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说到中国历史上的爱玉之人,恐怕每个人都要提到乾隆皇帝。虽历代帝王多以玉为美,但真正做到嗜玉成癖、乐此不疲的当首推乾隆。乾隆皇帝对玉极度喜爱,他对中国玉器史的贡献也是很大的,故宫博物院藏玉三万多件,其中一半为乾隆所藏。

乾隆时玉雕艺术达到顶峰
玉,在中国历史上享有十分崇高的地位。早在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6000—前5000年)晚期即有玉制工具。由玉工具发展而来的玉器,至殷商时代已大量制作成礼仪用具和各种配饰。
远古社会,玉被视为神物,巫以玉事神,上可通天,下治族群。玉是权力的象征,战国时卞和采得璧玉,称为“和氏璧”,由秦皇雕成传国之玺,后流失于战乱。玉又是富含道德意义的,孔夫子说:“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古时有德者都随身佩玉,时时以玉的品德来约束自己:君子是玉,玉即君子。这种风俗延续至今。在经历新石器晚期、商周、战国至汉以及明代四次高峰之后,玉雕艺术在清朝的乾隆时期达到了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