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历史国学 > 历史起共鸣
历史起共鸣
作者:刘洪云



2020年居家阻隔疫情让所有喜欢欣赏电视剧的朋友看了不少优秀剧目,也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各个电视频道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给予了广泛传播。如《浴血十四年》《跨过鸭绿江》《上甘岭战役》等电视剧,向14亿人民讲述共产党的历史上发生的真实故事,这是我们退休了的老人多年的祈盼啊,我和老伴为之欢呼。同时也感觉到了年轻人对中国共产党产生了浓厚的感情。



进入2021年以来更是加大了对党的宣传力度,包括民间的文学社团也都以各种形式的赛事,如征文、征歌等活动,可以说是四十多年了对党的歌颂达到了空前、倾城倾国!对人心的凝聚力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和震撼。

6月6日的20点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开播的《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受到了全国各界的一致拥护和赞誉声,可称得上是在全社会、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中深入、生动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典范,也推动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并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

 


我最想说的还是刚收看过的《觉醒年代》《中流击水》, 不仅让我联想到了邯郸文友陈杰先生赠与我的长卷《民国初年》,因为中的内容与这两部电视剧紧密相衔接正如陈杰先生说的:读懂民国初年历史方能了解现代中国”。这是作者的创作意图,也是读者的切身感受。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共产党组织就是在这段纷乱的历史中孕育而生的。


《觉醒年代》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优秀电视剧展播剧目。这些内容在《民国初年》“尾声--人间正道是沧桑”里已经历历在目了。第一节【井岗旗红】;第二节朱【毛会师】;第三节黄洋界上】;第四节【领袖英姿】;第五节【不是结尾】。令人信服的阐述了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改造中国的

道理。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不是结尾】我猜测陈杰先生一定还会有在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故事还正在大书特书,期待着他有更加精彩的历史书籍呈现给读者。


我有幸2016年春得到了《民国初年》这本书,尽管有所心理准备,但还是使我十分震惊,从初春到仲夏,又到疫情之年就一直没舍得放手。粗读后掩卷而思,我觉得不夸张地说,这是当今一部不可多得的历史教科书。因为之前还没有人如此精心地采用强烈的故事趣味性和如此通俗易懂的戏说形式来撰写过民国初年的这段纷乱不堪的历史。

 

这本具有历史史料价值的长卷在北京文友中也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中国作家许福元先生在他的创作中也以此书作参考资料,每次见到我总是提及想与本书作者一见的希望。

  

陈杰本是北京人,出身于书香世家,学生时代随父母到了邯郸,他深厚的文才在与我同事时期就展露出众,他读书甚多,最终通过全市招考脱颖而出,成为邯郸报社一名知名记者,才华横溢的他受到市领导的赏识进入市直机关,不愧为邯郸市的一支笔!后来职与中共邯郸市委副秘书长、中共邯郸市委办公厅主任等职。退休以后与我一样随着女儿生活,他们夫妇在上海,我们夫妇在北京,因我的写作问题经常咨询请教与他这位资深的老师,所以,微信成为相互联系的重要工具。


 戏说民国


《民国初年》这本正如作者告诉我的:这既不是文艺小说,也不是历史教科书,这是他用心写作的一本普及历史的读物。


陈杰先生说他不是讲史,而是说史;不是论史,而是议史。他要像易中天说三国,当年明月写明朝那些事一样,告诉今天的不同年龄段的读者,辛亥革命后的那些岁月,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作者提纲契领、充满趣味地用四大板块再现了那段历史的真实。 

     

全书26章,120节,从图片中我们能够看到各章节的标题,可以大致了解该书的主要内容和创作意图。 


辛亥革命之后到1928年底告一段落,该书把这一时期称作民国初年。各个政治集团、社会势力在这一历史时期都扮演了哪些角色?发生了哪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又涌现出哪些叱咤风云的风流人物?什么叫军阀?什么是革命?作者以历史大视角政治大舞台,军事大场景,风云大变幻之大手笔,展示了三条主线的重大活动:


