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藏书中,共和国元帅陈毅的《陈毅诗词选》是我的宝贵珍藏。
陈毅元帅的《梅岭三章》《七古·手莫伸》《青松》都是我特别喜欢的作品。读陈毅元帅的诗,总能领略到一种刚直峻拔、气壮山河的豪迈气概,体会到一种大无畏、愈挫愈勇、永不服输、忠诚高洁的英雄精神。因此,每每谈起陈毅元帅的故事,都不免情不自禁地吟诵他的诗作。
2020年11月初,一行六人同游广东丹霞山,同行的吕国防老兄,提议去梅岭看看。他曾经是个军人,又是个作家和摄影家,对于梅岭,有更深的情结。他的提议受到了同行朋友的一致赞同。决定去梅岭的前夜,我和国防兄更是激动地交流了一夜。
记得两年前,我和几个朋友刚刚去过江西瑶里,那是皖赣边界上一个很美的古镇。在那里,我们偶遇了陈毅的住所,了解到陈毅在1937年底和1938年初指导红军游击队改编成新四军,全面投入抗战的地方。著名的“瑶里改编”,也是抗日统一战线的一个标志事件。在瑶里,我能感受到得是山清水秀、古朴幽静、祥和平安。一点也没有战火硝烟的味道。
而我们这次要去的粤赣边界,一个叫梅岭的地方,却从一开始就在脑海里翻卷这浓浓的烟火。这大概就是因为我们彻夜畅谈陈毅元帅的那首诗的缘故。1936年冬天,梅山游击队根据地被围,陈毅带着伤病,在树丛草莽中隐匿了20多天,想到不能突围,面临绝境时,写下了七言绝句组诗《梅岭三章》:“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投生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这首真实的记录了一个革命者在生命的紧要时刻,仍然以一种乐观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表达对革命事业忠诚,和以一种大无畏精神写就的诗章,鼓舞和感染了无数的人。作为一个陈毅元帅的崇拜者,在他战斗诗篇的诞生地,再一次吟诵这首当代经典诗篇,此时更加心潮澎湃。
梅岭,被更多的人知晓,应当感谢陈毅元帅。在导航地图上,在旅游信息中,只有“梅关古道”符合我们寻觅的地方。而梅岭更有一个正式的名字,就是被称为岭南五岭之一的大庾岭,梅岭只是它的一个别称。是陈毅元帅的著名诗篇《梅岭三章》,让人们知道了梅岭,而忘记了大庾岭。
沿大庾岭的梅关古道踯躅前行,鹅卵石铺就的道路,在山岭上逶迤,路两旁遍布姿态万千的梅树。想到梅花盛开的季节,这里一定人流如潮,此时的我们感到特别的失落。在一座刻有汤显祖《秋发庾岭》的诗碑前驻足,细读诗作,觉得在此感怀秋景的并非我们几人。看到陈毅元帅手书《梅岭三章》原稿的诗碑,更有一种无比的崇敬涌上心头。诗稿手迹潇洒流畅,墨迹饱满,从容镇定,毫无惊慌错乱之感,彰显了一个英雄大智大勇的情怀。整篇作品,不仅是一首革命浪漫主义诗篇,更是一件书法杰作。在诗碑前伫立许久,一字一句的反复朗诵,竟然觉得周边的梅花霎时开了,红遍了整个梅岭。
梅关古道,最早设关于秦朝。其实在宋以前,是只有岭而没有关的。唐开元年四年(公元716年)张九龄路过梅岭,见山路险峻,就向唐皇建议开凿梅岭,获准后主持此工程,经过艰苦努力,完成了这个浩大工程。到了宋代,这里修建了关楼,以后历代州府多有修葺,才有今日我们看到的“岭南第一关”、“南粤雄关”的关楼胜景。
作为一个景区,梅花怒放景致最佳,但这里还留有不少历史遗迹耐人品味遐思。这里有“夫人庙”,是纪念张九岭夫人戚夫人支持张九岭拓展梅关古道事迹,后人修建的。有的故事虽是传奇,但惊天地泣鬼神,讴歌了一种精神。一座“接岭桥”虽是单孔石拱桥,但座落在地势险要上,也很有名气。“半山亭”也称“憩园亭”是人们欣赏风光和休息的好地方,也常让人对人生旅途多有感慨。“将军祠”是为纪念汉代俾将庾胜建造的祀祠。庾胜更关乎大庾岭之名由来,值得我们对庾胜进行研究。云封寺、六祖庙虽是古遗址上修建的,对于游人了解这里的历史变化,很有意义。“望梅阁”建在山顶,登阁可以俯瞰江西大余县城。愿望浮云悠悠中,山峦叠章;群山沟壑中,楼群耸立;景色秀美中,一座现代城市正舒展画卷;让所有来过这里的人,心旷神怡。
景区开辟了“元帅岭”景点,从古道向上仰视,岭高坡陡,气势逼人。沿石阶盘旋而上,沿途遗留有多个战场阵地壕沟和坑道。指挥所、瞭望哨、机枪阵地,虽有仿制痕迹,但完全描摹当年战场情形。遥想当年战场,一定是硝烟弥漫,火光冲天。而如今松柏挺拔,满山翠绿,山花烂漫,景色诱人,柔和的阳光下静谧安详,让曾经是军人的老吕同志充满了遐想。
站在梅岭的最高处,一个写有“伸开双臂,拥抱两省”的灯塔型雕塑前,拍照留影,感到自己的心胸顿时宽阔,大声喊出来时,仿佛一切都将远去,和平的天空在眼前越来越广阔,任凭你快乐的旋转起来。自由的笑声,正如遍地的花香,弥漫了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