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读萧含散文集《人生总有孤独时》,感受到孤独的温暖与高贵,人性的真诚与坦荡,文集时间跨度二十多年,用了二十多天读完,不是拖延,是认真,惟恐有任何遗漏。
孤独的反义词是热闹,他所展示的生活图景是热闹的,热烈的,热气腾腾的。他采访、办报、买书、读书、写书、喝酒、聚会,忙着发朋友圈,发头条,发知乎,发快手,发抖音,发视频……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然而,这远非他生活的全部。当独自一人,一切都安静下来,读过的书,阅过的人,做过的事,就会在脑海中浮现,纠缠他,咬噬他,折磨他。《家园里的流浪》《清明前后》《孤鹜已远》《我为峰》《大师的巅峰时刻》《历史的忠告》《孤鹜秋水辞》等著作,便是在这样孤独时刻结出的疼痛的花朵。其中,《人生总有孤独时》是孕育时间最长的一朵。孤独是件奢侈品,一般人没有,有的是寂寞,是无聊。
散文是最见作者真性情的一种文体,都说“文如其人”,萧含为人真诚,坦率,文字也一定假不了,最难得就是一个真字。当今世相,拍照用美颜,文字化浓妆的大有人在,待卸了妆,便面目全非了。
文集分上下两卷,上卷主要写一个情字。写尽了父母养育情,兄妹手足情,绵绵师生情,拳拳同窗情……,其间,有感恩,有愧悔,有遗憾,有呐喊,有痛苦,多种情绪交织揉合,一笔一画,萧含重情重义、古道热肠的形象在读者眼前立体起来,丰满起来。虽然写的是身边人,身边事,但却融入到时代洪流中,展现了一幅幅灵动的生活画卷。
萧含注重细节和对话,“我说,照料父母本是我们儿女的责任,嫂子你辛苦了。谁料她却瞪了我一眼:‘你说的什么傻话!’”“喂猪、喂鸡、喂鸭子、喂孩子,还时常关怀着我们兄妹,给我们预备小米、鸡蛋、玉米面、山药、花生,她说:‘城里卖的不如咱家里的好。’”“就连母亲病逝准备后事,都是嫂子亲自到城里来置办,她说:‘你不知道娘喜欢啥样的东西。’”“咱娘没了,可你们还有家,以后要常回来!啊!”“每次我回家,她都嘱咐我照顾同在省城的小妹:‘她还小,你过两天就去看看她,听见没有?’”一个眼神,几句对话,一个纯朴、善良的嫂子形象便呼之欲出,让人感动的泪目,文中这样的书写随处可见。
萧含有直面内心和自我批判的勇气,当今文坛,这更是难能可贵的。“在信上,父亲说:‘老二(作者),你回来吧,咱们聊一聊。’读完信,我对自己说:‘一定尽快回去一次,陪父亲好好说说话。’但是,由于自己的懒散,由于自己混账,一直没有陪父亲畅谈一次。总是说,反正有的是时间,等五一放长假吧,等十一放长假吧,等春节放长假吧。”直到父亲去世,也没能和父亲好好说说话,这成为萧含心中永远的痛,他说出了多少儿女心中痛啊!总感觉来日方长,总感觉有的是机会,岂料,人生无常。正可谓“子欲养而亲不待”,切莫等到失去了才知道珍贵!
“人,有时候是很容易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泽的;而同时,又很难忘记自己对别人的哪怕一顶点好处。”“于老师已于两年前去世了。我很遗憾、很沉重、很惆怅,但奇怪的是,没有多少自责。这是不是一种不良心性的表征呢?我真的应当自责的。大学四年,回乡机会不少,也去过县城数次,怎么就没想到去看望老师呢?我真的应当自责的。”对教授自己初学写作的于路奇老师,生出这样的情素。读至此,忍不住扪心自问:又有多久没有见到恩师了?好的文章就是如此,让你思考,促你行动,令你少留遗憾。
文集的下卷主要写与文字结缘,用目光打量现在,回望过去,穿越历史,和今人对话,与古人交谈,并用文字记录下来。诚然,今天对于明天而言,就是过去,今天对于未来而言,就是历史。在萧含的笔下,历史被拉到了现在,透过他的文字,感觉到历史并不遥远,一个个历史人物变得有血有肉、鲜活生动,像一面镜子,照见了现实。因为,作者站在人性的高度,用心在书写,赋予这些人以温度,以温情。
还是拿来原著一睹为快吧!
(2021.9.7)
[上一篇] 乔红的妙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