北洋军阀--产生于清末、绵延于民国初年的政治集团;国民党--孙中山所创建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为最终目标的工人阶级政党围绕着这18年(1911-1928年)里的重大历史事件,围绕变革与革命这一主旋律,该书对各种活动、事件、人物进行了生动鲜明的描写与刻画 。


变革与革命


孙中山所创建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国民党,其前身是成立于1894年的兴中会,而后分别改组为中国同盟会、中华革命党,后经孙中山亲手改组为现名的政党。 辛亥革命,是一场当之无愧的大变革,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皇帝统治,创立了民国。但列强入侵,军阀四起,北洋军阀几大派系直、奉、皖割据一方,各领风骚,争权混战,代表着从中央到地方落后的反动封建势力,加剧了社会的政治动荡,阻碍了历史的进步。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护国护法,三次建立政权,三次北伐,可谓不屈不挠,有生之年没有停下革命脚步,临终遗言也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

 

辛亥革命以及孙先生为之终身奋斗的事业,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却为何没能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能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遭遇?也没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该书深刻地阐述和回答这一问题,揭示了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的救国方案,唤不起民众的同情和支持,所以也救不了中国,必然以失败而告终。  

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政党昂首阔步走上历史舞台,1921年7月23日成立于上海,后定7月1日为党的纪念日。建党之日起,就坚持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高举革命大旗,继而制定革命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把中国革命推向了新的阶段。五四运动发端,马列主义广泛传播,组党建党,发动工农运动进而建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经艰苦努力,国共两党实行了合作携手北伐,一举扫荡北洋军阀的最后势力,中国革命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孙中山逝世后蒋介石背叛革命,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之后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也称土地革命战争……中国走入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群雄并起、山河变色,中原竞逐,得鹿何人?作者如层层剥笋般清晰讲述了历史真相,拨开重重迷雾......

 

探索与觉醒


如果说《觉醒年代》展示了100年起中国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的不断上下求索追求真理力求唤醒民众救亡图存,则先驱李大钊、陈独秀和毛泽东等人在混沌中,从新文化运动开始着手摸索思想启蒙直至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

毛泽东后来说:“我在李大钊手下担任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的时候,曾经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 

1919年12月18日,毛泽东率领湖南“驱张代表团”赴京请愿,第二次到达北京。全体成员四十余人所居住的地点,在北大附近的北长街,他们的“驱张”活动大多是在北大组织进行的。这一次到京,毛泽东在北大停留了近半年的时间,他除了组织领导“驱张”斗争外,继续与李大钊进行频繁地交往。这期间,他经李大钊等5人介绍,加入了“少年中国学会”。

毛泽东在北大做了广泛联系,争取支持的工作。于是年12月21日和次年1月3日,均在北大举行过有北大学生代表参加的声讨张敬尧罪行的集会。
    为了要求撤办张敬尧,毛泽东率领的驱张代表团在京先后进行过7次请愿活动,得到了李大钊的强力支持,成功把张敬尧赶出来湖南。毛泽东的名字频频出现在报上各种驱张通电和新闻里,他的社会活动能力和政治才干越来越引人注意。病重在床的杨昌济特地致信当时任广州军政府秘书长、南北议和代表的章士钊,推荐毛泽东和蔡和森,说:‘吾郑重语君,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

毛泽东第一次来北京时已经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此次赴京毛泽东还特地拜访了李大钊,向他汇报了湖南青年运动的情况。李大钊为进一步引导毛泽东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特意向他推荐了一批有关共产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的中文书籍,其中有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节译本和柯卡普写的《社会主义史》等。毛泽东1949年在西柏坡这样讲到李大钊:“在他的帮助下,我才成为一个马列主义者。” 他后来说:“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所发生的事情的文章。我热切搜寻当时所能找到的极少数共产主义文献的中文译本。有三本书特别深刻铭记在我的心中,使我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接受马克思主义,认为它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就一直没有动摇过。这三本书是: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考茨基著的《阶级斗争》,以及柯卡普著的《社会主义史》,到了1920年夏天,我已经在理论上和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而且从此我也自认为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毛泽东对李大钊非常感佩,称他是“真正的老师”。  

