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青少年教育,关乎祖国未来
青少年教育,关乎祖国未来
作者:刘辉(文军)


编辑部嘱我写一篇有关涉及青少年教育方方面面的文章。的确,我还真有些想法与真实感受。恰碰有这样的说话机会,我愿自捧清茶一杯,随意与大家聊聊。

网络先进、日新月异;网络多样、无孔不入;网络无敌,无坚不摧。网络新奇万象、层出不穷,网络诱惑、无处不在。

经济发展,得益于网络信息之快捷;商务交往,离不开通讯手段的突飞猛进;网上授课,尤其在疫情严重的时间段,优势发挥的尤为极致。如今时兴的网上购物,更是一道日趋盛行而快捷的靓丽风景。更可以想见实现科技兴国,离不开数字化的高速提升。

客观事实会一而再地警示着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利弊并存。

网络世界的精彩呈现,给这个多彩缤纷的社会带来生机与活力。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青少年在吸吮丰富的网络所提供的知识的同时,不免在不恰当的年龄段,过早的知晓与探知还不应该承接的知识内容。社会、课堂、家庭如忽略不计或一任纵容,其结果不堪设想甚至触目惊心。

学业成绩的持续下滑、少年犯罪的低龄呈现、厌恶学习的趋向愈重、早恋风气弥漫于校园、止不住的手机滥用于各学龄时间段------。可以说这是一种缺乏适当的管控,也可说这是社会与家庭的教育盲点,还可以说这是现代社会发展阶段的必然面临的不得疏忽的社会现象。不闻不问,决然不行。

我以为,被动防御不如主动出击。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懵懂期:学习各式各样的新知识、掌握各个方面的更多新本领、接受民族的传统的国学范畴内的教育、接受各种新近开发的新事物,首先在书本在学校在教室。当学生家长,绝不是教室之外的观众,更该是孩子心理稳步成长的言传身教的第一任讲师。

课堂内外,都要形成一种对未成年人的监督态势。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我们的教育工作不是做的太满了,而是远远不够力度。

讲祥和气氛,不讲严厉纪律;讲宽松教学,不讲师道尊严;讲知识渠道宽泛,不讲原则立场鲜明;讲全方位发展,不讲监督指导到位------。凡此种种,任意的姑息就是放任无度,于己于家于国有害甚至是一种犯罪行为。

青少年的爱党爱国教育、道德修养教育、民族传统教育、吃苦耐劳教育、先人后已教育、尊老爱幼教育------,都是迫在眉睫的教育系统中的核心范畴。限制或者杜绝手机使用,适当切断青少年对网络的依赖,正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教育的课题。

城市中的青少年教育,我以为控制与限制网络使用尤为关键。社会、校园、家庭共同齐抓共管,定能从根本上扭转学龄期青少年迷恋网络、忽视学业、迷茫颓废、无所适从、信仰迷失的社会现象。

农村现状更为严重或许复杂些。学龄中的少儿教育受多种因素牵制,需要全社会关注与努力的事项,件件亟待落实到实处。 

分析现农村人口的构成,我们会发现“三留守”人员普遍存在。即: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亿万农业生产力人口涌向城市,为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增砖添瓦;即弥补了各地城市劳动力的不足,又反过来贴补家庭生活。两地间断性分居,也就自然形成了“三留守”的广泛性。

在此,单就“留守儿童”问题说说我的见闻与看法。

前几年的一个秋季。一次直接参与筹划演出“京川两地纪念一代开国领袖诗歌朗诵会”的机会,我陪中国萧军研究会萧鸣会长走进了四川省达州市。活动中有一项是在北京确定好的内容:走访“贫困家庭”、关怀“留守儿童”。 

汽车在川蜀山路上螺旋式上升而攀爬。行至宣汉县一个偏远山村,在一户简陋的农屋前停了下来。一位奶奶模样的老人停下手中的活计,用惊诧的眼神直勾勾地盯着两位来自北京的“不速之客”。

经县里“扶贫办”工作人员的粗粗介绍,很快打消了奶奶胡乱的猜疑。“永霞、永霞!出来哈,北京爷爷来家里头看你来喽!”一连几声儿乡土川音,屋里头也不见回个声儿。

没办法,奶奶硬是直接到茅屋把九岁女孩李永霞“拽”了出来。蹙眉垂头、一言不发、小嘴紧撅、一脸子的不乐意,问啥她也不言语一句。黑瘦的农家女,小小的年龄,一瞅她见生人就警惕恐慌的眼神,准知道女娃子经历了太多的不该在这个年龄所该承受的坎坷。

“她爸爸长期在川外打工。因为家穷得叮当响,从贵州嫁过来的孩子她妈,头几年撂下娃儿抬腿就走了哈。这一去,小霞就算是没娘疼的孩子。”丢下这一老一小,小霞的爸爸长久在外。久盼爸爸归来,也就是春节那么几天的匆匆陪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孤独且防范的心理久驻不散。

听着当地领导的叙说,我心里真的很不是滋味,跟打碎了五味瓶一样。年过七旬的老会长挨坐在小永霞身边,一直不厌其烦地开导孩子:“好好学习,到北京去,爷爷今天特意看望你,以后来北京找爷爷!”在旁我一直盯看着孩子的脸色,会不会阴转晴?——弄得我心里抽紧不安。

