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岁月悠悠——王磊回忆录和作品集》之《我怀念的杜老师》
《岁月悠悠——王磊回忆录和作品集》之《我怀念的杜老师》
作者:河北省采风学会第一分会


著名广播剧作家刘康达由衷推荐:
   《岁月悠悠——王磊回忆录和作品集》是一位共和国同龄人的人生记录和时代写真。此书所以感人至深,是因为王磊作为老知青和资深报人、学者阅历非常丰富,文章涉及门类广泛,内容厚重;是因为他那质朴优美的散文笔法,十分鲜活细腻,情趣盎然;更是因为他那深沉的“仁者爱人”情怀和鲜明坚定的百姓立场,使字里行间洋溢出扑面而来的“人味”。王磊是在身患癌症后抱病完成此书的,就为把自己亲历的时代和人生经验告诉后人。他这位有5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用生命凝结成文字,以表达对亲友、对晚辈、对家乡、对祖国的挚爱,尤其难能可敬!

我怀念的杜老师
王磊
   我的学生时代是幸运的,从小学到高中,班主任和主课教师都是兢兢业业的优秀教师。可能是那个年代的原因,小学三年级以前是年轻女老师,以后大都是男老师。这些老师的教学影响了我终生,也时常想起他们。其中,让我难以忘怀的、常常让我心痛的是司空分署街小学(简称“一小”)四年级的语文老师,他姓杜。上世纪五十年代,小学生不问老师的名字,只知道称杜老师。
   杜老师是一位中年男老师,身材不高,白静脸庞,梳着分头,长得很文静,给人一种亲近感。我们班三年级时是乱班,有几个男同学专门对付老师,纪律极差。为了治理这个乱班,从四年级开始,学校派杜老师任我们的班主任兼教语文课。
   我记得很清楚,第一节课,杜老师沉稳地站在讲台,我们都静静地等待,听他讲什么。杜老师一言不发,眼睛环看每个同学。那眼光犀利,与老师对视让人畏惧。最后一排的几名男同学原准备闹事,给新老师下马威。
   杜老师开始讲话:“同学们好。从今天起,我是你们的班主任,还教语文课。”杜老师自我介绍后,忽然提出:“你们爱听故事吗?”杜老师提的问题是我们想不到的。当然爱听,我们一齐回答:“爱听!”
  “好,今天给你们讲一段古代发生的真实故事。三千年前,我国西周有个国王叫周幽王。他娶了个妃子叫褒姒,但这个妃子总是不高兴,脸上一点笑容都没有。周幽王为了让妃子高兴,就让褒姒陪同一起看士兵列队表演。
   妃子忽然看到,远处的山峰很好看,就让人在山上点火,从远处看,就像天上着火一样。但是,烽火一点,周边几百里的武官诸侯,都立即派军队来到这里,因为那时以烽火作为信号,说明敌人来进攻了。周幽王只好解释说,敌人没有来,是妃子觉得好玩,才点燃烽火的,诸侯们很不高兴的走了。
   第二年,敌人真的来进攻了,烽火立即点燃,可是,诸侯们不再相信,以为还是周幽王在哄妃子高兴,看到烽火也不来支援了。结果,敌人进攻取得胜利,周幽王被杀,周朝灭亡了。这就是历史上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呢?哪个同学回答?”我们七嘴八舌议论着,几个同学站起来分别回答自己的看法。杜老师总结道:“我们从两个方面看,一是周幽王不讲信用,身死国亡;二是褒姒争宠,被宠是害。”杜老师又进一步引申,“在家受宠,出来闹事,你一辈子没出息。”准备闹事的同学听得慌了神,再也不敢在课堂捣乱了。杜老师神奇,第一节课竟然巧妙地压住了想闹事的学生。
   连续几堂课,杜老师都是讲课之前给我们说个故事,我记得清楚的是“一字之师”:唐朝有个诗人叫齐已,一年冬天,他在大雪后的一个原野上,看开放的梅花,诗兴大发,创作了一首《早梅》诗,咏颂在冬天里早开的梅花,诗中有这样两句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写好后,他觉得非常满意。有一个叫郑谷的人,看到了齐已写的这首诗后,认为意犹未尽,于是经过反复思考,将这两句诗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因为他认为既然数枝梅花都开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郑谷的这一改动,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却使《早梅》这首诗更加贴切题意,更完美。齐已非常佩服,当即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之师”。杜老师讲的这个故事影响了我终生。长大参加工作在报社当了编辑,往往为一个字思考很久,也因为改好一个字而获得作者好评。
杜老师还讲了卧薪尝胆、老马识途、负荆请罪、纸上谈兵等。有一次,杜老师说,你们都爱听打仗的故事吧,今天我给你们讲一个古代著名战役。
   “话说前秦皇帝苻坚率领90万大军攻打东晋,东晋谢玄率8万士兵迎战。”杜老师刚开始讲就停住了。“8万士兵迎战90万大军。谁能赢得战争?
给你们留一个作业,自己找书,这是什么战役;谁是胜利者;胜利的原因是什么。明天回答。”
