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定瓷,涅槃重生的凤凰
定瓷,涅槃重生的凤凰
作者: 陈战勇

    一般人心目中,曲阳县知名在于汉白玉石雕。诚然,汉白玉石雕是该县重要支柱产业,汉白玉雕刻造就了许多名闻遐迩的雕刻大师。就国内来说,许多大型汉白玉雕像(如毛泽东等老一辈及卓越人物造像)、著名建筑雕刻和大型动物(狮子、大象)雕刻,多出于曲阳艺人之手。然而,您的认识若仅限于此,就有点孤陋寡闻了。

    癸卯年“芒种”后的一天,我们乘车往访了曲阳县,彻底校正了我和许多人的偏见。在曲阳,我们参观了“陈文增定瓷艺术馆”,瞻仰了大师雕像,听到了他跌宕起伏、献身定瓷艺术的动人事迹,心中油然升起敬意。在艺术馆中,我们品读了定瓷大师们技艺精湛、栩栩如生的艺术作品,获得了丰盈的艺术感受。原来,定瓷同汉白玉雕刻一样,在当地经济发展、百姓生活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在定瓷复兴的漫长历程中,诞生了那么多灿若群星的艺术家!在曲阳采风中,我们结识了已故大师陈文增诸多弟子,感受到定瓷艺术后继有人、日益繁荣兴旺的喜人前景。

毁灭与复兴

      历史上,定瓷传统烧制技艺起源于河北曲阳等地,因曲阳古时属定州辖区,故名“定瓷”。它的特点是胎质坚实细腻,釉色透明,柔润媲玉,器薄如纸,叩击如磬。关于陶瓷,古人诗词中多有涉及:“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唐.皎然)。“白玉金边素瓷胎,雕龙描凤巧安排”(清:爱新觉罗.弘历,即乾隆)。对于定瓷,更有维妙维肖的描写:“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唐.杜甫)。”定瓷刻花飘洒秀逸,印花考究典雅,深受唐朝以后皇公贵族及眷属们的喜爱。

定瓷烧制技艺始于唐朝、兴于北宋,其后由于蒙古鞑靼、契丹、女真等北方民族不断南侵,迫使百姓颠沛流离,定瓷遂湮灭于战火兵燹。定窑是北方大地繁盛而影响深远的一个窑系,在宋代被称为“天下第一窑”,同当时的汝、钧、官、哥窑一起,号称我国宋代五大名窑。

    解放后,国家领导人和广大百姓对久已失传的定瓷艺术极为惋惜与痛心。上世纪1972年,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关怀下,在省、市、县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下,曲阳县国营和集体两家定瓷厂迅速上马,决心恢复失传了800余年的定瓷绝技,让珍贵的文化遗产发扬光大。在定瓷大师陈文增带领下,经过40多年艰苦奋斗,各路人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业绩。今日的定瓷艺术,完全恢复了历史上“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的特质,并在此基础上还有所创新。定瓷产品远销海内外,在市场受到广泛欢迎,收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重现了定瓷艺术的灿烂辉煌。

 艺术馆见闻

       在陈文增定瓷艺术馆,我们领略了陈文增、蔺占献、和焕等大师及其弟子们的细瓷作品。陈文增大师在担负繁重的公司管理事务同时,在定瓷艺术方面进行了不懈的研究与探索。他不怕脏、不怕苦、不喊累,经常抽空下车间和泥拉坯,揣摸作品造型及胎面设计,绞尽脑汁研究雕花、刻花技巧。他的作品,经常是诗、书、瓷一气呵成,令人看了拍手称奇。海内外参观者看到他的作品,总是爱不释手。他创作的“定窑刻花三联艺术直口瓶”、“四海呈祥云龙雕花瓶”、“定瓷三联艺术贵妃瓶”等作品,有的成功申请基尼斯之最,有的被人民大会堂收藏。

      蔺占献主要从事定窑原料、釉料工程及色釉装饰工艺研究。在定瓷艺术创新方面,也做了多方面的探索和追求。他创作的“定窑红釉盘”、“定窑黑定罐”、“定窑黑罐圆腹瓶”等作品,在用釉、配色方面均达到了颇高的艺术水准,多次获得高档次奖项。被称为“蕙质兰心”的巾帼女将和焕,将女子的细腻和柔情糅进定瓷艺术创作中,每一件作品都倾注了她的心血和汗水。和焕在雕花、刻花方面,具有独特造诣。在吸取前人雕刻技艺基础上,与现代浮雕的立体效果巧妙融和,为当前定瓷发展开辟了新路径。她的细瓷作品胎面洒脱,刻画细腻,让人看了赏心悦目。