过了一会儿,她嘴角渐渐松弛了,缓缓地与会长有了简单交流。“好勒!您等我,我回屋拿作业给爷爷检查。”离着茅屋也就几步远,小家伙竟然蹦跑着走。数学、语文、作文一一展开,全部在90分以上。

“您等等”,小永霞说着,展开了自己用“心”画的画册。想象中的漂亮妈妈、想象中的天安门城楼、想象中的万里长城、想象中的桂香月宫、想象中的七彩山峦……看着看着,我一直噙着的泪珠子在这时忍不住地掉了下来。

——童心童趣童年的梦,永霞小朋友一点儿不缺。

接下来,我们又去看了一位同村的女孩陈治媛。父母离异,父亲也是长期在外面打工。唯独比小霞好一点儿的就是爷爷奶奶除了下地耕作,还都能在孩子的左右相照应。

“留守儿童”见面的情景恰像是一个固定的版本。小女孩对生人的态度:眉头蹙着、小嘴撅着、拒绝叫人、拒绝交谈。看着挺聪慧灵敏的孩子,明显地露出那种猜疑地观察并对待身旁一切事物冷却及猜疑的眼神。

我心里搅动不止,五味杂陈。感叹之余,我由衷地希求那些因为贫穷而轻易失去亲情的父母们,更多的应该考虑一下孩子们失亲的感受。

解铃还需系铃人,正是这个老理儿。生命中最需要抚慰的童年,父母离异的痛再加上失去身边最直系亲人的呵护,让这两个女孩子的内心褶皱里无不是怨恨与忧郁、叛逆与不恭的集结。

每个孩子的童年都不应该被父母缺席。大山之行,让我亲眼了解到这样一群孩子的痛,真心希望纯真的笑脸可以在每个孩子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像含苞欲放的花骨朵一样,待到绽放时,天真烂漫。

作为涉及广大农村地域的“留守儿童”,像这样一个中国现阶段中的特殊群体,仅仅是一般性关心与关注是远远不够的。

第一,他们缺少真正的血亲挚爱。父母因种种理由,不能尽守赡养、看护,尤其是教育方面的重大责任。这种最实质性的关爱,须臾不可或缺的。

第二,他们缺少完整的家庭呵护。长期分离,会造成少年儿童心灵伤害甚至创伤。心理畏惧与心理扭曲、待人冷漠与处事莽撞、理智缺失与道德缺陷----。凡此种种,很难轻而易举地逆转。

第三,信息沟通的障碍会影响孩子们的眼界拓展的势头。长身体、长学问、长见识正是少年儿童必不可缺的。留守儿童处于弱势群体中的劣势,

第四,由于以上的缺少与缺乏,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负作用、负能量。社会稳定状态,也会因此受到事先不可预估的额外事故。

怎么去严肃地面对“留守儿童”的现存问题呢?怎么去渐递性的减少这一特殊群体的数量存在呢?说白了,家国概念内在关系的一体化,我以为家庭问题积攒多了,就会牵扯到国家。

2020年末,我国党和政府正式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所有贫困地区,经过全国上下多年的一致努力,脱离了绝对贫困。艰辛的砥砺前行,迎来幸福曙光。我们可以乐观的预计:“三留守”问题一定会不断地逐步缩小直至完全解决。

涉及“留守儿童”生活质量与教育质量的改善,我以为有这么几点具体事物可思可为。

实际亲情的回归。随着绝对贫困现状的改变,广大农村需要大量的有知识、有眼光、有能力的劳动力进入各级管理层以带领村民进行新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回望乡情、记怀乡情、反哺乡情”。大量的长期的农民工返乡回归农业建设,这就为家庭的重新团聚、正常的少儿教育提供了有益的条件。 

加大社会关注的力度。少年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希望,这是不容置疑的一致结论。不仅仅从生活上确实保证他们的衣食住行的需要,主要的是在精神层面上的引领、提携、提供有利的条件。如:对口式的亲情帮助;计划性的入户回访;竞争上的合理优惠;与家长建立恰当的联系。

当地有组织地对特殊团体给以特殊关切。全方位的网格化的动态管理,落实到人、落实到事、缺一不可。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活动,召开特定的专题会议,解决规律性与突发性的事物。

不孤独、不孤僻,促进积极向上、激励心理健康,极力鼓励他们融入大家庭。多种活动以提升集体的温暖程度,互动、互帮、互助、互促。力争做到:包干“留守儿童”不孤单,送书下乡具体到户,送情下乡具体到人。

广大农村的经济脱贫并不意味文化意识管理的全面脱贫。说的再直接点儿,就是“三留守”问题的特殊性与普遍性。不从根本上铲除“三留守”的所有遗留性缺陷,很难巩固“全面脱贫”的伟大成果。

教育路途之遥远而艰巨,同事仍需坚韧不拔地去努力!

 

作者简介

      中国作家协会、北京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中国萧军研究会理事。北京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北京残疾人写作学会名誉会长。东城区作家协会理事。系列丛书《老北京那些事儿》作者

[上一篇] 我的运动生活

[上一篇] 关于宠猫的那些趣话——枉自存有命九条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