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来到杨昌济故居——红色百年
来到杨昌济故居——红色百年
作者: 马占顺

   (杨昌济故居  此文作者拍摄)

       昨天下午,乘公交车在鼓楼东侧的宝钞胡同车站下车。过了马路沿着宝钞胡同南口往北走四五百米,到了胡同里的第一个十字路口往西是豆腐池胡同。就是在这条胡同里深藏着杨昌济先生的故居。
       杨昌济先生是毛泽东在湖南上学时的老师,其女儿杨开慧就是毛泽东的妻子。
       查找资料得知,1918年杨昌济先生在北京大学任教时居住在此,街门上挂有“板仓杨寓”铜牌。杨先生和夫人住在外院,其子杨开智住里院。外院北房为居室,一明两暗,中间明间为堂屋,杨昌济夫妇住东里间,其女儿杨开慧住西里间;南房隔成两明一暗,西边的两间为明间,作为客厅;东边的一间为暗间,供客人临时居住。毛泽东第一次来京时,与蔡和森曾在南房的暗间,住了约一个多月的时间。
       1920年1月17日,杨昌济先生在北京不幸与世长辞,享年49岁。在临终之时,他给自己的好朋友、时任广州军政府秘书长、南北议和代表的章士钊写信,力荐毛泽东与蔡和森。信中写道:“毛蔡二君,当代英才,望善视之!”“吾郑重语君,毛蔡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
       说到这里,我感到杨昌济先生为国举贤,不遗余力,不愧为毛泽东的恩师啊!
       杨昌济先生病逝之时,毛泽东因“驱张运动”正在北京,自然尽力帮助料理恩师的后事。
       1月25日上午8时,杨昌济先生追悼会在宣武门外法源寺举行。2月中旬,杨昌济先生的灵柩在其夫人向振熙、儿子杨开智、女儿杨开慧等人的护送下,离开了北京,返回湖南长沙板仓。先生魂归故里,其家人也从此离开了豆腐池9号的“板仓杨寓”。至今这个院落又经历了百余年的风风雨雨了!
       “这个院落之前的门牌是豆腐池9号,现在是豆腐池胡同15号。坐落在胡同中段北侧,是坐北朝南的二进四合院,占地面积大约为455平方米,有房屋16间半,包括街门一间,建筑面积大约237平方米。具体格局是:街门为如意门;外院有南房三间、北房三间、西厢房三间、东厢房两间;里院有北房四间,灰顶平台房半间。”
       昨天北京的温度还不太高,我穿着薄羽绒服,走在人群熙熙攘攘的胡同里还没有出汗。偶尔露出的阳光洒在胡同里,把这座院落的红色大门照的发亮。大门口西侧的灰砖墙上,镶着一块大理石的牌匾,写着“杨昌济故居”,上边的小字刻着北京市东城区文武保护单位的字样。这是1984年,豆腐池胡同15号作为“杨昌济故居”被公布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紧挨大门的东侧墙上,贴着一个白底黑字的告示:“非开放单位谢绝参观”,我看到后感到似乎很客气地告诉你,这里已经是居民住宅了。
       我在胡同里徘徊了一阵,想趁着有人出入开门看看院子里的情况,可惜红红的大门始终是紧闭着的。
       杨昌济是湖南长沙人(1871-1920),哲学家,教育家。字怀忠,号华生,晚年又号板仓老人。
       杨昌济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跟随父亲读书,光绪十五年(1889年)考中秀才。后来曾多次赴乡试,没有中上举人,功名止于秀才。1898年杨昌济在岳麓书院读书之时,积极投身于湖南维新运动,参加南学会和不缠足会等;戊戌变法失败后,隐居在乡村,以教书为业。1903年杨昌济入弘文学校速成师范科,后转入普通科,结业后考入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1909年杨昌济又考入英国爱丁堡大学文科,专修哲学;1912年初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后赴法国考察教育。
       从资料中得知杨昌济在1912年春回国,先后在湖南高等师范学校、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第一师范学校等处任教。
       1917年,章士钊出任北京大学教授,向校长蔡元培举荐杨昌济,杨昌济应聘任北京大学文科哲学教授,讲授论理学。
       1919年,杨昌济与同人发起组织北大哲学研究会,著有《治生篇》《劝学篇》《伦理学之根本问题》等。
       杨昌济与毛泽东的师生之谊始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毛泽东回忆:“给我印象最深的教员是杨昌济,他是从英国回来的留学生,后来我同他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他教伦理学,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他对自己的伦理学有强烈信仰,努力鼓励学生立志做有益于社会的正大光明的人。我在他的影响之下,读了蔡元培译的一本伦理学的书。我受到这本书的启发,写了一篇题为《心之力》的文章。那时我是一个唯心主义者,杨昌济老师从他的唯心主义观点出发,高度赞赏我的那篇文章。他给了我一百分。”
       毛泽东称赞他的这位老师“弘通广大,最所佩服”;杨昌济评价他的这位学生“资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
       后来,他们都离开了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师生之谊不但继续保留,而且得到升华。1918年8月,毛泽东第一次来到北京,最初的落脚点便是豆腐池的“板仓杨寓”;杨昌济又把毛泽东介绍给李大钊,使毛泽东成了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助理员,进入一个新的学习领地。毛泽东回忆:“在那些来阅览的人当中,我认出了一些有名的新文化运动头面人物的名字,如傅斯年、罗家伦等,我对他们极有兴趣……我参加了哲学会和新闻学会,为的是能够在北大旁听。”
       毛泽东第一次来北京,虽然只有近八个月的时间,但古都北京给他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北海上还结着坚冰的时候,我看到了洁白的梅花盛开。我看到杨柳倒垂在北海上,枝头悬挂着晶莹的冰柱,因而想起唐朝诗人岑参咏北海冬树挂珠的诗句:‘千树万树梨花开’。北京数不尽的树木激起了我的惊叹和赞美。”“也是在这里,我遇见而且爱上了杨开慧。”
       1920年冬,毛泽东、杨开慧喜结连理。
       这一年,毛泽东、蔡和森为筹集赴法勤工俭学的经费来到上海,持杨昌济先生的手书拜见章士钊,求予资助,章士钊先生当即給予二百万巨款相赠。后来这一部分钱用于资助赴法学生,一部分钱用于湖南革命活动。
       杨昌济先生作为教育家,应该为培养出“千古骄杨”的女儿和“世纪伟人”的学生而含笑九泉,彪炳史册!
       2021年3月8日

责任编辑:李洪涛

[上一篇] 我的运动生活

[上一篇] 《红色北京》的第一堂课——红色百年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5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