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作品评论 > 莫言的诗如花怒放
莫言的诗如花怒放
作者:红粉草木


读莫言的诗,要戴上小说家的眼镜!哈哈……我多次读《奈保尔的腰》,确实有小说类语言风格。即使初中生阅读,也没有爬大山的感觉。根本不像那些大诗人的诗歌:每一首都是叠加的谜语,锄禾日当午的劳动者根本读不懂;据说很多大学教授也读不出“精髓”。这首诗,莫言用三节文字做了铺垫,娓娓道来。舞台搭好,奈保尔先生出现。后三节直接讲他的故事,人物形象由虚到实,一步步丰满起来;我们眼前浮现出他的音容笑貌。读完,掩卷而思,不觉得莫言强加给了我们什么。我们没有被一条绳子捆绑,在文学之路上自由行走!

诗歌有抒情功能,也有叙事功能。莫言擅长叙事,或许就因为是小说家。《格林斯大叔的瓷盘》,以拉家常的口吻,表达了对朋友格林斯的怀念之情。一个是石匠,锤子凿子叮叮当当;买不起墨镜,目光荒凉。另一个是铁匠学徒,在桥梁工地上为石匠服务。后来都成了作家,把那些经历写进了书里。彼此欣赏,建立了友谊;友谊之树常青!读罢全诗,有一种沉重感;我们几乎抬不动脚,走不出现场。眼前始终有两个人:饱尝风雨的石匠,与寡言少语的铁匠学徒默默相伴,偶尔边走边谈。漂亮的瓷盘和精美的烟斗是互赠的礼物,礼轻义重。我认为该诗具有画面感,继承了古典诗歌的传统。另一方面,这首诗很有西方诗歌的流行元素,创作手法上避免了叙事的沉闷,注入了诗歌的另一种生命力。比如,莫言发现他的尖叫,能让碎玻璃复原;朱老师的眼镜片从路边的阴沟里,飞来与镜框团圆;一个动乱的城市康复如初!读罢回味,也许就叫朦胧美吧。

缅怀朋友是莫言的诗《一生恋爱》的主旨,一生恋爱是莫言对朋友一生的概括与赞美。他的笔触不同凡响,从马丁先生的语言风格切入;令人耳目一新的句式,让莫言心动并且手也动了起来。比如,“不成功的恋爱才是恋爱而成功的恋爱多半是交易”,“成功的爱情是不幸的幸福而不成功的爱情是幸福的不幸”。恋爱是人们的共同行为,真正的恋爱或许是眼泪常常流过甜美的笑容,这样才能实现两个心灵的对接。一味压抑自己去讨好另一方而步入婚姻殿堂,断然不是爱情,更谈不上幸福。我不知道莫言是怎样恋爱的,但可以发现他对恋爱、幸福有久久玩味过的切肤之感,这样遇到马丁先生时二人产生了共鸣。二人有共同语言,尤其拥有一些对人生、世界的相同价值观,诸如一生恋爱。这些作家,就因为抱着一生恋爱的执念,用心生活,用心创作,久久为功,终于写出了撼动人们心灵的优秀作品。我要强调的是,一生恋爱,绝不是举手之劳,需要养成倒立的习惯。莫言之所以获得诺奖,就因为在红尘中敢于恋爱一生!

寡言少语、善感多梦,据说是莫言的写照。不过他有一个特长,就是喜欢用笔向读者诉说往事。《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这首诗,感情饱满、详略得当,一位热情大方的外国友人跃然纸上,十分具有画面感。有人以为不是诗歌,充其量是日记。我觉得诗歌的界定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文学课题,很多人模糊了诗的特征、迷失了诗的方向,非常不利于诗歌的传承、发展、交流。莫言的这首诗,兼具叙事与抒情,语言朴实,笔触细腻,真情流淌。平凡的事情娓娓道来,令不同阶层的读者产生共鸣。平凡中洋溢着高雅,简练中澎湃了情趣,无疑是一篇上乘之作。退一步说,本诗虽没有华美的辞藻、晦涩的句子、朦胧的意境,但从诗歌多样性层面讲,依然具备诗歌文体特征,不失浪漫之风,是难得的精神食粮。

诗人呕心沥血之作,必须有价值,或者叫社会效益。读者读罢,获得信息,幸遇他山之石;或者赏心悦目,是精美的精神食粮。有的诗人不以为然,始终自恋,呢喃自语,美其名曰写给自己,根本没有群众基础。我们不能苛求诗人们创作每首诗,都要反映重大社会内容;生动形象地反映生活琐事也可以。《帕慕克的书房》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怀念一位外国朋友的情怀,把读者请到这位朋友的书房里。读者跟着诗人莫言,乘坐小电梯,进入狭小书房。沧桑的书架上摆满了书,其中也有莫言写的书。渴了,坐下来喝茶;累了,推窗远望。一片风光就在窗外,诸如落日、鸥鸟、大海、教堂及其天堂。帕慕克先生对莫言的书,持独特见解;这种态度是通过虚写呈现的,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有人说字如其人;借用这句话,诗如莫言。仅第三节就折射出莫言先生的艺术功力,把小说家的描写能力和诗人的想象力完美结合,令读者心驰神往。完全可以说,这首诗雅俗共赏,远远胜过那些令人不知所云的所谓的名诗佳作。

 

[上一篇] 乔红的妙笔

[上一篇] 自然本真的哲学视域与美学构建 ——张炳吉先生“三路”散文集赏析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