对于中国农民问题的认识,毛泽东也很推重李大钊。众所周知,李大钊曾于1925年底至1926年初,写作了一篇《土地与农民》的论文。在这篇文章中,他依据马列主义的观点,阐明了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问题,提出了“中国浩大的农民群众,如果能组织起来,参加国民革命,中国革命的成功就不远了。”的正确论断。毛泽东对于李大钊的这篇论文,非常重视,1926年9月,他在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时,曾把李大钊的这篇论文收入他所主编的“农民问题丛刊”,当作学员学习的材料。

毛泽东从北京辗转上海,多次到老渔阳里2号拜访陈独秀,两人讨论了马克思主义和湖南改造等问题,这是他思想发生重大转变的时期。毛泽东后来回忆:在上海,“和陈独秀讨论我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陈独秀谈他自己信仰的那些话,在我一生中可能是关键性的那个时期,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印象。”“他对我的影响也许超过其他任何人。”“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带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毛泽东回到家乡湖南,成立文化书社,开始推介与宣传马克思主义。文化书社经营的书刊,包括《新俄国之研究》《马克思资本论入门》《社会主义史》等译著。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毛泽东并没有完全放弃社会改良的主张,对湖南新任督军谭延闿“湖南自治”“还政于民”的政策仍抱有某些期许。他起草自治运动请愿书,但请愿书中的要求被谭延闿断然拒绝。无情的事实迫使毛泽东冷静下来,他在11月25日给新民学会会员向警予、罗章龙等人的信中说,“几个月来,已看透了”,“政治改良一途,可谓绝无希望”,我们“要造成一种有势力的新空气”,新民学会要“变为主义的结合才好”,“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这个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


觉醒与行动


  1920年底,在毛泽东、何叔衡等人的积极活动下,长沙的共产党早期组织秘密成立。至此,毛泽东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已成为一个完全的马克思主义者。


关于自己的入党经历,毛泽东在1945年回忆:“我们开始的时候,也是很小的小组。这次大会(指中共七大)发给我一张表,其中一项要填何人介绍入党。我说,我没有介绍人。我们那时候就是自己搞的。”毛泽东作为党的重要创始人,将自己创建长沙党的早期组织认定为入党之时,是合理的,而他之所以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陈独秀和李大钊在其中的作用,无疑是最为关键的。 

随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马列主义的迅速传播,中国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逐渐从思想启蒙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达成了唯有通过革命推翻反动统治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共识转向革命行动。于1921年7月在仅有五十几名的党员情况下与上海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召开了党的一大会议。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等一大代表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构,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从这艘红船扬帆起航,历经艰辛探索,率领中国人民奋勇前进,走向辉煌  

如果说《中流击水》展示了1927年8月1日国共产党周恩来、贺龙、李立三、叶挺、朱德、刘伯承、谭平山领导联合国民党左派成功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的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拥有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支红色武装。则《民国初年》 书中537页叙述了这支武装如何辗转来到并扎根井冈山,建立革命武装根据地的历史现状:

“1927年深秋,旗号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的秋收起义军残部,在毛泽东率领下,还辗转在艰难的行军路上。经三湾改编,毛泽东的队伍战斗力已大大增强。前委决定改变原定部署,到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山区寻求立足地。部队转头南下,途中,经侦查及调查研究,选择了位于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即江西井冈山地区作为部队的立足点。

那井冈山可不是没人占领的地界,已经有两股子农民武装在那儿活动,为首的是袁文才、王佐。袁、王本是井冈山下宁冈县和遂川县的贫苦农民。袁是1926年入党的共产党员,王当时还没有入党。他们的武装,袁文才那支叫宁冈农民自卫军,王佐那支叫遂川农民自卫军,两人分任总指挥,兵力各有一二百号人,六七十条破枪。

袁文才那支队伍起于1923年,最早是井冈山‘杀富济贫’的‘马刀队’。1925毛9月,被共产党员龙超清做工作改编,成为一支受共产党影响和控制的武装,名叫宁冈县保卫团,又改叫农民自卫军。

出身贫苦的王佐也拉起一支绿林武装杀富济贫,几经周折,占领大小五井一带,成为“山大王”。1927年1月,受袁文才影响,王的队伍也改编成农民自卫军,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袁文才、王佐的队伍控制着井冈山和宁冈的部分山区。1927年8月袁、王队伍还受党指示攻打过永新县城,从监狱里解救过被捕的共产党员。

