办的“五一”游园活动。但遗憾的是他却因政审不合格不能去参加活动,同事们为了安慰他,给他拍了演出盛况的照片(那个时代拍照片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常富尧说:“我能为演出尽力就行了,演出获得成功,我和大家一样高兴。你们去也就代表我了,又拿回照片,这不跟我去了一样吗?”在岁月的历练中,他已经修炼得淡泊名利,宠辱不惊了。后来,他仍然帮助县文艺宣传队创作歌曲,如:《看花会》《老书记的光荣花》《眼睛亮了》《知识青年王小琪》《小小环球任你震》《毛主席派来慰问团》等。

   谈到他们村里的宣传队,常富尧说:“当年,通县最有名的宣传队是张家湾里二泗村和我们张各庄这两个宣传队,参加县里举办的活动时,我们还在一起同台演出好几次。” 
   常富尧清楚地记得,他谱写的第一首歌,是毛主席发表的“我国有七亿人口,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的语录歌。当时他为张各庄村文艺宣传队谱写了不少配合当时形势的歌曲,村宣传队曾几次参加县里的文艺汇演。有一年春节期间,县里有关领导带领他们村文艺宣传队,到县城慰问解放军263医院医护人员,还去慰问在密云县修建对西公路的民工。常富尧至今还记得:“当时我们去密云对西公路慰问民工正值寒冬,宣传队队员在密云水库冰面走了五里多路,有的女队员边走边滑倒,哭了一路。晚上演出的时候,我的笛子贴上苇膜一吹就湿,一湿就冻上,一冻上就不响了,我只好堵上纸团继续吹笛子。”

   1975年,通县文艺宣传队开始请常富尧帮助创作节目。1978年,常富尧被县里从农村调到县文艺宣传队从事歌曲创作。他和刘祥创作的表演唱《夸婆婆》不仅在宣传队演唱,还被编入1978年北京市文化局出版的《工农兵演唱》第一期。在县文艺宣传队的那些日子,常富尧和刘祥配合默契,常结合当时形势和任务编歌。刘祥对他很尊敬,在歌曲创作上也喜欢听常富尧的意见。常富尧回忆说:“我和刘祥在县文艺宣传队写歌,有时我要给他修改歌词,然后再征求他的意见,他绝大多数都同意我的意见,如《夸婆婆》,包括后来的《大顺斋糖火烧》等歌曲。”

 (常富尧与作者在通州区文化馆)

  常富尧刚到县文艺宣传队一年多,干得正起劲儿的时候,县文艺宣传队解散了,他和其他四名队友被安排到通县水泥厂当了合同工,他被分配到原料车间,成了原料输送工。原料车间内整天弥漫着呛人的粉尘,工作环境相当恶劣,在这种环境下,他仍然利用业余时间为县文化馆创作歌曲。后来,厂里组织合同工身份的人进行语文、数学考试,常富尧考试合格被转为正式工。

