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家对枪支弹药管理的不严格,民间持有火药枪的比较多,我们都叫它“鸟枪”。
鸟枪,学名叫鸟铳,大概在明朝时期传入中国。曾为明、清军队的主要轻型火器装备之一,由枪管、火药池、枪机、准星、枪柄等组成。使用时通过预燃的火绳或是扣动扳机,点燃火药池内压实的火药,借助火药燃气的爆发力将枪管内铅弹射出,起到杀伤敌方人马的作用。
我们之所以叫它“鸟枪”,因为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打鸟。枪管较长,加上枪托竖起来有一人多高。口径较小,发射一些铁砂粒,射出去成散状,一打一大片。持枪射击时一手前托枪身、一手后握枪柄,可稳定持枪进行瞄准。射击精度不高,但命中率却很大,因为说不定哪颗铁砂就会碰上。因为它的枪机形似鸟嘴,又管它叫鸟嘴铳。
村里有几个持有鸟枪的人,经常见他们早出晚归,斜背着一个大大的皮包,在田野里逛荡。不光打鸟,主要是打野兔。只要巡住野兔的踪迹,便锲而不舍地追踪,在适当的距离,端起来就是“咣”的一枪。铁砂粒随着火药的爆发喷涌而出,打到野兔身上虽不能致命,但也减缓奔跑的速度,或是躺卧在地,成为唾手可得的猎物。
捡起猎物,继续装弹准备下一次射击。先用细铁棍将枪管捅来捅去,将里边的火药残渣清除干净倒出来。从贴身的口袋里拿出小塑料瓶,小心翼翼地将黑火药倒进枪管里,塞进一些废纸用铁棍捅结实;从另一个塑料瓶中倒出铁砂粒塞入枪管,再次用废纸捅结实。装药是是否成功的关键,药装少了或是捅的不结实,可能打不响发射不出去;装多了捅的太结实,可能会出现“炸膛”或是“开后堵”现象,非常危险。装好药后,搬开枪机,将引燃火药用的“炮子”装上,枪机轻轻放下来防止走火,背在身后继续寻找猎物。
小孩儿玩的火药枪叫“洋火枪”,顾名思义主要以“洋火”(火柴)为弹药。用坚硬的铁条弯成枪支的模样,关键部位用细铁丝绑结实,用前端磨尖的铁条做“撞针”,弯曲的铁条做成扳机,这是第一步;找到废旧的自行车链条,一节一节的砸开,把七八节并行固定在一起,再固定在枪把上;从自行车废旧的辐条上取下辐条帽儿,砸到两节车链上。这可是个技术活儿,既不能砸扁,还要砸结实;这两节与前面的几节并连,下边固定,上边还得活动,便于装药;如果能找到医生输液用的胶皮管最好,没有就把自行车内胎割成条状,绑到作为“撞针”的铁条上。试试灵活程度,就制作成功了。
把前端的两节链子掰开,从后端可以把火柴棍塞进去。对正后拉开用胶管做动力的“撞针”,挂在后边的扳机上。一扣扳机,“撞针”在胶管的拉动下撞向前端的火柴棒,“啪”的一声发射出几米远。
为了增强威力,有时装上火柴棒后先用撞针揉搓几下,再把另外几根火柴头尅下来装上,打出去会更响。有的把步枪的子弹皮撞到“洋火枪”的前端,装上火药后用废纸压实,用火柴头引爆后威力巨大。不仅响声特别大、喷出火焰,还有很多的后坐力,震的开枪人手臂发麻。如果像鸟枪一样装药太多,或压的太结实,炸膛的几率特别大,因此曾出现过手臂炸伤等事故。
那时火柴是两分钱一盒,两毛钱可以买一大包,就这样小孩儿也是买不起的。各家的灶台上往往都放着一盒准备做饭用,很多成为了孩子们眼里的宝贝。一般不全拿走,从里边抽出十几根,火柴盒还放回去。碰上手黑的,把家里新买的都给拿走。家里人用时找不到不到就开始叨咕:“新买的洋取灯儿,等着使呢,眨眼就没了”。
为了得到火药,就把那些没响的小鞭儿一点点儿剥开,取出里面的黑火药。积少成多,慢慢也会积攒一些。如果捡到没有炸响的二踢脚,那可如获至宝,一个二踢脚的药量可顶好多的小鞭儿。用庄稼佬的俗语称“逮住一个打铁的,顶好几个焗锅的”。剥好的火药装到一个小塑料瓶中,留作打枪用。
“洋火枪”不光自己放着玩,还打仗用。瞄准对方扣动扳机,学着电影里的台词喊上一句,“啪”的一声打出去。为了躲避对方,墙根下、水池边,大树后都可作为掩体。甚至越墙头、上房顶,“上墙爬寨子”,闹得鸡犬不宁,因此也没少招致大人的责骂。夏季野外的“桑颗行”有不少的“知了”,用枪一打很少命中,却吓得四散奔逃;地上众多的蜥蜴可成了替死鬼,上去一脚踩住,照脑门一枪,火柴头就定在蜥蜴头上,一命呜呼。
后来国家收缴民间各种枪支,鸟枪逐渐绝迹,洋火枪也少有人玩。尤其是国家实行野生动物保护,麻雀成为了国家保护动物,野兔也禁止捕捉,再也无人敢鼓捣那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