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5日,75岁的康如玲老人在家人的搀扶下,来到北京密云博众中医院,老人步履艰难的走姿,引起了一位大夫的注意,并随即将老人让到诊室。老人腰部僵直“坐下难起身、起身难行走”,单凭“望诊”,大夫便知老人患了“腰椎滑膜囊嵌顿”,他当即取出银针在手腕取穴行针,十多分钟后,老人在大夫的指导下竟然能慢慢起身迈步行走了,让病人及家属见证了中医针灸的神奇。守护一旁的亲属有些不解,老人明明是腰的毛病怎么扎手腕?殊不知,这一针法叫“远端取穴”,使用针法的大夫是被誉为“王一针”“王三付(药)”的王尚勇,“远端取穴”是他在继承父亲针灸基础上所形成的套路,也成了他的“绝活儿”。
1960年,王尚勇出生在北京市密云县城,父亲王宝珍在20世纪中期被公认为“密云四大名医”之首,也曾被评为河北省六大名医之列,在王尚勇9岁时父亲溘然离世。父亲热诚为患者治病的印象深深扎进了心里,王尚勇立志要成为像父亲一样全心全意为患者治病的好医生,传承父亲的精湛医术,以弘扬中医文化。
1978年王尚勇考入北京中医学院(今北京中医药大学)。在上学期间,他刻苦学习,利用业余时间跑遍了京城各大图书馆,广泛阅读了许多中医理论书籍,研读领会医学典籍的精髓。节假日回到家里,他结合医学理论,认真翻阅父亲遗留下的方剂方药、病案记录,进行反复比对、斟酌、研磨,悟出了父亲独特的方剂要点和诊疗思想,进一步充实了自己的学业,找到了医学理论与临床经验的结合点。
王尚勇在毕业实习时,将父亲的医典得到了一次成功运用。那是他在一家三甲医院实习期间,遇到一个患者是位老红军转业干部,长期“吃什么、拉什么”,被多家医院确诊为结肠炎,已到卧床不起、虚弱无力的程度。对这样一位“老革命”,医院自然高度重视,但病情久治不愈,令所有专家感到“头疼”。面对患者,王尚勇想起当年父亲一则腹泻久治不愈的方子,建议病人用中药试试看。对方当时就要求他开方,可他申明自己是实习生没有处方权,老先生的儿子找到院方请求吃中药,医院找到他了解治疗方案,他认为老人患的是典型的“脾虚泄泻”,不妨试试父亲治疗腹泻的方法,医院认可了治疗方案,他为老人开据了中药,患者一剂药服下便发生了奇迹,第二天老人由原来全天无数次的排泻,转为只有七八次,三付药吃完就完全止住了腹泻。此后他还为患者施方辩证调养了3个月,终于使老先生的大便次数正常,身体逐渐康复。
1983年12月,王尚勇毕业放弃京城医院工作的机会回到密云,成为密云第一批回乡的医学院本科生,被分配到密云县中医门诊部(密云县中医院前身)工作。这在当时要求回小县城的大学生很稀少,他的举动得到领导的重视,将他安排在疑难杂症科。这对他而言既是重用,又是考验。在临床过程中,他承袭了不少父亲遗留下的验方、医案、诊治日记等丰富临床经验,还结合具体患者病况发展创新疗法法,形成了自己“特色套路”。在他参加工作不久,本县一位姓蔡的“牛皮癣”患者找上门来,俗话说“内不治喘、外不治癣”,这病是医界难题,难治愈又易反复加重。他仔细察看患者症状,“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从“凉血”入手,采用“五根汤”加减施治。经过半年多的治疗,患者病情得以治愈,患处皮肤复原,至今30多年病症没有复发。此后又治疗多例,均获满意疗效。许多疑难杂症患者,在王大夫的精心医治下解除了痛苦。1993年,一14岁小女孩患病后多处求医未愈,经王大夫治疗后很快痊愈。令小孩家长没有想到的是,小女孩因受到王大夫精湛医术的影响,立志长大学医,结果如愿以偿,在她大学毕业后来到海军总医院从事起医疗工作。2000年,北京一位87岁姓薛的老人股骨颈骨折,这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症状,如若愈后不佳,极易致残。而这位老人骨折时间久,已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当家属得知密云王尚勇大夫有接骨秘方时,便请他到家里位老人治疗。当王大夫看完影像“片子”后,发现患者“病灶”处仍有愈合的可能,便开具秘方“神效接骨散”,结果使老人的骨折完全愈合。如今经数百例验证,“神效接骨散”已成为他的独家秘方。2020年的一天,一位患者家属慕名来到诊室,含泪愁容,经王大夫询问得知,原来其93岁老母亲肠梗阻在外院住院治疗1个月,病情逐渐加重,生命垂危,已打算拉回老家准备后事了,经人介绍家属报着一线希望前来询诊。王大夫自信能够治愈,便即刻“挥笔写就”了三剂药,并详细告知服法,老人一剂药后,腹气即通,便出许多黑便,两剂药后既能进食,三剂后康复出院,老人至今康健。中国邮政集团退休职工康庆成,因患肺、肾重症曾先后两次大手术,体况虚弱,连走路都懒得抬腿,2021年8月,他特地前来就诊,王大夫不厌其烦,历经一年的中药系统调理,肺、肾功能得到巩固提升,体弱表征彻底改善,用患者自己的话说:“感觉非常有精气神儿,说去哪儿就去哪儿,旁人看不出我是动过两次大手术的人”。
