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中旬,河北采风学会组织采风团队赴曲阳县城、孝木窑等地进行系列文化采风活动。
6月12日是陈文增定瓷艺术馆开馆6周年纪念日。采风成员与国家和河北省工艺美术界、文学艺术界、新闻界以及曲阳县领导等各位人士相聚于馆。张炳吉会长为陈文增定瓷艺术馆杨丽静馆长颁授“采风创作基地”牌匾之后,举行了隆重的纪念和定窑文化宣传及收徒等活动。陈文增先生为复原、发掘、发展定瓷工艺曾做出卓越贡献,并在诗词、书法方面有很深造诣,被学界誉为"瓷、诗、书"三联艺术家。此行还有幸结识到了定瓷三杰(陈文增、和焕、蔺占献)中的和焕、蔺占献大师以及陶瓷大学校长宁钢先生等众多业界知名人士。
采风团一行人在国家陶瓷艺术大师和焕老师及定瓷艺术馆馆馆长杨丽静的陪同下,参观了陈文增定瓷艺术馆、定窑历史博物馆、陈氏定窑公司等。大家在欣赏定瓷艺术精美的同时,由衷地赞叹陈文增等各位大师对复兴、发展定瓷作出的卓越贡献。
此行采风团队还到孝木窑、定窑遗址等地进行了参观。孝木窑的创建人闫玉伟是陈文增大师的弟子,他那质朴的形象以及琳琅满目、别致巧工的粗瓷都给人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记。
曲阳,以太行山脉恒山山曲之阳而得名。秦代始置县,属巨鹿郡,因同郡有下曲阳县(当今晋州县),为区别,故曲阳又称“上曲阳”。
曲阳位于太行山东麓,陶瓷工业资源蕴藏丰富,自唐以来陶瓷业就在此开始创烧,五代至北宋年间制瓷工艺达到高峰,曾长时间为朝廷生产专用瓷器。因曲阳古时属定州,因此所产瓷器称“定瓷”,窑口称为“定窑”。定窑以盛产白瓷为主,为宋代五大官窑之一。
定窑陶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其技法上承“邢窑”,时达河北磁州、北京龙泉、山西平定,下至江南“景德镇”、“吉州”等诸多窑系。因此形成了“北定”、“南定”、“土定”、“新定”等众多派系,足见当时定窑的影响之广深。
定窑与巨鹿宋城。巨鹿历史文化悠久,其历史可追溯到上古的尧舜禹时期,巨鹿郡为秦代名郡,当时曲阳一带亦属巨鹿郡。巨鹿宋城是历经唐宋的巨鹿古县城,也是黄河北流时(公元1048年)河边的繁华城镇。除黄河之外,还有漳河、滏阳等河流流经此地。河运之便,使得成为河北一个陶瓷产品集散之地。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黄河在巨鹿县城附近决口,巨鹿城被汹涌的洪水携带巨量的泥沙瞬间淹没。清末民初人们发现了这个被黄沙深埋地下两丈深的宋代古城,出土了大量的瓷器,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收藏界的轰动。当时出土了大量的白瓷,专家称之为“土定”。出土的诸多瓷器被收藏在欧美、日本等国家的博物馆中,其中有很多北宋定窑瓷器精品。
定窑推动了中国陶瓷业的发展,提升了百姓日用瓷器品质的水平。前些年巨鹿发现了一处隋代贵族墓葬,出土了一些陶瓷器具,大多为不坚密的灰陶器物。贵族尚且如此,普通百姓的日用陶瓷器具的水平可想而知。巨鹿宋城出土了大量北宋年间的民间日用瓷器,大多为白瓷,两个时间节点记录了此间民用陶瓷的发展历程。唐后定窑生产工艺大大提升了陶瓷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为高品质陶瓷的普及提供了生产和技术保障。定窑是一个官民共用的窑系。巨大高档瓷器的产量提升了百姓的生活水平。定窑工艺在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成就是:覆烧法、划花与印花工艺的普及与发展。
定窑见证了中国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定窑创于唐末五代,盛于北宋。之后随着北宋末年外族入侵,中国北方战乱频发,金元之后定窑逐渐衰微。定窑衰退之后大量技术人员南迁,中国陶瓷工业中心逐渐由江北转向江南。古代中国自清之前一直处在世界之巅,期间高端陶瓷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出口贸易产品,但到了清末随着国力的持续衰微,中国甚至成了陶瓷的进口之国。
自古代定窑创烧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四次“收藏热”。第一次是北宋末年,第二次是明代晚期,第三次是康乾时期,第四次是清末民初。定瓷作为高端瓷器始终是众多收藏者热心追求的对象。盛世收藏!当今随着经济与时代的发展,中国正迎来第五次“收藏热”,复兴的定瓷一定会推动收藏文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陶器是世界各文明的重要标识,陶器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起源与发展,陶瓷更是中华文明重要的文化名片。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是世界陶瓷的高端和集大成者,外文中的中国一词:China,其本意就是瓷器的意思,这也是世界对于中国陶瓷文化地位的肯定。
民族复兴百业兴。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不可能是局部行业的振兴。陶瓷业是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产业,定瓷是中国陶瓷业界的文化瑰宝。定瓷工艺的恢复与开创发展洽逢其时,中国陶瓷的文化瑰宝——定窑文化一定能够继往开来、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