      陈文增、蔺占献、和焕为曲阳定瓷的复兴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国家、省、市各级,授予了他们很多荣誉。他们被称为“定瓷”三杰是当之无愧的。

      在看到大师们卓越成果之时,我们也不应该忘记埋头干活的工人师傅。在车间参观时,我们看到每一道工序的师傅都在认真细致、一丝不苟,或塑胎、或刻花、剔花,或烧窑、质检......他们头上没有光环,收入也说不上多高,但他们在定瓷复兴中的功绩也应该被纳入公众视野。在他们的手下,既有艺术精湛的定瓷作品,又有供百姓使用的日用瓷器。没有他们的辛勤劳作,那些精品名作不可能面世。

 朴拙的陶艺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不管什么艺术形式,都需要在继承基础上不断创新,才会获得顽强的生命力。在曲阳期间,我们参观了闫玉伟的“孝木窑衔泥坊工作室”。闫玉伟是陈文增大师弟子之一。他遍览了前辈们构思奇妙、巧夺天工的细瓷作品,忽然产生了新的想法。他不想在大师们铺就的道路上继续奔跑,而是独辟蹊径,在粗瓷、陶艺方面进行新的尝试和探求。经过长期艰苦的实践,他成功地闯出了一条新路。如果把定瓷大师们的细瓷作品比作黄钟大吕,而闫玉伟的粗瓷、陶艺,就是黎明前雄鸡的啼鸣。黄钟大吕能使人震撼、警醒,雄鸡啼鸣能唤醒人在清晨醒来。参观中,闫玉伟几件作品让我印象颇深,第一件:一位穿戴稍显臃肿的男人拙笨地搂着他的女人当众“秀恩爱”(网络语言称“撒狗粮”),其亲昵之态让人看了忍俊不禁。是啊,爱情是人类两性间最美好的情感。歌颂、赞美爱情,是作家、艺术家笔下、表演中永恒的主题。闫玉伟用漫画笔法,从崭新视角摹写了人性之美。第二件为表现“大力士”的雄壮之姿,作品突出了他的头和雄壮双臂,竟然省略了他肩膀以下身体部分,诚为取舍之功。第三件,是有个人打哈欠时的情态,夸张、变形、滑稽,毫无顾忌......大胆的构思,剥去一切矫饰,直抵生活本质,取得了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闫玉伟的日用粗瓷作品,大都都平中见奇,不落窠臼,走出了自己的创新之路。


          诗书结奇缘

    在陈文增大师诸多弟子中,还有一位在诗歌和书法方面成绩斐然的女性。她,就是陈文增定瓷艺术馆馆长杨丽静。杨丽静虽然做得是行政工作,但她不甘平庸,求知若渴。在陈文增大师启发与指导下,她在诗歌和书法两个方面,坚持不懈地勤奋耕耘,获得了可喜成果。2016年,她出版诗词集《榴花集》,由陈文增大师作序。众所周知,自古以来诗词、书法与陶瓷就有割舍不清的亲密关系。在细瓷艺术品和日用陶瓷中,都经常能看到诗词和书法的身影。杨丽静清楚,要想为定瓷艺术增砖添瓦,就必须练好这两个方面的基本功。杨丽静不但在自己的田圃上耕耘,还引领、倡导手下的姑娘、小伙,在诗词、书法方面进行了的卓有成效的学习与钻研。毫无疑问,杨丽静做得是奖掖、提携后人的工作,是十分可贵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待她的弟子们在诗歌、书法方面均取得丰硕成果之时,师徒比翼齐飞,那将是更加喜人的情景。

    在陈文增定瓷艺术馆开馆6周年纪念会上,我们还亲眼见证了庞永辉和杨丽静收徒仪式。我们有理由相信,复兴后的定瓷艺术会薪火相传,像大河般奔腾不息!

    古希腊有个神话,凤凰涅槃之后会浴火重生。定瓷艺术也同天方国的“菲尼克斯”(phoenix)一样,历经800多年的磨难之后,终于在陈文增大师及其同事、弟子40多年共同努力下,就像那只“火凤凰”一样,历经万千苦难,在痛苦的浴火之后重新获得了新生。祝愿涅槃后的凤凰飞得更高、更远,永远充满青春活力!

 

 

 

 

 

 

 

[上一篇] 父亲的老酒

[上一篇] 定窑访瓷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