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鼓楼东侧的宝钞胡同往北走四五百米,到了胡同里的第一个十字路口往西就是豆腐池胡同。在这条胡同里深藏着杨昌济的故居。
杨昌济是毛泽东在湖南上学的老师,其女儿杨开慧就是毛泽东的妻子。
从资料中得知,1918年杨昌济在北京大学任教时居住在此,杨先生和夫人住在外院。外院北房为居室,一明两暗,中间明间为堂屋,杨昌济夫妇住东间,其女儿杨开慧住西间,南房隔成两明一暗,西边的两间为明间,作为客厅;东边的一间为暗间,供客人临时居住。其子杨开智住里院。毛泽东第一次来京时,与蔡和森曾在南房居住,约一个多月的时间。
1920年1月17日,杨昌济先生在北京不幸与世长辞,享年49岁。在临终之时,他给自己的好朋友章士钊写信,力荐毛泽东与蔡和森。信中写道:“毛蔡二君,当代英才,望善视之!”
说到这里,我感到杨昌济为国举贤,不遗余力,不愧为毛泽东的恩师啊!
杨昌济病逝之时,毛泽东因“驱张运动”正在北京,自然尽力帮助料理恩师的后事。
“这个院落现在是豆腐池胡同15号。坐落在胡同中段北侧,是坐北朝南的二进四合院,占地面积大约为455平方米,有房屋16间半,包括街门一间,建筑面积大约237平方米。”
现在这个院落门口西侧的灰砖墙上,镶着一块大理石的牌匾,写着“杨昌济故居”。这是1984年,豆腐池胡同15号作为“杨昌济故居”被公布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杨昌济是湖南长沙人(1871-1920),哲学家,教育家。晚年又号板仓老人。
杨昌济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跟随父亲读书,光绪十五年(1889年)考中秀才。后来曾多次赴乡试,没有中上举人。 1898年杨昌济在岳麓书院读书之时,积极投身于湖南维新运动等活动。1903年杨昌济入弘文学校速成师范科,后转入普通科,结业后考入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1909年杨昌济又考入英国爱丁堡大学文科,专修哲学;1912年初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后赴法国考察教育。
杨昌济在1912年春回国,先后在湖南高等师范学校、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第一师范学校等处任教。
杨昌济与毛泽东的师生之谊始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毛泽东回忆:“给我印象最深的教员是杨昌济,他是从英国回来的留学生,后来我同他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他教伦理学,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后来,他们都离开了湖南这所学校,师生之谊不但继续保留,而且得到升华。杨昌济后来把毛泽东介绍给李大钊,毛泽东成了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助理员,进入一个新的学习领地。
1920年冬,毛泽东、杨开慧喜结连理。
杨昌济作为教育家,应该为培养出“千古骄杨”的女儿和“世纪伟人”的学生而含笑九泉,彪炳史册!
2022年10月
[上一篇] 我的运动生活
[上一篇] 《京报》旧址——老北京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