   在五十年代初期,很难找到古代战争的书。我为此烦恼又没办法。第二天,杜老师问:“谁能回答昨天的问题啊?”同学们面面相觑,谁也不举手。我是学习委员,杜老师的眼光放在我身上,“王磊同学,请到讲台上来。”我低着头走上讲台,面对同学,心里发慌。杜老师微笑着,鼓励我,“不怕,大胆说。”我说什么啊,真不知道那是什么战争。我又不愿解释没找到书。杜老师再三要我讲。我无话可说。站了五六分钟,老师只好让我回到座位。我真丢人,心里很懊悔。杜老师接着讲了这段“淝水之战”。
   下午自习课后放学,杜老师突然说:“王磊,你到我办公室来。”我知道不是什么好事,像犯了错误似的,去挨批评吧。
   让我想不到,杜老师拿起一本书,“拿回去自己好好看,看完了再给你换一本。”我接过书,扫了一眼,是《中国古代故事选》,心里很感激,“杜老师,我一定跟您好好学。”“不对,不是跟我学,要向书本学。老师只是引你们入门,一切都靠自己。”老师的每句话像钉子一样牢牢记在心里。
   从那以后,凡是能找到的书,我都如饥似渴地读完。老师讲的课,我都认真听,词汇掌握量比较多,作文常常是“优”,语文成绩迅速提高,为初高中的学习打下了扎实基础。
   人的记忆是经过感情筛选的。让你动心的事一辈子忘不掉。
   那是1960年春,当时不知道社会上发生了什么事。有一天上午,该上语文课了。我们坐在教室等待老师。教室的玻璃窗亮亮的,外面是蓝色的天,隔窗远望能看到通州宝塔。我们的学校座落在通州塔旁边。杜老师走进教室,开始给我们上语文课。他对每个字词要求我们必须记住、会写、能理解。他在黑板上写了“顺势而为”,问我们“势”字的含义。
   我举手回答:“势力。”这时我看到杜老师脸色很不好看。“谁告诉你的!不动脑子,太随便!”被批评的滋味不好受,我瞬间脸红了。
   “势,不是势力!是趋势、方向。可以组成应势而谋、因势而动。意思是说顺应某种趋势的策略、行动。你理解成势力,就是权势。做人不能为权势折腰!”我们很少看到杜老师发脾气,今天不知怎么了,他的情绪很不好。
   接着,杜老师又在黑板上划一条线,线上划了太阳。转瞬间杜老师态度温和多了。“这是‘旦’字的起源,太阳从地面上升起。本意是早晨。你们想一想,旦字能组什么词?”我在课外书上看到过“危在旦夕”,但刚刚被批评,怕说错,不敢举手。(幸亏我没说出,这是极不吉利的!)
   杜老师手拿着粉笔,等待同学们的回答。教室安静极了。教室的玻璃窗亮亮的,外面是蓝色的天。隔窗远望能看到通州宝塔。
   突然,教室门被打开了!学校的校长带着两个警察走进教室。我们大惊失色,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这时我看到,杜老师不动声色,面不改色,悄悄地把粉笔放在讲台上,十分从容地向右转身,朝着警察慢慢走过去,还没来得及掸掉手上的粉笔末,警察拿出手铐,在我们学生面前铐住杜老师,带走了。
   我的心难受极了,怎么啦?为什么呀?我们的杜老师,对我这么好的杜老师。这一幕,痛在我心中六十年!
   教室的玻璃窗亮亮的,外面是蓝色的天。通州宝塔依然如故。
   从此,我们再也没有见到杜老师。多年后,知道了那是批判“彭德怀右倾机会主义”时,杜老师同情彭德怀,说了批评中央的话。文革时,听说杜老师被流放到他乡,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让我后悔的是,那时还不懂事,竟然不知道杜老师的名字。时过境迁,无人再提及当年那一幕,也没有人提到过杜老师。一位优秀教师的生命就这样默默地结束了。但在我心中,永远怀念着杜老师。
   安息吧,我怀念的杜老师!

   

   王磊,1947年出生,50年党龄的中共党员。1968年从北京通州潞河中学赴内蒙凉城插队。此后从事新闻工作近30年,先后在《乌兰察布日报》社、《北京民政报》社任编辑记者和总编、社长等职务,写作新闻、报告文学和文艺评论等百余万字。长期深入基层,关注百姓命运,歌颂改革功臣,揭示社会问题,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爱戴支持和领导的重视。倡导并擅长以散文笔法写作报告文学和新闻。曾获得30多个内蒙古、华北地区和全国的新闻奖项。


   刘康达,剧作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通州区文化馆正高级研究馆员(退休)。北京市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创作《运河人》《共和国赤子》《扫雷英雄杜富国》等广播剧作近30部,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15项、中国和国际各种奖项20余项。出版130万字的《刘康达剧作集》。获北京市“劳模”称号,个人传略被辑入《中国戏剧家大辞典》。



[上一篇] 我的运动生活

[上一篇] 世代永远跟党走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