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雀儿(麻雀)先知,这时我的亲身感知。
那些年在“五七”干校的牛棚里居住,小小的雀儿就成了我痴心的朋友!打那年的初冬一住进这红砖红瓦新修的牛棚中,第一个晚上我就听见叽叽喳喳雀儿们的歌声。我就奇怪了,这牛棚中有雀儿窝吗?借着昏暗的灯光我寻来找去,没有发现一处的窝啊!这是闹鬼了还是演戏呢?我在雀儿们的歌声中昏昏沉沉睡了一个晚上。
来日的早起后,我又在寻找,依然不见雀儿的身影。
就这样,一过了春节天气就春暖花开了!雀儿的歌声就更响亮了,我不知道它们为什么会把歌唱的如此欢快?又为什么把歌声唱的惊天动地的还略带些嘶哑和不安!
早春,岑河这里的天气可不像冬日里阴霾迷雾见不到一缕的阳光。感受阳光的恩赐是一切动物和植物的享受,门前绿莹莹的小草,它们相互簇拥着、相互微笑着在阳光中颤巍巍地拔地而出;喜鹊、布谷鸟它们不约而同地欢叫着,让我感受这能量最大地就是雀儿们了!一群一群地舞着、一片一片地跳着、还一对一对地拥着。
这几个早上我都来到自家住地牛棚后身,看看这唱着小曲的雀儿们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它们地生活又是一种怎样的浪漫!
北宋著名诗人苏轼的这首《春江晚景》有这样两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首著名的题画诗描绘出初春的美,这豪放的诗句已经被人们吟诵、传唱了九百八十多年了。作者仅用桃花初放、江暖鸭嬉、芦芽短嫩等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早春江景的优美画境,表达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可我当时就觉得鸭不鸭的我不知道,而雀儿先知春天地到来我是最有发言权的。
其实雀儿离着我的生活最近。那小巧玲珑的身子,一蹦一跳地炫耀给我的印象好极了。再说到干校这一冬都是跟它们作伴,这简陋的牛棚不仅仅是我们的家,还是所有雀儿们的家。它们就居住在我们的牛棚檐檐下,叽叽喳喳一天到晚的谈情说爱,没完没了的倾诉衷肠!让我烦吧它们可是还挺可爱,让我赞吧它们又没有特殊的高雅。
在历史上人们普遍认为雀儿是以谷物为食,是危害粮食生产的害鸟。1958年,国内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除四害”运动。就把雀儿和老鼠、苍蝇、蚊子一起被列为需要清剿的“四害”。一时之间,全国人民纷纷开始掏窝、放炮、设网、投药,令成千上万的麻雀无处藏身,无法落脚,饥劳而死。
更讽刺的是,不久之后,全国各地陆续出现严重的虫灾,粮食减产。直到这时,人们才开始反思,意识到雀儿的生态价值。“麻雀到底吃什么?”这个问题引发了一场关乎麻雀物种存亡的大讨论。
......
春天来了,雀儿们更是活跃起来。它们成双成对地进出自己的窝窝,让我看花了的雀儿都是一水的灰色,一群一群的在一起,我不知道它们怎么就能认出自己的伴侣,晚上又怎么恩恩爱爱地回到自己地窝里。是不是我想的多余了些?穿在雀儿们身上这婚纱竟然也都是一个颜色,一种款式,一样的长短。我就估计是一位大师给裁好、给缝制出来的。我真为它们担忧啊!几乎千余只的雀儿们,同时进驻我们牛棚檐檐下的“洞房”。万一要是认错了门,进错了窝,岂不是夺人所爱了吗?
春天来了,我最爱看雀儿们的追逐。那翅膀一张真是嗖嗖的,前边飞后面追,赛着一比高低。
春天来了,我更爱听雀儿们的歌声了。这时的歌声欢快,优美,还带着相思的味道!由于雀儿的性格极其活泼,胆大容易接近人,所以它们的歌声不比这“歌后”黄鹂差。
春天来了,不久我家牛棚的檐檐下又传出稚嫩的歌声,这是小宝宝唱给母亲的歌声......
2023年1月29日(初八)
[上一篇] 父亲的老酒
[上一篇] 小草青青——春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