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作品评论 > 匆匆流年 往事如烟——读汲钢先生回忆录《走过的路》有感
匆匆流年 往事如烟——读汲钢先生回忆录《走过的路》有感
作者:真心汉子

      合上书页,思绪万千,过往的种种如电影般在脑海翻腾、滚动。
      2000年原邯郸县机构改革,决定成立文化旅游局,和教育局在一个小院办公。我和时任文化旅游局副局长的他工作上没有交集,见面的机会也不多,即使见了面也是出于礼貌点个头问个“好”。 2006年3月,他的儿媳妇贺艳调入原邯郸县教育局思政体卫科,我和她成为一个科室的同事,听到了关于他的只言片语、闲言碎语。时间不长,我和其他同事一块儿到爆台寺赶会。他的老家宽敞明亮,酒菜丰盛讲究,来客一个接一个,七八张桌子都坐不下。之后,稍觉亲近一些,虽然见面说话比原来多一些,但是也没有过深入地交谈,走进彼此内心。
      听不少朋友说,汲钢先生出了一本他的回忆录,并且反响很好,便厚着脸皮讨要了一本,迫不及待的掀开首页,一头扎进他的江湖。整整一天,十几个小时,阅读、划线、标记……感动、感慨、感叹、感伤……一天之内,我仿佛穿越了五、六十年的时光隧道;十几个小时之内,身份在农民、小手工业者、业务员、商人、经理、政协委员、公务员、领导干部、电影放映员、会计、儿子、丈夫、父亲、驴友、摄影协会会员等等之间如梦似幻地转换。跟着他的文字,我好像触摸着他的脉搏,越过泥泞、高山、谷底、激流、暗礁、险滩……个子不高其貌不扬土模糊嘞老钢的,却原来是这样一个人生有故事、思想有深度、半百有追求、社会有传奇的艺术大师。
      汲钢先生无疑是一个成功人士。 他的成功在于由一个童年饱受白眼和屈辱、吃不饱饭的穷小子成为家资巨万的企业家;由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成为县属企业的经理、农转非、转干、提干最终成为正科级领导干部(放眼全县,像他这样的也不过三五个);由一个知识有限的高中毕业生成为省委党校的大专生,并取得电影放映员、会计、乡镇企业资产评估、审计、旅游行业管理人员等多种合格证、资格证,仅仅一个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就让多少人望其项背,一生追求不得。却原来,一个人的前半生精力可以这么大、潜力可以这么深、行业跨度可以这么宽。
      他的成功源于他的坚忍不拔、吃苦耐劳、无所畏惧;源于他爱学习善动脑重教育,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源于他的精明能干、识时务顾大局;源于他讲究诚信,广交天下朋友;源于他生性豁达幽默,家庭观念强;源于他仗义疏财,为朋友可以两肋插刀……这些,从他朴素的文字中可以深入去体会去品味。
       最终,他的成功源于我们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为他提供了广阔的施展才干的舞台,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他可能还要和土坷垃打一辈子交道,最多偷偷买回杪子、缚笤帚、卖笤帚,不可能成为业务员、企业家、公务员、领导干部、摄影师等,更不可能三个孩子都有了正式工作,有房住有车坐。正是因为改革开放,他认准形势开办拔丝厂,淘到了第一桶金并且奋斗不辍,使原来的一切不可能皆成为可能。
      正是因为如此,读他的回忆录,就好像在读祖国的历史、党的历史,在读原邯郸县的历史。书中闪现的人物如董庆民、赵浩军、李文海、李作文、马国安、王宪海、付顺林、张柱、田希生、王进忠、岳振东、李玉海、耿兆臻、连廷书、吴斌、满志国、邢运平、裴国波等等或是原邯郸县的老领导、或是一方诸侯(局长)有名上将,或者是老同事、老朋友,一边读一边想着他们的音容笑貌,倍感亲切。我想,这也是他的书很受欢迎、反响尤大的原因之一吧。
      读他的书,就好像听他用邯郸县的土话在实话实说自己的点点滴滴、起起伏伏、酸甜苦辣,语言自然而朴实,我就像面对着一个刚刨出来的山药蛋,山药蛋表面还粘着新鲜的泥土、带着自身原有的斑点,却浑身散发着属于自己才有的那一份香气。他的回忆录,首先贵在一个“真”字,对几十年的往事做原生态“再现”,不溢美亦不掩瑕疵。例如,对自己被收审抄家作为专章来写,将事情的原因、经过、结果包括自己的心理活动、家人如何活动等等原原本本展示出来。不像现在的极少数领导,讲成绩滔滔不绝,讲能力眉飞色舞,讲劳苦慷慨激昂,讲贡献口若悬河,讲优点长篇大论,讲毛病惜墨如金,更别提自己的短处了,恨不得盖上里三层外三层,一辈子埋藏起来。别人连提也不能提,谁提就给谁翻脸,再插你两刀。再如第200页“胜利的女朋友到幼师报到时,我领着她和她的父母去的,当校方让交2万元的赞助费时,她父亲只带了1万元,于是我便拿出1万交上。实际上,去报到前我包里装的是2万,因为没有明确关系,我让对方先往外拿,拿多少算多少,即使他们不拿我也得让孩子上学。”时隔二十多年,还是将自己当初的想法、做法照本宣科,没有丝毫掩饰自己小小的狡黠、分寸的拿捏,也没有过分夸大自己的慷慨豪爽。文贵真,人亦贵真,正因为如此,读他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没有显出他的“小”,反而见出他的“大”。第二,他的语言富有张力,看似平实的话语却可以让人产生无穷的联想。例如第45页“有一次看场,和比我高一截的老紫的对班,想不起来因为什么事情,两人从争吵发展到打架。我利用个子小的优势先动手打了他就跑,他追上来时我再来个急转弯儿,他还没有转过来,我再给他个一拳两脚,拔腿就跑,让老紫的吃了亏。”看到这儿,不禁笑出声来,仿佛金庸笔下的武侠一般,他的敢于亮剑、他的机灵、他的敏捷、他的投机、他的精巧等一览无余。武侠小说家可以将此情节洋洋洒洒敷衍成篇。再如第220页“我没有给汲利买房,她结婚时我给了她20万,其中有两个哥哥一人5万。典礼后,她家在汉城华都买了一套房。装修完后,有准备的让我和她妈妈去看房,看完后我问需要我给你买啥,她说给买台电视吧,我问多少钱,她说5000,我给她转款时手一抖,在有效数字后面多按了一个0。”手真的抖了吗?可能抖了,也可能没有!反正他这是在给你开玩笑呢,不过,玩笑背后,父亲对小棉袄那种无私的爱让人感动,不用再多的语言去形容,怎么形容都是多余的。像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需要读者细心的去揣摩语言背后万花筒般的谜底。
      书稿略显粗糙。全书分二十多个章节,章节内容上有不合适的地方,如第四章《苦难童年》中有高中毕业之后在生产队干活、修跃峰渠等内容。其次,极少一部分句子有语病,如第36页“此外,在那个年代,我还吃过难以下咽的苦菜团、红薯干、花柴壳面窝等之类的东西我也吃过。”第三,书中有极个别的错字、别字。当然,我这都是鸡蛋里面挑骨头,用专业的文学作品、文学书籍来苛求是不适宜的。
      最后,让我用一句歌词来作为结尾吧:往事如烟呐时隔多年,离合悲欢几分遗憾,弹指间写进那匆匆流年……

[上一篇] 乔红的妙笔

[上一篇] 书墨非小道 壮夫岂不为 ——记青年书法家李占发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