不要以为袁文才队伍中尽是些无名之辈,说出一位您保准听说过。她是一位永新县乡绅之女,上过女校,有文化,1926年17岁时入党,18岁参加农民暴动,善使双枪,机智勇武,是个英姿飒爽的女游击队员,也是井冈山地区第一位女共产党员。对了,她的大名叫贺子珍,此时和他的哥哥贺敏学都在袁文才的队伍里。贺敏学就是上面说的攻打永新县城被解救的共产党员之一。

1927年10月初,工农革命军到达江西宁冈县古城,这时的队伍也就千把号人。以毛泽东为首的前委认真总结了秋收起义的经验教训,研究了建立井冈山根据地问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对已在井冈山活动的农民武装袁文才、王佐部怎么办。经研究,决定采取团结合作的方针,逐步再把他们改编成革命军。”

“毛泽东以心换心,把袁文才、王佐当兄弟看,当同志看。为取得王佐的信任,工农革命军帮助王佐歼灭了与王佐结下很深仇怨的附近五县反动王佐联防总指挥尹道一的队伍。袁文才也义字当先,双方一拍即合。毛泽东选派了何长工、徐彦刚、游雪程、陈伯钧等一批干部,到王佐和袁文才部队工作。袁、王部队的素质很快提高,王佐也被发展入了党。他们的部队也仿照工农革命军建立了基层党支部,发展了一批共产党员,还清除了个别破坏合作的坏分子。”

陈杰先生笔下生辉,细节处浓烈的能让读者听到惊雷,明了处又幽默地给读者以风趣的悬念。

《民国初年》540页再现了朱毛会师的情景:

“朱德、陈毅率领1万多人陆续转移到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在宁冈砻市会师。

朱德的南昌起义残部不是只剩800来人了,怎么又整出1万多人呢?原来,朱德、陈毅等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离开广东后辗转征战,进入湘南地区,与当地党组织一起,与1928年1月中旬首先组织了宜章暴动,后又组织了11个县的大暴动,就是著名的‘湘南起义’(或称‘年关暴动’)。

由于吸收了湘南起义农军,原来只剩不到千把人的疲惫之师又增到万把人,编成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朱德任师长,陈毅任党代表。在湘南大地点起熊熊大火,占领7个县,建立了大大小小各级工农政权,声名远播。

起义军与当地农民相结合,击退了国民党独立营许克祥部的进攻,吃了他两个团。终因围追堵截之敌过于强大(最多时来了11个师),湘南特委错误路线指导失误,脱离群众。起义军在湘南没立住脚,逐步向湘赣边界转移。

毛泽东在井冈山也在惦记着南昌起义余部,因为这支队伍起自正规部队,战斗力强,就是不知在哪儿。早在他们还没到湘南时,毛泽东就派出了何长工去寻找联系这支队伍。

何长工到达长沙,沟通了与湖南省委的联系。他听说南昌起义被打散的队伍可能去参加广州起义了,就只身冒死潜入广州,到处打听朱德下落而不得。广州起义失败后白色恐怖最盛时他二入广州,顺藤摸瓜急赴广东韶关,又奔仁化犁铺头,终于找到了朱德。

何长工汇报了自己的使命,是毛泽东派我来联系你们的呀!朱德他们正跑来跑去想找个落脚的地方,一听毛泽东在井冈山,特别感兴趣。到底是军事家,连珠炮般地问了一系列问题。地形地貌怎样?道路交通如何?经济状况来源?屯兵可有地方?问得那叫一个详细。何长工也不含糊,他可不是扛长工的,他留过洋,当过教书先生,做过警卫团连党代表,干过农民自卫军总指挥,如今是工农革命军团部参谋(此时还没当上团党代表呢),文武双全人才一个,啪啪,啪啪,一一摆个明明白白,把个朱德乐的...”

“...毛泽东亲率工农革命军两个团,前往湘赣边界迎接。...”

