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80后,谁没有穿过带补丁的衣服,穿过带补丁的袜子?
不知是那时候的衣服质量差,还是人们穿衣服的时候比较费,总之很少看见不带补丁的衣服。尤其是肩膀、胳膊肘、膝盖、屁股蛋儿等易于磨损的地方,很快就出现大窟窿。这时候家庭主妇就随手拿过“包笼子”——一块深色的正方形的厚厚的粗布,里面存放各式各样的平时收藏起来的碎布头儿,还有用旧书本夹着的“鞋样儿”等杂物。码成长方形,斜着放在“包笼子”的那块布上。先把三个角紧紧包起来,带有一根长长布带的那个角最后裹紧,长布带再进行缠绕。布带头儿绑着的那个大铜钱儿一掖,放在炕角备用。打开“包笼子”,找出与衣服相同或相近颜色的布料,开始补衣服。
胳膊肘、膝盖处、肩膀头儿的补丁往往剪成长方形,屁股蛋儿处则剪成两个连在一起的圆形,中间交叉部分较大。拿过“线板儿”——一般是木制,也有的就用一根高粱杆或是玉米棒儿缠绕白色和黑色的布线。从线团儿上拔下钢针,从针鼻儿处扨上线,估计一下长短,线尾系上疙瘩,就开始缝补了。
记得孟郊的《游子吟》曾这样写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让我们仿佛看到一位年逾花甲的老太太,正在细心为临行的儿子缝衣服的场景。这个场景正是千千万万家庭主妇为丈夫、为孩子缝补衣服的场面,一针一线无不渗透着对家庭的责任、对亲人的关怀之情。后来有了缝纫机,只用针线大致固定一下,细活儿就用机器了。
坐到缝纫机前,先用脚踩两下踏板,看看传送作用的皮带是否牢固,机器是否正常运转;从下面抠出“小梭子”,看看“底线儿”是否还有、对不对颜色。如果不对,要换上相同的颜色;明线儿是买来的成轱辘儿的,找出线头儿,顺机子安好,带出底线儿。抬起机子压板儿,把需要缝补的衣服放上。搬下压板儿,把补丁的边缘捻进去,踩起脚踏板,机器是否便欢快的唱起来,奏出一曲动听的音乐。
边缘缝好,里面再缝上好多道儿,为了更加结实。缝完了拆下先前起固定作用的布线,就可以穿用了。俗话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一件衣服不穿碎了就那么容易丢弃了?尤其是孩子多的家庭,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小的再穿,即便不能穿了,也要拆了留作补丁备用。别觉得可笑,这正是我们中华民族沿袭了千百年来的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
缝补袜子有专门的工具“袜板儿”——鞋底儿形状的木板儿,前头钉上前脚掌厚的模板,后边的木块稍高一些,中间用一根长木条连接起来。模具打磨得比较光滑,看起来“油光锃亮”。根据袜子的大小有不同的模具,把破损的袜子套在“袜板儿”上。仍然是从“包笼子”里找出合适的布头儿,剪成合适的形状,用针线把袜底儿补好。
新衣服留作出门入户做客时才穿的,平时舍不得穿,有的时候出门了还要去跟合适的去借。谁如果穿了一件新衣服,出门就会有人打趣儿:“这是干啥去呀?打扮的像个新姑爷似的”,可见穿带补丁旧衣服是十分普遍的事。
亲爱的读者,您穿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