   1984年12月,县文化馆馆长冯振光找到常富尧,请他为刘祥创作的《运河组歌》歌词谱曲。
   常富尧的家乡在运河畔,他务农那些年,每年都要用运河水浇灌庄稼,在他眼里是清澈的运河水,绿油油的庄稼,金灿灿的果实。县水泥厂就在运河西岸,与运河相距三四百米。他的家距离水泥厂40多里地,上下班往返很长一段路要从运河边走过。他看到的是运河脉脉的流水,听到的是运河的千古吟唱,感受到的是运河脉搏的跳动,这些都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当常富尧拿到刘祥那带着四千里风雨,蕴含着母亲河的宽厚悠远,浸透着作者深厚情感的《运河组歌》七首歌词时,他的心灵一下子被震憾了。他反复品味着这些歌词,琢磨着如何确定组歌的主旋律。他想:《运河组歌》的旋律应该体现出运河的性格和特点,大运河是开凿在平原上的人工河,她落差小,少有激流险滩,水流平稳、和缓,不像黄河那样奔腾咆哮。所以平稳和缓,抒情如歌,应该是组歌的主旋律。按照这个思路,他开始为《运河组歌》谱曲。
   那时的常富尧只是位业余的农民音乐家,没有专门办公室,也没有自己的创作室,更不可能到宾馆饭店静下心来搞创作。他整天为生计忙的根本无法保证创作时间。白天他得在县水泥厂那烟尘弥漫、热浪灼人的原料车间忙活,下班回到家里还有不少农活等着他干。他只好在每天往返80多里地的上下班路上边骑车边构思,骑自行车的速度也比往常慢了许多,几乎每天都是披着星星去,戴着月亮回。
   面对创作中的重重困难,常富尧没别的好办法,只有暂时放弃家里的一切事情,废寝忘食地投入到创作中。那些日子,他时常夜不能寐,满脑子都是跳动的歌词和音符。有时夜里想起一个好曲调,就赶紧坐起来记在本子上,他把对大运河的爱融进了一个个音符。他大约用了三周时间完成了《运河组歌》的主旋律曲谱(几乎没有太大的修改)。常富尧在谈到为《运河组歌》谱曲的经历时说:“因为我音乐底子薄,谱曲只凭激情和对音乐的感觉,后来由专业老师完成了合唱曲谱。”
   对于常富尧来说,在坚持不懈地追求音乐艺术的道路上,为《运河组歌》谱曲,不仅成为他音乐生涯中的一个制高点,而且成为他命运的转折点。1986年初,常富尧被借调到县文化馆,安排在文艺组工作。1988年,他被正式调到文化馆,并经县领导特批转干。从此,这位业余农民音乐家具有了事业编制干部身份,成为一名群众文化专业干部。1989年,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他拿到了大专文凭。1994年,在他50岁的时候,被破格评为中级职称。
   几十年来,常富尧凭着对音乐的热爱,先后为300多首歌词谱曲,其题材大多是讴歌大运河、讴歌家乡通州、讴歌家乡人民、讴歌开拓进取的通州精神,直接为通州人民服务,为通州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建设鼓劲助威。还有几十首为全区农村、中小学校、工厂商店、机关团体创作的村歌、校歌、厂歌、店歌等。其中部分作品曾由中央乐团、总政歌舞团、总政歌剧团、中央民族歌舞团等单位的演员以及黑鸭子组合、三兄弟音组和音乐学院的师生等录唱。
   回顾走过的艺术道路,常富尧荣获各种奖项30多个,其中有:常富尧和刘祥创作的歌曲《大顺斋糖火烧》荣获文化部第三届“群星奖”优秀奖;《东方化工厂厂歌》(常富尧词曲)荣获全国总工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瀛丹杯”全国厂歌、店歌创作比赛二等奖;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制作的广播剧《运河人》写的插曲,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他还按照文化馆的要求,在全县范围内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民歌”“民乐”“民舞”“民谚”“民谣”,其中的不少曲目和条目被选入《中国民族民间十部文艺集成志书》。此外,另有一首高跷唱段被编入北京市中学课本《地方民间音乐》一书。

   自1987年至2005年,他整理出10种,22首运河船工号子。其中,最初搜集的14首全部入选《中国民歌集成•北京卷》。鉴于常富尧在完成《中国民歌集成•北京卷》工作中成绩显著,他先后受到北京市“集成”领导小组和文化部、国家民委、全国“集成”领导小组的表彰。2006年,在通州区文化馆的推荐下,通州运河船工号子入选首批北京市级“非遗”传承名录,常富尧也被称为“留住运河号子的人”,诸多媒体做了相关报道。


   2018年第四季度,通州区委宣传部与《北青社区报》通州分社策划和采编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专题报道《平凡的力量——见证通州改革开放40年40人》,并在《北青社区报》刊登,在“北青社区报通州版”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和互联网发布。运河号子的搜集整理者常富尧也在其中。
   刘康达在报告文学《位卑未敢忘忧“文”》中写道:“这就是常富尧——他不是英雄,也不是共产党员,只是个连小组长都没当过,开会总溜边儿坐的平常人。但我确信,事业有此辈必发达,民族有此辈必兴盛!让我们好好向常富尧学习吧!尽量多地为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做点什么吧!为社会文明进步添砖加瓦的同时也增加了自已生命的‘含金量’——这就是通州音乐家常富尧给予我们的人生启示。”
   据记载:“京杭大运河通州段位于通州北关拦河闸桥沿通州潞城镇、张家湾镇边界,至今漷县镇与西集镇交界南部,全长42公里。这段河流前秦称沽水,汉代间因通州地区始设路县而易称潞水,元代称潞河、白河、泗河等,清代称北运河。”京杭大运河作为纵贯南北的水上交通运输大动脉,历史上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南北方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不但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而且孕育了独特的大运河文化,积淀了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飞帆幅幅日边明,漕运连樯粟米征。万里乘风真破浪,黄河天上带来声。”“云光水色潞河秋,满径槐花感旧游。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枝塔影认通州。”这两首诗词是清代通州知州王维珍创作的,展现了当年大运河通州段的美好景致,表达了他和运河儿女们对大运河的挚爱情怀。
   古往今来,通州文学艺术界群英荟萃,他们满怀豪情地用诗文等文学艺术作品思考人生,关注民族的命运,讴歌大运河,记录家乡的岁月变迁,传承了大运河的历史文脉。刘祥、常富尧就是其中优秀的代表。
   在传承和弘扬大运河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刘祥,常富尧他们这对儿黄金搭档,不仅仅是创作了《运河组歌》等音乐作品,而且立足本职,全身心地投入,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采集、挖掘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为留住大运河文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们甘于寂寞,潜心创作和编辑,不辞辛苦地在通州文学艺术和历史文化的沃土上默默耕耘。
   在他们的身上彰显着永不过时的工匠精神、奉献精神和拼搏进取精神,尤其是他们作为乡土文化人的那种炽热和深沉的文化自觉;彰显着厚重的历史感、时代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彰显着家国情怀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是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的。

