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文艺名家 > 张謇,您本不该被淡忘
张謇,您本不该被淡忘
作者:能源矿业张立宽

    最近一段时间,张謇突然火爆起来,各种纪念、歌颂张謇的文章纷至沓来,对张謇的各种溢美之词不胜枚举,比如“楷模”“偶像”“先贤”“典范”,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不绝于耳。

    已经作古近百年的张謇为什么一下子突然“火”了?

⬆南通博物苑的濠南别业是张謇先生的故居

    当然,这一切都缘于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期间,专程前往南通博物苑了解张謇兴办实业、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情况;他指出,张謇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他的事迹很有教育意义,让更多人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受到教育,要坚定“四个自信”。三个月前的7月21日,习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也谈到张謇,称赞他是爱国企业家的典范。

    毋庸讳言,如果没有总书记三番五次提及张謇,参观张謇生平事迹并做出重要指示,大部分国人恐怕根本不知道有个张謇,甚至连他的名字都读不出,更不可能一下子如此之“火”。

    张謇人到底何许人也?

    张謇(1853-1926),字季直,我国近代著名的企业家、政治家、教育家,1853年出生于江苏通州(今南通)海门常乐镇,祖上几代都是以农商为生。张謇从小被父亲被送入私塾,为的是让他走出一条读书入仕、光宗耀祖之路,甚至不惜“冒籍”应试,其后多次会试多次被误认,等于是好几次替别人考中会元。

⬆位于江苏南京(江宁)的江南贡院,张謇在这里几次会试被误认

    1894年,41岁的张謇终于高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红花的张謇一飞冲天一鸣惊人,如果照此在仕途慢慢熬着,凭他的实力和才华,混个封疆大吏或一品大员应该问题不大。然而,几年下来他目睹了清廷的腐败和官场的险恶,张謇借故请假南归,开始他的“实业救国”。在给翰林院辞职书中,他明确地表示:“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1898年,通海大生纱厂正式动工,次年投产;此后又建通海垦牧公司、广生油厂、复新面粉厂、资生冶厂,并为这些实体厂矿修路、建港、输送电等配套工程。张謇在南通所做的实业众多,且多与民生相关,逐渐形成工业区,成为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的重要基地,为后来产业富集形成了很好的传承。直到现在,南通的纺织业全国闻名,家家前店后厂、钱包鼓鼓,早已实现小康。

⬆大生纱厂股票

    张謇一生创办了20多家企业、370多所学校,许多学校与公益事业单位的兴办在当时都是全国第一。由于他为民族工业和教育事业的贡献,被人们称为“状元实业家、教育家”,苏沪一带的多所知名大学,多与张謇有关。他创办的学校后来发展为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河海大学、苏州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通大学、扬州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等如今享誉全国的知名高校,并陆续兴办包括南通中学在内的一大批中小学、育婴园以及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学校乃至博物院、图书馆、气象站等公益机构。胡适先生认为,张謇在建设南通的过程中“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影响及全国”。

⬆张謇于1909年创办的南通中学

    当然,除了爱国实业家的身份之外,张謇一生还有许许多多的重要角色,他见证、参与了中国近代史上几乎所有重大转折,推动了社会进程,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诚然,张謇主张的“实业救国”“教育救国”,虽不能从根本上挽救旧中国危亡,但却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张謇以企业家的一己之力,大办社会化之事,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典型的“企业办社会”,最终也严重拖累了企业发展和他自己的身体。比如,为了兴办教育和慈善事业,张謇自掏腰包建立了育婴堂、栖留所、残废院、老老所等各类社会慈善机构,他几乎穷尽所有财富。作为曾经富甲一方的实业家,张謇毅然走上街头卖字筹款,“状元公卖字”因此传为美谈。1926年8月24日,张謇在南通病逝,南通万人空巷为张謇送行,而他的陪葬品仅仅是一顶礼帽、一副眼镜、一把折扇而已。

    “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这是张謇的座右铭,也是张謇留给我们、留给这个时代的最大启示。他高瞻远瞩,放眼世界,他说:“一个人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事,要有一国之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张謇一生虽经过种种波折,但始终未改对祖国的满腔热爱和尽己所能改变中国的抱负,可以说“虽九死其犹未悔”,他那坚韧不拔、坚定不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爱国精神、民族精神足以光耀千古。

⬆南通博物苑内张謇先生塑像

    笔者认为,像张謇这样的社会名流、社会贤达本来不该被淡忘。试想,在他那个年代,作为大清帝国的状元,本来可以致仕,即便庸庸碌碌混日子,即便怠政懒政不犯大错,弄一个封疆大吏乃至一品大员应该顺理成章;但他认为这样没有多大意义,除了能光宗耀祖就是徒耗民脂民膏,对社会、民族和国家没有多大意义;试想,在那个官本位的时代,很有致仕资本的他毅然选择了实业、教育和慈善,即便在当今时代,听起来依然让人振聋发聩、令人称道,他所做的一切对于当今社会依然很有教育意义。

⬆张謇为江苏通州师范学校创作的校训校歌

    我是很崇拜很赞赏很佩服张謇的,不仅仅因为我们同宗。七年前2013年的春天,本人有机会亲临南通,第一时间就去参观了张謇故居和纪念馆,身临其境地学习了张謇的兴办实业、教育和慈善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操,他的高尚品质已经深深融入血液与骨髓。因此,我认为,不必等到总书记三番五次提到乃至亲临现场并做出指示才想起张謇、学习张謇,才形成“爆款”,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牢记张謇为国家和社会所做的一切,尽可能效法张謇。我以为,他做的一切配得上“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2013年作者参观张謇纪念馆留影

    毛泽东同志曾提到“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并称他是“实业救国的民族工业家”。回望一个人,回顾一种精神,笃定一条前行的道路,获取一份前行的力量。当然,张謇之不能忘记,又何止轻工业,最重要的是张謇那矢志不移的爱国情怀。爱国是张謇精神的基本基因,奋斗是张謇毕生的主旋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张謇是爱国企业家的典范。”“社会是企业家施展才华的舞台。只有真诚回报社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才能真正得到社会认可,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家。”

    新时代需要更多的新张謇,新时代呼唤更多的新张謇。让我们记住这位伟大的实业家和爱国者,把学习张謇先生矢志不移的爱国精神和创新争先的奋斗精神作为自觉行动,让新时代的新张謇层出不穷。


作者简介:

       张立宽,男,汉族,河北大名人,系能源矿业资深媒体人,散文、诗歌爱好者,人民网、光明网、经济网、中国网、科技网、环球网、能源网、煤炭网、电力网、矿业网、企业家网特约撰稿人,多部调研报告获国家领导人肯定。曾任人民日报旗下京华时报社国际新闻部主任、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刊《中国煤炭工业》杂志编辑部主任、中国煤炭交易数据中心首席分析师等职,系中国绿色矿山推进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能源研究会高级研究员、中国生产力学会高级研究员、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矿业联合会研究员、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北京语言大学客座教授、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客座教授。(通联QQ:452668538)

[上一篇] 音乐家向明用音乐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上一篇] 永失乐·南京中华门怀古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