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广播剧作家刘康达由衷推荐:
《岁月悠悠——王磊回忆录和作品集》是一位共和国同龄人的人生记录和时代写真。此书所以感人至深,是因为王磊作为老知青和资深报人、学者阅历非常丰富,文章涉及门类广泛,内容厚重;是因为他那质朴优美的散文笔法,十分鲜活细腻,情趣盎然;更是因为他那深沉的“仁者爱人”情怀和鲜明坚定的百姓立场,使字里行间洋溢出扑面而来的“人味”。王磊是在身患癌症后抱病完成此书的,就为把自己亲历的时代和人生经验告诉后人。他这位有5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用生命凝结成文字,以表达对亲友、对晚辈、对家乡、对祖国的挚爱,尤其难能可敬!
选择你人生的道路
——评彩色纪录片《莫让年华付水流》
王磊
青年朋友,如果人生的十字路口正横在你的脚下,你该怎样举步?是犹豫彷徨,还是奋发向前?要回答这个问题,请去看看彩色纪录影片《莫让年华付水流》吧,他会给你启迪,给你鼓舞,给你力量。
这部充满激情和诗意的纪录片,是向青年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他用谈心的方式,对珍惜青春的青年做了热情洋溢的赞颂,对抛掷光阴的后进青年做了语重心长的引导。影片以生动的形象,丰富多彩的画面,诗一般的抒情笔调,告诉青年朋友,热爱生活,奋发努力,你就会在平凡的劳动中有所作为;热爱人生,勇于开拓,你就会在逆境中成为生活的搏击者。你看:在一家小服装厂里,二十四岁的高燕敏,坚持业余学习英语,翻译了近十篇缝纫资料;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沈幼堂,当了两年杂工,他决心探索心脏的奥秘,经过近二百次的动物实验,取得了心血管方面的科研成果;青年工人陈祖慎,放弃报考大学和当干部的机会,改革了电风扇后壳的生产工序;上海西郊动物园俞华昶,在平凡的工作中,显露出年轻人心灵的美;戴着十年“反革命”帽子的陈喜德,身处逆境,不屈不挠,追求光明,刻苦钻研,终于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座“反射式可控调节太阳能高温炉”;残疾青年朱练君,克服悲观绝望念头,奋笔疾书,写出优秀文学作品;五岁即登台演奏的邵丹,忍受着种种压抑,用纸糊的琴键,不懈苦练……
青年朋友,当你看到这些激动人心的情景时,你能不为我们有这样奋发有为的同代人而感到自豪吗?你能不为那种刻苦的精神,顽强的毅力,战斗的风姿所激励、所鼓舞吗?
人人都说,青春是美丽的。然而,青春的道路并不平坦。它既充满了明媚的阳光,也有道道阴影。消极,苦闷,自暴自弃,那只会虚度光阴,埋没年华。要懂得,苦难是滋养人的,把诅咒吞下去,让它化为力量!八十年代是青年人大有作为的年代。时代的弓弦,正等待着我们年轻的臂力去拉动,奋斗吧!
“莫让年华付水流”,这岂止是青年人应该思考的课题,难道我们每一个人不都应该做出严肃的回答吗?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影片值得我们每个同志观看,也值得每个人深思!
(原载《乌盟日报》1981年5月5日)
王磊,1947年出生,50年党龄的中共党员。1968年从北京通州潞河中学赴内蒙凉城插队。此后从事新闻工作近30年,先后在《乌兰察布日报》社、《北京民政报》社任编辑记者和总编、社长等职务,写作新闻、报告文学和文艺评论等百余万字。长期深入基层,关注百姓命运,歌颂改革功臣,揭示社会问题,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爱戴支持和领导的重视。倡导并擅长以散文笔法写作报告文学和新闻。曾获得30多个内蒙古、华北地区和全国的新闻奖项。
刘康达,剧作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通州区文化馆正高级研究馆员(退休)。北京市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创作《运河人》《共和国赤子》《扫雷英雄杜富国》等广播剧作近30部,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15项、中国和国际各种奖项20余项。出版130万字的《刘康达剧作集》。获北京市“劳模”称号,个人传略被辑入《中国戏剧家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