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平时喜欢游戏文字,身边也聚集了一些读者。几天没有作品,就有人开始催了。源于赵本山的小品,有的开玩笑说该写《月子二》了,我说月子没坐过,就写伺候月子吧!还别说,回忆起来印象特别深刻!
那是2000年的腊月,妻子即将临盆。由于是二胎,也没什么大的精神负担。头胎女儿是腊月十九的生日,家人也就开玩笑的说赶到一天吧。果然在腊月十九的早上出现了迹象,赶紧去了雷庄医院。办好住院手续,竟然没有一点儿动静。到了晚上出奇的冷,只好转了出去,到同事家拿来了一个电暖风,将就着过了一夜。第二天还是没见动静,回家吧!晚上去邻村接来了附近比较有名气的接生婆,心里感觉比较踏实。接生婆看了看,“没事,睡觉吧”。一夜无事,早上起来,接生婆吩咐烧水做准备,不一会儿孩子顺利降生。送走了接生婆,觉得浑身酸疼难受,就对一直守候的三姐说:“你在这伺候一夜吧,我得好好睡一觉”。睡了一夜,早上竟然昏昏沉沉,怎么也起不来炕。三姐安慰我:“你歇着吧,我给你们做饭”。那时家里还养着一只老母猪,还得去打料,还得煮食饲喂。看到忙碌的姐姐,止不住双眼泪流。找村里的医生打了一天点滴,也没见轻,诊断是重感冒。接着是农历二十三,小年了,姐姐也得回家了。三岁的女儿比较懂事,找来村医给我打上点滴后就出去玩了。临近中午,妻子在炕头躺着搂着儿子,我在炕尾打着点滴。想到别人家都在过小年,只好强打精神拔掉了针头,扎在液瓶上。忍着剧烈的眩晕下炕淘米、蒸米饭。又把冻的硬梆梆的牛肉砍下一片一片,清洗后放进高压锅,放好佐料后烧到煤气灶上。半小时后招呼妻子:“吃饭了,咱也过小年了”。吃完后吩咐女儿去把村医找来,接着打点滴。
也不知过了几天,身体逐渐康复,就一直专心伺候月子。尿布从来没洗过,有姐姐和大姨子代劳,自己也没那个习惯。转眼儿女都长大了,回忆起来还挺有意思的。从中也能体会到父母的不易,也成了后来尽心尽孝的一种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