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文学圈,多次听到、用到“熏陶”两字,其释义为: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思想行为、品行学问等逐渐产生某种影响。这两个字,原来只是停留在思想上的浅薄意识,直到进入徐光照老师的小院,熏陶两字深深地体现了生活价值。走进小院,我被她笔下走出的牡丹仙子迷住了,那一幅幅牡丹花繁枝茂,生机勃勃,随风摇摆,妩媚可爱,瞧!蝴蝶都被她引的飞了过去。
落落大方的徐光照老师,带我们进入她的闺房,多种材质制作的牡丹映入眼帘,棉、麻、丝绸、绢等衣服和装饰物上,被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牡丹点缀的活灵活现,妙趣横生。徐光照老师给我们简述了她画画的历程,她出生于邯郸县河沙镇的文化世家,她的父亲是镇上的名人,写一手好字,尤以蝇头小楷最为突出,还会绘画、设计、制版,是多才多艺的能人、文化人,在他的影响下,儿女们都对艺术有浓厚的兴趣。光照的四个哥哥,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都很有造诣,光照的姐姐,优雅文静,能歌善舞,在这个艺术之家的熏陶下,光照性情娴静而笃诚,心地善良而通达,为人热情而正直,性格奔放而细腻,品行高雅而宽厚。她喜欢牡丹,痴迷牡丹,喜欢牡丹的高贵典雅,喜欢牡丹的花形丰润,端庄大气,更喜欢牡丹的寓意深远。为了画好牡丹,她去牡丹园写生,增强对大自然中牡丹之美的感受,她还在老家院落种植牡丹,观花开花落,观阴晴云雨中牡丹的形态变化,长期和牡丹的亲密接触,让徐光照老师的一举一动,都浸染了牡丹的气息,看光照老师短短的沙宣头,宽宽的脸庞,架着眼镜,春风满面,雍容典雅,她穿着宽松民族风服饰在阳光的照耀下,款款走来,服饰上的牡丹花摇叶摆,这不是牡丹仙子来到人间吗?
徐光照老师的创作理念以接近百姓生活为原则,在传统花鸟画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笔墨语音,花鸟鱼虫,栅栏奇石,灵活搭配,意味深长,虽以牡丹为主题,紫藤、竹子、梅花、菊花也时常出现在她的笔下。徐光照老师说:“国画的魅力不仅体现在浓淡干湿,灵动多变的笔墨功夫中,还体现在内涵丰富、寓意深远的笔墨语音及中国传统人文情怀中,比如牡丹象征着富贵、美好,菊花象征慈善和纯净,竹子象征向上和高洁,紫藤象征喜气和吉祥等等。我感觉这种画面语音,就是中国花鸟画的灵魂。”
徐光照老师,不但在宣纸上、墙壁上、蒲扇上画花鸟,让人惊奇地是她别出心裁地在旗袍、裙子、围巾、台布、门帘等生活物品中画花鸟画,让中国的传承文化得到了很好的利用,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和体会国画艺术的魅力。
徐光照老师是美的化身,她对美的认知和描绘,感染了家乡的妇女,熏陶着她们对美进行了赏识和追求。2011年,徐光照老师自费购买服装道具,组织村里的妇女成立了农村模特队和舞蹈队丰富了妇女的精神生活,2016年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徐光照一马当先,将传统手工织染引进村里来,纺织品手绘和扎染等传统女红迅速风靡,成为特色乡村中软实力文化的亮点。
雍容华贵,端庄大气的牡丹,在全国多地扎根,深受百姓的喜欢,每年都有牡丹展览吸引着游人呼朋引伴欣赏。徐光照老师的作品也多次入选省市及全国展览和多种画册,特别是2008和2009两年,收获满满。2008年,在庆祝“北京奥运会全国书画联展”中作品《国色天香》荣获一等奖,同年12月,参加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黄山杯”全国书画摄影大赛,作品《报春》荣获金奖。2009年5月份,大众出版社出版的《刘丕同诗集》采用其18幅作品为书中配图,同年9月在参加省文明办、组织部等共同组织的庆祝建国60周年书画摄影联展中,作品《国色朝酣酒 天香夜染衣》荣获一等奖。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仙子花开时节,百姓们都走出家门欣赏于花同乐。
来源:采风网
点击量:8108
发表时间:2021-09-20
审核人:卧龙令 副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