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中有一辆二八自行车,那可是家中重要的财产。平时是爸爸出门入户、赶集上店等的主要交通工具,别人是不能随便碰的,万一弄坏了可不得了。看到别人骑自行车,那真是羡慕嫉妒恨。一直梦想着自己也能坐在自行车上,快速的蹬着脚踏板骑行,引来别人羡慕的眼光。
一直到十几岁,家里又买了一辆新自行车,旧的才得以成为了我学骑车的工具。
推出自行车,找一块平整且地面坚硬的空地(过去生产队遗留的场院最合适),开始学习“贴边儿”——双手扶把,左脚踩在脚蹬子上,右脚蹬着地面小心前行。在别人手里顺顺利利的自行车却不那么听话,不是往里就是往外拐,一不小心就“啪”地一声摔在地上。不是自行车压在自己身上,就是自己压在自行车上。有时还把脚蹬子杆儿摔弯了,只能回去央求大人修好。把大镐的镐柄卸掉,镐头的帽儿顺着脚蹬子套进去,哪里摔弯了用劲一别,就别正了。慢慢就学习“掏大梁”——左脚踩在左脚蹬子上,滑行几步后,右脚就从大梁杆下伸过去踩在右脚蹬子上,双脚交替踏着脚蹬子前行。一看不好,左右脚可以随时落地,避免自行车摔倒。多次失败后,竟也能控制自行车,歪歪扭扭地前行了。熟练后双脚交替踩着滑动半圈的脚蹬子,飞快的行进。这个时候正是兴趣高的时候,抓空儿摸空儿也得骑上一会儿。
经过一段时间的“掏大梁”,开始学着“骑大杆儿”——试着从前边把腿迈过去骑在大梁杆上。第一次也曾控制不住车把摔倒,自行车重重压在身上。随着不断练习,从蹬半圈儿到能一整圈能蹬圆,慢慢就比较熟练了。于是就坐到座位上,即使脚蹬子到最低端时只能用脚尖够着,也算轻松把握了。
骑行熟练后,自行车成了形影不离的伙伴。于是开始“整洋相”——骑行时双手脱把,做“大撒把”动作。后来竟成为一种习惯,在狭窄的机耕路上骑行时,就连超越同向的马车也不扶把。以至于被赶马车的村里人告状,回家遭到大人的责骂;为了在伙伴面前炫耀,骑行中,把双脚踩到后支架上身子悬空。或是单腿踩着,另一只腿高高抬起;抑或双脚踩在大梁杆上,成弯腰状态站立。有时鞍座不坐,偏偏坐在后车架上,伸长胳膊扶把,蹬车前行。
学会骑车,感觉方便了许多。从上中学到参加工作,自行车一直陪伴了十几年时间。直到1995年买了第一辆摩托车,自行车才渐渐疏远。
来源:徐树仁原创
点击量:949
发表时间:2022-02-11
审核人:卧龙令 副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