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农村实行了机械化,大大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同时也削弱了在互帮互助当中的浓浓乡情。
以前的秋收得持续一个多月,家家户户在房前屋后打场。到了晚上,家家打夜战,大街上灯火通明。尤其是老家所在的主街上,道路两面都做场,更是热闹非凡。谁家白天收来玉米,吃过晚饭只要一点灯,邻居对门儿就主动帮着去剥皮。十来个人围坐在玉米堆旁,边干活儿边有说有笑。剥完皮就要上房了,妇女小孩儿装篮子,半大孩子搬运到屋檐下,壮年汉子站在房上用扁担往上提,再有人协助倒篮子,效率相当高。紧张忙碌并不觉得累,有个二三亩的玉米很快就干完了。有时主人家拿出点儿瓜果梨桃分着一吃,嘿!吃到的不仅是瓜果的香味,还有浓浓的乡情。
高大的房子盖起来了,院墙盘起来了,人们的心理距离也拉开了。以前的一排房,虽然矮小但一般高,从东头一直可以走到西头。记得以前每逢深夜来暴天儿时,醒来的人会在房上挨家叫:“你二叔,下雨了,你家的落(lao)生没盖呢”,“他三哥,起(qie)来吧,把棒子盖上” ……一旦改善生活,隔着墙头递过个碗:“你二婶,炸丸子咧,给孩子两块尝尝”,“他三嫂子,给你们碗饺子” ……这种乡情曾令多少人羡慕不已。那年冬天傍晚,老爸从房上灌了两口袋花生,扔在房后面就忘了。第二天早晨,邻居敲门给送进来……。
美好的回忆,深深地记忆。
责任编辑:李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