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伴随着光阴的流逝和痕迹的覆盖,会有许许多多老北京特有的民俗文化被掩埋在厚厚的岁月里,慢慢地被后人所遗忘。
在人心浮躁,物欲、人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真正踏踏实实读书,做学问的越来越少了,就连一些加入作协的人也都忘记了自己的职责,或不再创作,沉迷于养尊处优;或转行写一些格调不高的作品,去追求身外的利益。
在京城,却有那么一些平凡的不能再平凡,普通的无法再普通的人,在他们的头上没有这个“家”那个“者”的耀眼光环,但是,他们却千方百计搜寻老北京的记忆,沾着辛勤的墨汁,用浸满真情与真诚的笔把它们一一记录下来,往下传承,这是多么崇高的精神境界啊。
刘辉先生,就是这样一位看似平凡却非同一般的人。
十多年来,他酷爱京味儿散文、诗歌、杂文的创作,对老北京原汁原味的京味儿语言和京腔京韵颇有研究。在他的专著《老北京的那些事》中都会感受到。他就像蜜蜂那样,不断辛勤地采集老北京的民俗文化,已经连续出版了三部全国畅销的《老北京的那些事》,酿出了它的香,酿出了它的甜,被大家所喜爱。
在这三部文集中,刘辉先生采用了妙趣横生的京韵京味语言,讲述了老北京独具特色的趣事闲闻,风土民情,胡同人家的衣食住行玩和喜怒哀乐忧,老北京人的老理儿等传统美德。每个故事都短小精悍,并巧妙地配有文、图、诗,给人真正的图文并茂的感觉,就像一幅幅回放的珍贵历史镜头,把人们带入了时光的隧道。这样的编辑,这样的创作是不多见的。作为老北京人,阅读《老北京的那些事》,就像回到了那刻骨铭心的岁月,感到非常的亲切。
想想与刘辉先生在新浪网的相识、相知,已经15年了。
记得2013年5月,刘辉先生与夫人曾来到通州,给我送来了《老北京的那些事》第二部。前不久,刘辉先生又与夫人一起来到通州,又给我送来了新出版的《老北京的那些事》第三部。
刘辉先生个子不高,相貌平平,穿戴普通,有些谢顶。如果走在大街上,他很快就会被淹没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他不是作家协会会员,头上也没有什么闪亮的光环。如果在网上搜索,与他重名的人很多,而且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唯独没有他这位刘辉。但是,如果搜索《老北京的那些事》或者他的笔名“文军”,就会看到有关刘辉先生与他的合作伙伴们的文字介绍以及文集的简介。
说到笔名文军的由来,刘辉先生告诉我,他的笔名是姓名拆开而得名。
人应当怎样活着才有意义,才有价值,不知有多少人用一生的经历在思考着这个问题,有的到了人生旅途的尽头也没有真正弄明白。
刘辉先生已经年过六旬,本可以安享晚年,何必受那文字之苦呢。自古就有“穷爬格子富画画”之说。他辛勤的创作,就连本应该知道的部门恐怕都不知道他这个人吧,因为他不是著名的作家,更不是社会名人。就连外出走亲访友也没有专车接送,更谈不上前呼后应了。在名利面前,刘辉先生有些迟钝和淡泊。他只是深深地懂得自己是老北京人,有文学创作的爱好,有些码字的基本功,应该发挥自己的专长,把对老北京的热爱,把老北京的那些事用文字记录下来,传承下去,这是自己的责任,如果把这件事做好了,那么,活着才会有滋味儿。
可喜的是,那些具有远见的出版社和主编们,在堆积如山的书稿中,发现了比黄金珠宝还要珍贵的宝物,他们并没有单纯追求经济利益,陷入铜臭的泥潭,而是对刘辉这些非著名的作者不断给予支持和帮助,使得他们多年来的汗水变成了结晶体---书籍,这些平凡而高雅的老北京民俗文化终于可以进入文学的圣殿,进入图书馆,进入广播节目,进入千千万万个读者和听众的心灵深处。一些媒体的记者像发现了沙漠中宝贵的绿洲,对刘辉先生进行了采访报道,发挥了媒体宣传、传播老北京文化的功能。这样的出版社和主编们以及媒体的记者们同样值得人们称赞啊。
后来,刘辉先生加入了北京作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成为《法制晚报》的专栏作家。
回想这些年来,在写作的道路上,刘辉先生给予我很多帮助。在他的鼓励下,我写了不少过去的那些事儿,有老通州的,也有老北京的,并成为市区一些报刊的专栏作家。特别是我的第四部散文集《滋味儿》出版前,刘辉先生帮着策划并写了序言。通州作协举办《滋味儿》发布座谈会的时候,刘辉先生老早就从京城来到大运河畔,在座谈会上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
15年的交往,我们已经成为至交。感谢老天爷让我有了刘辉先生这样的好兄长。
2014年8月11日初稿
2022年10月8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