“...4月底,朱德、陈毅部队安全抵达宁冈县。28日,毛泽东、朱德在龙江书院首次会面,史称:‘朱毛会师。” 


红船与舵手


1927年是血色的,正因为有这些不怕牺牲,一心向国的共产党人、革命先烈,中国才站起来,飞速地前进历史将永远铭记着他们 。

大革命失败后,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蚀骨之痛中清醒过来,肩负着逝去同志的期许,用星火之光点亮革命之路。当年十月,毛泽东同志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创建了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毛泽东率部在江西宁冈县砻市同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余部和湘南起义农军会师。5月,担任两支部队合编成的工农革命军(后改称中国红军)第四军党代表、军委书记。7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出了“保护中小商人利益”的提案,指出蒋介石集团是买办豪绅阶级代表,不是民族资产阶级代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紧密结合,致力于团结争取大多数,“实事求是”这一党的思想路线开始萌发枝芽。10月,为中共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起草决议案,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11月25日,代表中共红四军前委给中央写报告,总结井冈山工农武装割据的经验。12月,主持制定井冈山《土地法》,从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

早在1921年7月,毛泽东出席中国共产党建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领导长沙、安源等地工人运动。1923年,出席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参加中央领导工作。1924年国共合作后,在国民党第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都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曾在广州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主编《政治周报》,主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1926年11月,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

1925年冬至1927年春,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指出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思想。

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后,在1927年8月中共中央紧急会议上,他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即以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并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会后,到湖南、江西边界领导秋收起义。接着率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发动土地革命,创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同朱德领导的起义部队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不久改称红军)第四军,他任党代表、前敌委员会书记,朱德任军长。以他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国民党政权统治比较薄弱的农村发展武装斗争,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道路。他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中对这个问题从理论上作了阐述。

 

    陈杰先生的《民国初年》尾声“人间正道是沧桑”555页这样写与读者:

“在结束本书的时候,如果是影视剧的话,选取哪个镜头做结尾好呢?是不应该这样。

1928年最后一天,刚刚度过35岁生日,已经决定率军分兵出击赣南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统帅毛泽东,登上了井冈山山巅。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一身单薄的灰土布军装,两块鲜红的领章。寒风中,凌乱的长发,飘逸潇洒。瘦削的面庞,坚毅果敢。他远眺前方,新潮起伏,憧憬着即将到来的革命高潮。

画外音(男子内心独白):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文山如海


虽说写作对于陈杰先生是轻车熟路,一生热爱、熟读历史,可书写得十分不易。要把民国那段乱的像一团麻历史摘清楚绝非一件易事,各派政治势力,各色历史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台,令人眼花缭乱,头晕目眩。 

他说:仅在成书最后阶段,为了查阅核对史料,加工修改润色,他在上海图书馆苦干了三个月。每天坐小区班车倒一趟地铁,历时一小时于10点前到达,立刻开工;中午在读者餐厅匆匆吃点东西,接着干,直到下午5点半闭馆时恋恋不舍离去,天傍黑才到家。每天废寝忘食在图书馆埋首耕耘,还戏说一定要找到马克思在大英图书馆写作《资本论》时的感觉,恨不得像马克思一样在水泥地上踩出个脚印来。他调侃说:可惜现在地面都换成地板砖了。

陈杰先生孜孜不倦、夜以继日伏案写作整理这段历史,他参考了《毛泽东选集》、《孙中山全集》、《中华民国史》、《中国共产党历史》等24部著作史书,走遍祖国大河山川,考证获取史料。自费实地考察了涉及到的100多处历史遗迹、发生地、纪念地,收集了大量第一手材料,纸质资料收集了3千万字,电子资料装满了8个500G硬盘。不同史料往往货比三家以上,才做出自己的精准判断和独特解读。在浩如烟海纷繁复杂的资料面前,作者以深厚的文化理论知识修养,务实严谨的文风理念,不辞辛苦,埋头疾书,凭着自身的博览群书四十多年党的政治宣传工作的丰厚积倒是让他的写作多了一份从容与自信。 

开篇从女侠就义切入,到井岗红旗招展结束,18载的历史在笔下生辉,洋洋洒洒50万字,写得鲜活生动、耐心寻味令人陶醉,证明了作者的实力和水平;也反映出作者精细缜密的思维习惯,谦虚儒雅的为人品格,轻松活泼、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一览众山小的笔锋气势和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本书于2015年完稿出版发行与全国