   刘祥、常富尧创作的《运河组歌》,是他们合作的经典之作。自它诞生以来的三十多年里,始终被各界群众喜爱并传唱。《运河组歌》不仅被县文化馆业余合唱团、通州“运河之声”合唱团等知名合唱团演唱,还被通州内外的许多群众性民间合唱团演唱。2016年,通州区玉桥街道南里社区组织了合唱团,在街道举办的“创城进行时”系列活动中,登台演唱了《运河组歌》里的《我家住在运河旁》《欢腾的运河》等歌曲。朝阳区有个群众业余合唱团在歌咏比赛上也演唱了《运河组歌》里的歌。有的单位还以这些歌曲的旋律编排了歌舞等节目。许多演唱团体还进乡村、进工厂、进院校、进军营,把歌声传遍了运河两岸,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运河人。


   过去,在通县还有一支特殊的文艺团体——北京市乐华歌舞团,演员大部分是残疾人。这个艺术表演团体是由县残联申报,经县文化文物局审核,北京市文化局批准,于1996年5月成立的全市首家残疾人艺术表演团体。该团曾经在通县礼堂先后举办了汇报演出,同年12月为出席通县“两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演出,1997年春节前夕为全县春节团拜会演出。在演出的歌舞等节目中,开场曲演唱了《我家住在运河旁》等歌曲。北京市文化局、市残联和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的领导先后观看了不同场次的节目。该团还到各乡镇巡回演出,然后沿着大运河南下,把这些歌传到了更多更远的地方。
   《运河组歌》问世以来,不仅通州人喜欢唱,运河沿岸其他地方也有不少人喜欢唱,过去在唱,如今仍然在人们中间广为传唱。这些优美动听的歌,已经成为通州人和所有热爱运河的人们心中的歌。《运河组歌》作品中蕴含着的农业文明具有永恒价值的营养,正为今日运河文化带的大发展注入活力。
   《运河组歌》为什么有如此的生命力,刘康达这样写道:“《运河组歌》成功的诀窍是什么?就一个字:‘情’。要问这‘情’有多深,看看刘祥兄写的《大运河,我的母亲河》就知道了。‘运河你风光锦绣,多像当年妈妈出嫁的时候……运河你多么温柔,多像当年妈妈生我的时候……啊,故乡的河,母亲的河,吸吮你甘甜的乳汁,紧贴你热烈的胸口,周身涌动起一股暖流……’刘祥兄是把运河当作生身母亲啊!他对家乡对运河的爱可谓发乎基因,深入骨髓!”
   人们唱歌、听歌,不仅仅是为了情感的表达和抒发,还要从歌曲的艺术和思想中获得熏陶、感染、鼓舞和振奋,《运河组歌》的七首歌就是这样优秀的音乐作品。
   这些歌曲,从不同的视角,以丰富的内涵,用淳朴的唱词与曲调,选择民歌风味,赞美了农耕文化,赞颂了运河两岸人民辛勤劳作的场面,承载着两岸人民的记忆和乡愁。
   这些歌曲,歌词朴实、生动、感人;曲风悠扬、阳光、温暖。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欣赏性,来源于生活,贴近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这些歌曲,朗朗上口,富有韵律,而且“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歌曲节奏明快,曲调顺口,优美抒情,宛转悠扬,回味无穷。易于记忆和传唱,被人们喜爱。

   这些歌曲,充满精神的力量,与我们的时代,与运河两岸人民群众的生活发生了碰撞、交织和融合,反映出大众的审美追求。能激发运河儿女对大运河的挚爱情怀,对家乡人民的感激之情,进而激发他们建设家乡的热情和报效祖国的豪情。


