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已被现代文明装扮得流光溢彩,大马路重新整修、越拓越宽,高楼大厦拨地而起,身在曾经极其熟悉的大街,常有不知身在何处的感觉。
古城古色古香的韵味被现代文明淡化了,具有浓郁京味儿的胡同,也随旧城改造、副中心的建设而渐渐消失,能留下的屈指可数。
目前通州区仅存南街“十八个半截儿”这片古老的街区,这里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每一条胡同都有口口相传的神奇故事。
明代形成街巷的回民胡同,东西走向,位于十八个半截儿胡同的最北部,西到小楼饭店十字路口,与西大街隔南街相对。胡同南边是清真寺、安家大院、刘菜园胡同的北入口,北邻新华大街,东至东水关儿(锻压厂西墙),拐小弯通新华大马路。
蒙元帝国时期,通州南街住有蒙古人和色目人,朱元璋在赶走元朝政权后,有相当一部分人并没有随政权的更迭而回到草原,他们定居此地谋生。
明朝洪武年(1368年)孙兴祖修通州城时,为了训服异族人,将此胡同命名为“迎恩街”,意为感恩!
清康熙四年(1665年),通州清真寺教长马宪章大阿訇联合通州知名人士上报州府,改掉了这一带有污辱性的街名,起名叫回回大条,现为回民胡同。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回民胡同还有六条南北走向的无名小胡同,三条可通新华大街,一条通刘菜园、两条死胡同。随着城市突飞猛进的建设,这条胡同也发生了许多变化。七十年代初,通县供电局征地扩建。八十年代末,建人民商场。九十年代初,华联诞生。煤场子不见了,通县装卸队第四中队也没了踪影。
目前此胡同北边仅存民居几户和一条可通新华大街的南北小巷。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这条无名的小窄胡同,曾因新通剧场而非常热闹,“十八个半截儿”西南部居住的人去新通剧场看电影,都走此小胡同,现在小巷还在,却已无外人行走。
元佑年间在此建清真寺,是本国伊玛目(阿訇)还是外国筛海(传教士)所提议创建不详],明朝漕运兴盛时,回民迁入此胡同日盛,定居经商,充当脚行工人。因巷西口曾设牛羊交易市场,故俗称牛羊市胡同,西口又叫牛市口。
南街牛市口与北街鱼市口,隔着新华大马路在相同的位置,当时十分著名。
回民胡同西口有,清末开业的著名清真饭馆小楼饭店,胡同里过去还曾有大顺斋糕点厂、通州卫生局家属院、通州区民族小学、清真寺北门、通县装卸队第四中队、煤铺,供电局及清真八大碗饭馆。
回民胡同是南街较为繁华的一条胡同,旧时称街(前街),并不为过。
回民胡同也是“十八个半截儿”最为热闹的地方,因其有小学校,所以人多。又因有工厂、煤铺,所以车也多。
七十年代左右,政府在通县装卸队第四中队成立一个相当于后来工读学校的一种组织,即“流氓学习班”,收编了通州城里大小玩闹及小偷小摸的人,学习班军事化管理,跑步出操!凡进去过的人,都带有强烈的屈辱感,在身心上深深打下那个阶级时代的烙印。
回民胡同的居住者早先全是回族,解放前为回回胡同,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社会活动介入胡同大院,各项政治运动已见端倪,文革时成份高的居民被轰到了农村。供电局办托儿所,以及后来的各种拆迁,打破了这个胡同的宁静。
我有很多小学同学居住在这里,大多是独门独院,房子虽不是很讲究,但给人的感觉是舒适,院子大多比较幽静、隐秘,他们在这里度过了一个幸福的少年时代。
回民胡同曾居住的名人有:清未民初独创仿枯木陶的手工艺人华定远(二老爷子)的第三代传人华绪为、从此胡同走向全国的著名书法大家薛夫彬(薛大哥)、通州著名的大阿訇蓝玉(蓝大巴巴)、北京跤坛名人刘贵喜(刘大哥)、作家刘维嘉(老街坊)、仿古建筑微雕名人居振桐(同学)等。
同样热闹的北大街,宁静肃雅的东大街,岁过无痕,没了踪影,西大街残垣断臂。南大街在喧嚣的背后,繁华的旁边,仍保持着多年前的样子,充满了人间烟火气。
回民胡同在岁月的年轮里,走过了青春年华,见证了通州古城的沧桑历史,不经意间改变了自已早先的模样……
回民胡同随着它地貌上的变化、居住户的减小,这条街巷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胡同韵味。当走在这条胡同的时候,你会突然觉得,没什么可以说是永恒的。有很多东西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变没了,胡同也是如此,经过历史长时间的洗礼,回民胡同更是多了几分岁月沉淀后的坦然,从容面对通州城日新月异的变化。
我生在通州,长在南街,我爱通州,更喜欢南街胡同的文化,盼望南街发展得更快,更好,期待着通州的明天更加繁荣漂亮。
写于南大街熊家胡同
2016年9月20日
作家马工,名马永深,男,回族,出生于1958年,北京通州区南街人,曾就读于北京市通州区第六中学,高中毕业后在通州区宋庄镇小杨各庄村插队两年。返城后在北京日用化学二厂工作,现已退休在家,专写一些地小事俗的小文章,发表在各公众平台上,供熟悉且喜欢的人阅读。著有《重拾南街记忆》一书。多次获得文学大赛相关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