陈杰先生不负众望,以独特的思维、立体的画面、丰富的词汇、清晰的条理、鲜活的故事、明快的语言将这段历史与读者见面,让各阶层的读者、尤其是会吸引年轻人容易看清这段历史后,进而更加珍惜新中国的来之不易。为子孙后人对这段重要历史留下精彩的看点,这是他作为负责任的作家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

我和爱人不仅对作者的大手笔青睐有加,对作者敬史尊史爱史的学者风范深表敬佩!尤其我就是通过读《民国初年》才民国这段混乱历史理出了头绪,我想大家读罢也有同样的体会。 

那是段不太久远的历史。因为十年前我们刚刚纪念了辛亥革命100周年。2021年又迎来了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让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初心。

全书开场引子部分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了那风雨如晦的年代,引人入胜。它以晚清1907年7月15日女侠秋瑾英勇就义重要历史事件为画面,拉开了讲述辛亥革命及以后岁月故事的序幕。 

    南国拂晓,乌云滚滚,阴云满天。 

    一条长长粗壮的锁链拖滚过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路,发出铿锵的声响。铁链两端粗锈的镣环牢牢锁住一位青年女人的脚踝。

    镜头摇上。女人清癯刚毅的面庞,双手被一沉重的连颈大木枷卡在前胸。

    女人缓缓步行。

    身边:凶神恶煞的清兵,神态麻木的看客。

    镜头俯照。女人蹒跚前行。

    画外音(女子内心独白):

    我此番赴死,是为革命。中国妇女还没有为革命流过血,当从我秋瑾始。纵使世人并不尽知革命为何,竟使我狠心抛家弃子……

    一清朝官员递给女人一幅照片:这两个孩子就要失去母亲了。

    披枷戴镣的女人艰难地接过照片,深情望着上面的一双儿女,说道:我的死,是为所有的孩子。

    女人前行。

    画外音继续(女子内心独白):

    我此番赴死,正为回答革命所为何事。革命是为给天下人造一个风雨不侵的家,给孩子一个宁静温和的世界。

   行刑时间到。女人环顾,若有所思。

   打开木枷,女人跪倒闹市街头。

   颤动的寒光闪闪的鬼头大刀。

   手起刀落,血溅镜头。推出片名。

    以上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推出的历史巨片《辛亥革命》片头。

    该剧选取秋瑾就义拉开讲述辛亥革命故事的序幕真的很高明,因为这确实是晚清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事件。 

    战败、改良、革命……铺排开大风暴的前夜景象。接着就是对书中主题的娓娓道来。辛亥革命后的岁月,纵向梳理,横向切块,步步展开使人爱不释手,简直停不下来。

    该书尾声《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最后一节,以“不是结语”作标题,仍仿影视剧镜头构建了如下画面。

    1928年最后一天,刚刚度过35岁生日的一代伟人毛泽东,登上了井冈山山巅。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一身单薄的灰土布军装,两块鲜红的领章。寒风中,凌乱的长发,飘逸潇洒。瘦削的面庞,坚毅果敢。他远眺前方,心潮起伏,憧憬着那即将到来的革命高潮。 

 

    作者才华横溢,文采飞扬。其良苦用心、点睛之作、生花妙笔使该书的艺术价值日益升华。全书龙头凤尾、骨架坚挺,一大群风云人物贯穿于各个故事当中,栩栩如生,丰满鲜活。加上文图并茂,相得益彰。 

    作者说得好:读懂民国初年历史,方能了解现代中国。我认为,该书注重了知识性、史料性、可读性,以纪实手法,探求历史真相,破解历史谜团,并给出了真实生动可信的答案。  

 正是: 

三生有幸,捧读圈内老友力作

一卷在手,尽览民国初年风云


  以上有些历史内容均参考了陈杰的《民国初年》和网络党史知识。

 

                                      2021-6-7


【责任编辑  卧龙令】

[下一篇] 故乡村考

[上一篇] 秦汉古县 隋唐遗风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