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北京酱菜——老北京回忆
北京酱菜——老北京回忆
作者: 马占顺

      上个世纪一直坐落在西单路口东南侧的“天园酱园”,是北京的百年老字号。这个创业于清代同治八年(1869年),至今已有150多年的经营历史。

      据说是由当时京城“四大当铺"之一的刘湛轩,是用二百两白银买下一家即将倒闭的油盐店而开办的。店主当时的目的是为了接触上层社会,所以请酱菜师傅引进清宫御膳房的技术,自做自销。

      梁实秋先生在他的《雅舍谈吃》酱菜一文中曾说:“北平的酱菜,妙在不太咸,同时又不太甜。”他还写道:“酱菜的花样虽多,要以甜酱萝卜为百吃不厌的正宗。”瞧,梁实秋先生真是妙笔生花!对老北平(建国前称北京为北平)的酱菜大赞不绝。当然从那时起,北京酱菜就进入大作家的眼里。

      天园酱园酱菜做工精细,用料考究,我感到其特点是:“甜、鲜、脆、嫩”。

      天园酱园酱菜成品甜咸适度,味道鲜美,吃在嘴里感觉脆脆的,而且嫩质好嚼,所以深受大家的欢迎。

      可以说能发展到今天,天源酱园的历代经营者,都十分重视酱菜质量,在选料加工上坚持真工实料严格考究。做酱菜的蔬菜,由京郊农民专门种植,规格质量都有严格标准。

      现在的天园酱园是否已经隶属于北京六必居食品有限公司(原北京市酱菜公司)我说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为老北京增加了色彩,为新北京带来了活力。这家公司下有三家耀眼的北京老字号企业------天源酱园、六必居酱园及桂馨斋酱园。

      北京酱园历史上按其生产酱菜的方法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即“京酱园”、“老酱园”和“南酱园”。

      ——“京酱园”,京酱园在腌制过程中加入蔗糖,以甜面酱为主要酱渍原料,味道甜香,清淡宜人。以天源酱园为代表。

      ——“老酱园”,源于保定酱菜做法,味道较咸,酱香馥郁,以六必居酱园为代表。

      ——“南酱园”,以桂馨斋、王致和为代表,现以生产酿造调味品为主。

      据查中国酱菜的腌制技术,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周礼》中记载:“大羹比致五味,铡羹加盐菜”,可见此时已有蔬菜腌制技术;到了春秋战国时,已出现豆豉,《楚辞·招魂》中有“大苦咸酸,辛甘行些”句,“大苦”就是今天的豆豉,豆豉与豆酱已是一步之遥;汉代酱菜技术已经成熟,湖南马王堆出土文物中就有酱萝卜;《唐代地理志》中称:“兴元府土贡夏蒜、冬笋、糟瓜”;宋、元时期的腌辣菜、甜面酱酱菜、芥末酱开始出现;到了明代,酱腌菜的类型基本和现代相似了,比如腌咸菜、酱菜、菜脯等。

      “八宝菜”是深受北京人喜欢的酱菜之一,也是天源酱园的代表佳作。是由几种酱菜的组合而成的:其中有酱黄瓜丁、酱甘露、酱花生仁、酱杏扁、酱茄子丁、酱银苗、酱莲藕片等。这八宝菜可是我最爱吃的酱菜啊!

      我小时候那会儿,喝粥时就喜欢吃八宝菜......

      走进西单路口这酱园的售卖店里,就感觉一股咸甜香的酱菜味道围绕在身边。

      从这儿把酱菜买回来,打开外边印着“天源酱园”的精致包装纸,再解开里面的一层油蜡纸,把那带着酱菜汁儿的八宝菜放在一个小碟子里。看着腌菜里闪光的花生仁、大杏仁;再尝一口切的有棱有角的黄瓜丁和藕片等,真是感觉出生活的香甜味道!

      如今半个多世纪都过去了,还让我这样的记忆犹新,可见天源酱园的魅力有多大了。

      这八宝菜吃在嘴里我感觉有的脆嫩清香,有的醇厚浓郁,有的咸中带甜。

 

[上一篇] 我的运动生活

[上一篇] 国庆组字——老北京回忆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5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