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太行老区左权县,迎来一批批来自全国各地的主题党日活动团队,他们重温入党誓词,缅怀革命先烈,以实际行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
“左权将军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军事指挥家,而且是我党在全民抗战中牺牲的高级将领,人民对他的爱是刻骨铭心的……”该县作协原主席张基祥老师,深情地讲述着左权将军的家国情怀故事。我随黄河新闻网一行人,来到山西省党史教育基地――左权将军烈士陵园,进行现场直播工作时,心灵又一次受到洗礼。
期间,张老师将他的散文集《漫游散记》等三本书赠送于我,其真诚让人感动。他数十年如一日,以笔立身,以文为生,把最美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广电事业。无论当编辑、记者,还是后来走上领导岗位,他大半生伏案,为别人做嫁衣,衣带渐宽终不悔。离岗后才真正写点自己喜欢的文字,用他的话说就是不为别的,只为圆梦。他精心编撰的《左权小花戏演唱材料》,数十篇见诸报刊的散文随笔,都是他多年的心血力作,蕴含了他的真情实感,用他儿子张雪平的话说,不管岁月蹉跎,父亲不曾失却一颗纯真之心。
翻开张基祥老师的《漫游散记》,质朴动人,娓娓道来,似一股清新的风扑面而来,让人赏心悦目。他的散文《壶口观瀑》《夜登泰山》《延安行》《西柏坡忆旧》等写得情真意切,使读者在领略大自然的无限风光之时,也分享着我国古代文明的灿烂文化和红色文化带来的厚重感,优秀的作品能鼓舞人啊!
壶口瀑布是我国第二大瀑布,黄河奔流到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他迎着深秋的晨雾,翻过一道道山川,风尘仆仆的探寻“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观,目睹排山倒海的磅礴气势,当此起彼伏的浪花飞瀑,溅到身上脸上时的那种惬意可想而知。他站在壶口观瀑,黄河的怒吼声不绝于耳,惊涛拍岸的思绪卷起了千堆雪。啊!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伟大民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秋水共长天一色”、“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美景观,在他心中荡漾。
登临东岳泰山,是他向往已久的心愿,在儿时的记忆里,老家小镇上街道拐弯处的“泰山石敢当”的寓意,中学课本里也常常读到《登泰山记》《泰山极顶》等优美文章,到县城工作后,单位又在“泰山庙”里,“泰山”两字在他心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何时梦到泰山一游?机会终于来了。在本世纪之交的初夏时节,单位组织自费旅游,他便兴致勃勃地乘坐中巴来到了泰安市,为看到神奇的“泰山日出”,子夜时分便和大伙儿从山根脚下,开始了长达五个小时的登山运动,甭提有多兴奋了。登山之路,对于太行山人来说如履平地,年轻人们欢呼雀跃,争先恐后,他们这些中老年人后劲十足,最终走在了年轻人前面,爬上了山顶。从南天门回望,感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伟壮观,东方欲晓,静观泰山日出。
也是那年五月,我也随单位组织去泰山旅游,我们这些出生于平川的年轻人,面对陡峭的山峰,既敬畏又发愁,登山之前便在山脚下买了一根竹制拐棍,边爬山边领略泰山沿途风光。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一位同事告诉我并示范着应小跑下山,于是我就按他说的照办了。下山后坐上大巴时,腿就开始憋涨疼痛了,经过一路奔波。是拄着拐棍走进了家门。小腿肿胀的疼痛了一周,听说那位同事也疼痛的爬着睡觉。大家听说后不免仰头笑了起来。如果当年能听听张老师的登山诀窍:上山要慢,下山更要慢,否则就要墩了膝盖,腿就要疼了的话,也就不会如此尴尬了。
作者梦寐以求的《延安行》,在不经意间实现。他看到了巍峨的宝塔山,看到了滔滔的延河水,看到了杨家岭、'枣园的窑洞。想到了毛主席窑洞里的灯光,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铿锵有力的声音。瞧:那热情奔放的陕北民歌,那嘹亮激昂的唢呐声声,那飞舞翻动的红绸彩扇,让作者心潮澎湃,“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解放区的天是蓝蓝的天”。
作者来到西柏坡,看着那土坯小平房、木桌椅、小土炕,感到格外的亲切,因为他来自山西左权县,来自太行山中段的麻田八路军总部附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指挥华北抗日战争时期,也是住着这样的农家小院,办公室里也是这样简陋的陈设。麻田、西柏坡都是革命圣地,在这一座座农家小院里,谱写出了“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豪言壮语。他看着那些革命前辈簇拥在一起的集体塑像,真像一座高山,一道摧不垮的铜墙铁壁,让人仰视,让人肃然起敬!
收入本书的20余篇散文游记,是作者亲历目睹祖国大好河山的所思所想,而有感而发的肺腑之言,见解非常独特,使读者身临其境,受益匪浅。
如今盛世,在左权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我仿佛看到了文学的春天和他们歌颂祖国、歌颂家乡的一张张笑脸。
责任编辑:李洪涛
[上一篇] 乔红的妙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