王尚勇在行医过程中,时刻牢记父亲“未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的自勉语,将医德放在首位。一方面尽全力“兼顾用药”,正如王大夫所言:“‘是药三分毒’,开处方必须兼顾药对其它脏腑的损害,做到精选同疗效、无损其它脏器的药”。另一方面为患者多考虑“低廉用药”,在给四川广源市一位患者看病时,王大夫开了几付仅60多元的中药方,想不到病人埋怨药太便宜,怀疑疗效,结果是药到病除,令患者赞叹不已。王大夫的医德还体现在严于律己上。1985 年一位姓李的中年妇女患了尿频、尿急、小便时周身疼痛难忍,每天都要上七八十次厕所,平日不敢出门,这样的日子十余年,去了多家市内大医院未能治愈。经他诊断为“湿热下注型淋证”,王大夫没按常规“膀胱经症”下药,从肝论治,施以“疏肝解郁”,经近半年的中药调理,尿频、尿急、尿痛症完全消失。患者感激不尽,便带上礼品来到王大夫家中答谢,结果被他婉言谢绝,患者认为王大夫不近人情,当即表示再也不找他看病了。时隔五年后的一天,王大夫看到这位患者的丈夫在医院走廊徘徊,便主动近前询问原由,原来他媳妇又患上抑郁症,总想跳楼自尽,这次本想再找他看病,而患者为当年说过的话感到为难。王大夫听罢却置之一笑,便热情地将患者请进诊室,五付药后再次为其治好了病。
王尚勇行医已近四十年,始终遵循医圣孙思邈《大医精诚》的教诲,把患者熟重、安危放在首位。无论亲疏、不计远近,无畏寒暑,只要病人找上门,随叫随到,尽责到底,尤其节假日为病人出诊不计其数。1987年深秋的一天夜里,本县新城子乡大脚峪村一位老人病得不省人事,但儿女不放弃治疗,慕名找到王尚勇家,王大夫便即刻驱车赶了一百多里路来到大角峪村,当下老人已神志不清,他立即把脉诊断为“湿热蒙蔽心窍”,随即施以针灸治疗,片刻间老人呻吟一声苏醒了过来,临走他又开了几付中药用于调理,结果使老人慢慢康复了。殊不知,当年王尚勇的父亲就曾享有使病人“起死复生”的美誉,而今他也同父亲一样创下令病人“起死复生”的奇迹!
王尚勇是中医二级主任医师,为密云医药界最高职称级别。他行医深得患者赞誉,做行政管理工作也曾获得许多荣誉。他亲历了县中医院的筹建和管理,先后到穆家峪卫生院、密云县第二人民医院、密云区疾控中心等单位担任主要领导职务。他是密云县政协第十、十一、十二届和密云区政协第一、二届常委,密云区第三届人大代表,并当选为密云县第十届党代会代表;“九三学社”密云支社成立后,被推举担任主委。
2018—2020年,王尚勇被“九三学社”北京市委推举到中央脱贫攻坚民主监督专家组,作为健康扶贫领域专家,前往陕西、贵州、四川等国家贫困县进行健康扶贫检查监督工作。在此工作期间,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不忘记自己是医生,遇到缺医情况下的患者便主动为患者诊断开方,尤其遇到疑难杂症更是主动施诊。在陕西陇县他曾留下“治疗胀肚王一针”的赞誉。在中央专家组工作的3年,他为许多农村贫困医疗机构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办了很多实事。他结合检查监督工作实际,就如何解决贫困地区农村中医实用技术推广与落地问题,王尚勇所提出的独到见解,引起了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由于成绩突出,分别被九三学社中央评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九三学社“全国优秀社员”。1989 年“王尚勇”其名字被收入《世界名人录》。
王尚勇在密云医疗卫生领域政绩突出,多次受上级组织派遣担任行政领导职务,但他牢记“要成为像父亲一样全心全意为患者治病的好医生”的誓言,心中始终装着如何为患者解除病痛。多年来他用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的誓言,赢得了众多患者认可和赞誉。其中2020年,一位张姓患者在赠予的锦旗中写道:“莫言包治百病,实为全科良医”,并有患者呈匾赞誉为“大医崇德”。
2020年 3 月,王尚勇从密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退休,退休后应邀受聘于北京密云博众中医院,继续他钟爱的中医事业,每天面对络绎不绝的患者仍然是满怀热情,认真负责地发挥着余热,他始终奉行着“一日为医终守道,大医精诚望切听。斤斤计较本草意,针针收放精气神”的医道自律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