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散文研究会“晋泰轩杯”全国散文作家“山西行”创作采风活动已经拉开序幕。首先我代表研究会向与会的各位嘉宾和代表的光临指导表示热烈欢迎和感谢!
这次活动的目的、意义,就是贯彻党的文艺方针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好好采风”指示精神,开阔创作视野,广交文学知己,感受三晋大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文学创作积累更多素材,并弥补疫情造成的线下文学交流活动的不足。我们研究会已经多年没有搞天津市外的采风活动,会员和文友来自各地,很多同志多年没有见面,大家互相十分想念;还有不少新结识的文友,手机里聊得很热闹,但从未谋面,所以这也是一次难得的叙旧与交流的机会。
这次活动,一个多月前就着手筹备,尤其是孙总、陈霞他们多方联系各项接待事宜。我们本着尽力节约开支,同时活动安排要紧凑而丰富。考虑参会的中老年同志较多,又赶上一个端午节,所以食宿条件尽量好一些,活动半径尽量小一些。这次活动,许多同志是克服了身体、家庭或工作中的各种困难而来的,我们的老顾问和理事、德高望重的著名散文作家王友明老师始终关爱研究会的发展,这次活动又是在病愈恢复期间,坚持参会。副会长徐桂兰老师也是一样的情形,走路和起坐都很费劲,依然在老伴的陪同下到会。我们的每一位代表,无不是辗转跋涉,有的是携友自驾,有的是夫妻同行,来到山西。大家为了什么?就是出于对文学的感情,对一个团队的感情,对文友们的感情。这是我们的约定,是心灵的碰撞与融合。当今环境下,还有什么比一个“情”字更为宝贵的呢?
研究会秉承为会员做好服务、义务奉献的精神和开放、包容的格局,为大家提供学习平台,提供交流和展示的机会。几年来,在大家的支持下,研究会的工作取得可喜成果,规模和对外影响力不断扩大。它的意义,不全在于研究会本身,更不在于我们团队的个人利益,而在于每一位会员,就是说,随着研究会影响力的扩大,我们每一位会员和文友的创作拥有了更多的“出口”,每个人都可以尽情地释放创作能量。借这个机会,我向多年来支持研究会工作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感谢!
今天下午的议程,是进行散文讲座交流,我们邀请了五位资深作家朋友进行散文创作交流的发言。他们不仅善于写作,而且对文学理论有一定的见解;有的擅长小说、诗歌、散文等多种文体样式的创作,各种体裁互相借鉴与融合,相得益彰,成为散文创作的有利条件;好几位老师参与了我们研究会组织的“城市记忆”“乡情散文”等征文大赛的评审工作,对不同风格的散文作品有着更多的比较与体会。这些都成为一种文化资源,今天拿出来跟大家分享,有独到的见解,有的放矢,很接地气,讲得不错。实际上,近三年来,我们已经多次举办散文讲座,聘请名家或者会员交流,讲解的过程是由浅入深,就散文的概念、一般写作方法、作品评价、非虚构散文的理解、散文的各种观点与流派,新散文、文化散文、在场主义等情形的影响、散文的发展史、名篇名句的释义赏析等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这些讲座,包括今天的交流,对于提高大家对于散文创作的认识,一定会有所帮助的。
这次活动,天津市作家协会创联部专门向会议发来贺信。晋中市档案局(馆)提供了会议场地,李泽永馆长到会看望大家。作为活动冠名主体,山西晋泰轩酒业有限公司为活动的举办,提供了财力与人力的大力支持,在经费预算、行程安排、会议接待等方面,给予很多的帮助。晋泰轩的老总孙晓斌,不仅是著名的企业家,也是一个文化人,他非常喜欢诗词歌赋和古典文学,也常常吟诗作赋,博古论今,引经据典,据我所见就有不少的赋文佳作。陈霞、李瑞萍等同志做了大量的组织工作,细致周到,办事能力很强,赢得了大家的口碑。他们都与文学事业有缘,奉献爱心,让我们这次活动得以顺利开展。衷心感谢孙总为首的团队的辛勤工作和对文学事业的大力支持,也感谢晋中市档案馆的支持!
我想,我们来山西,绕不开“晋商”两个字。刚才就参观了晋中博物馆中的晋商展馆,我们还将参观位于太原市的晋商博物院,晋商精神是我们民族传统的精华,同时它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山西,有我们的根脉,是文学采风路上的重要“驿站”;“山西行”,多像是一次“寻根之旅”!文学之光照亮前行之路!我们必然会发现亮点,回去写观感的时候,一定会找到许多独特视角的。
采风活动切记“安全第一”。祝大家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交流愉快,玩的尽兴!
(作者李锡文,本文根据作者在“晋泰轩杯”散文作家山西创作交流会上的讲话整理)
[下一篇] 三晋采风:参观晋中博物馆 触摸历史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