   于振海是文化馆退休副馆长,年近八旬。当年,他具体负责《运河组歌》的排练工作,并在乐队拉小提琴。他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仍然十分激动,他感慨地说:“我参加《运河组歌》排练和演出很幸运,感触很深。我们是在大运河畔长大的,歌唱运河就是歌唱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祖先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开凿了南北数千里美丽的大运河,给我们留下了意义深远的运河文化,珍惜她,歌颂她是大家的共同愿望。排练《运河组歌》时,我和大家一样不怕苦,不怕累,排练了好几十遍,最后成功了,登上了中央电视台并向全国播放,我感到很自豪,很骄傲,至今难忘。”
   这些年来,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理事肖士平曾经多次为通州区一些机关、街道、社区群众合唱团演唱的《我家住在运河旁》等歌曲进行伴奏,他说:“《运河组歌》的创作成功,是对母亲河深情的致意,是发掘运河文化最精彩的一笔,更是对民族精神高声的喝彩!”
   时过境迁,谈到《运河组歌》时,郑建山仍然感慨万千,他在《我所认识的通州文人》一文中写道:“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通州创作的文艺类作品举不胜举,现在看来还真没有哪件作品能和它匹敌,无论是思想还是艺术,它都是扛鼎之作,在通州文化史上熠熠生辉。即使是现在,有些歌曲还在人们中间传唱,在歌曲演唱会上,在各种艺术大赛中,都能听到《运河组歌》那优美的旋律,它已经成为通州人文化生活的一个部分了。” 
   三十多年来,不少电视台、广播电台、报刊杂志和网络新媒体都曾经对《运河组歌》进行了宣传报道。尤其是腾讯、优酷、搜狐、搜狗、土豆、西瓜等知名网络媒体都录制并上传了《我家住在运河旁》合唱歌曲视频。有的还录制了完整的合唱团演唱的《运河组歌》七首歌曲的视频,发布到互联网。当人们打开电脑,打开手机,输入《我家住在运河旁》的歌名,深情的演唱就会涌入心海,美妙动听的歌声就会在人们的心里荡起层层涟漪,让人激动不已。
   “春风吹,绿水长,我家住在运河旁。运河水把我抚养,母亲的恩情永不忘,永不忘。岸边种庄稼,河里来撒网,禾苗绿油油,鱼儿闪银光。运河风光美如画,我爱运河爱家乡。
   杨柳青,荷花香,我家住在运河旁。运河水伴我成长,我为运河来增光,来增光。理想展风帆,双手巧梳妆,汗水化绿浪,智慧放光芒。运河明天美如画,我爱运河爱家乡。”
   时隔28年,面对通州古城日新月异的变化,刘祥怀着炽热的情感对《我家住在运河旁》这首歌的歌词进行了修改,被编入《通州原创声乐作品集》。
   “春风吹,绿水长,我家住在运河旁。运河水把我抚养,母亲的恩情永不忘,永不忘。长桥跨绿水,两岸柳成行,水面荡轻舟,歌声随风扬。运河风光美如画,我爱运河爱家乡。
   芦苇青,荷花香,我家住在运河旁。运河水伴我成长,我为运河来增光,来增光。古塔凌云秀,轻轨穿梭忙,滨水新城美,宜居心欢畅。运河明天美如画,我爱运河爱家乡。”
   ……

   每当唱起这些歌曲,总能唤起人们对母亲河的热爱,对未来的向往,对大运河精神的赞颂,还有从心底涌动的无限激情。


   如今的通州,正在建设中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运河北端。一片片绿洲装点着美丽家园,一座座跨河大桥四通八达,一栋栋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条条纵横交错的立体交通路网伸向远方,一幅幅崭新的蓝图正在绘就通州美好的未来。
   令人欣喜的是,在大运河浓厚的文化底蕴熏陶下,在通州这片文学艺术的沃土上,一代又一代运河儿女承上启下的文学艺术接力棒传承有序,具有通州特色的大运河文化系列活动丰富多彩,他们倾情歌颂我们这个崭新的时代,赞美我们可爱的家乡。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个运河儿女的不懈努力和辛勤付出,大运河文化才会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穿越时空,奔流不息!
   让我们展望如歌的岁月,在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进程中,留住并强壮文化根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托起大运河文化带的美好未来,继续唱响《我家住在运河旁》,感受优美动听的旋律与大运河的激情汇成的心灵交响。


                               2020年5月17日
 


作者简介:
   刘维嘉,笔名运河雄鹰。1956年1月出生于北京市通州区。
   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大众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写作学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理事、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文史特邀委员。
   现任河北省采风学会第一分会会长、北京市残疾人写作学会副会长、北京通州中仓文学社副社长。



【责任编辑  卧龙令】

[上一篇] 我的运动生活

[上一篇] 写给天堂女儿的信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