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心中的沙家浜
心中的沙家浜
作者: 马占顺

 


      沙家浜在常熟市。中午高铁准时开车了!望着窗外的田地,京剧《沙家浜》的片段不断闪出。

      印象之中的沙家浜仍是那么美好的。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刚刚上初中,《沙家浜》样板戏就被拍摄成电影,从中让我认识了沙家浜。

      那时想象中的沙家浜:

      ——有要做泰山顶上一青松的十八勇士和他们的指导员——郭建光;

      ——有春来茶馆的阿庆嫂;

      ——有慈祥热心的沙奶奶;

      ——还有草包司令胡传魁和阴险人物刁德一;

      ——当然这里还有阳澄湖肥肥的大闸蟹、青青的芦苇荡和一片青山绿水了!

      今天我们一行人就要奔赴常熟市了。中午坐在去往的高铁上,心潮似乎在翻腾。不时觉得这趟北京南开出的G135次高铁到苏州北,中间停的站次多达十几站,让我踏上这片热土的时间不得不推迟了。

      以前来过苏州多次,但阴差阳错的我还没有到达过常熟,更没有见过沙家浜中这洋溢着江南风俗的“春来茶馆”和这片厚重的芦苇荡!

      常熟给我最深的怀旧就是这里曾经的“芦荡火种”!

      我感到常熟这里不仅仅是江南水乡,重要的是在这片红色的芦苇荡中蕴藏着的这种革命精神,从小就扎根于自己的心灵之中。

      这种红色精神,还是我们今天做好文化养老工作的直接动力。

      其实这里阳澄湖畔“春来茶馆”和湖中芦苇荡的名气,是来自当年抗日的新四军和这里的革命群众的那种精神。

      从网上得知1957年夏,崔左夫写出纪实文学《血染着姓名——三十六伤病员斗争纪实》,为《沙家浜》最早的蓝本。

      后时任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的刘飞写下长篇回忆录《火种》,叙述了1939年底到1940年初在阳澄湖后方医院养伤的经历,着重描写了36个伤病员的英雄形象以及群众与子弟兵的鱼水情。

      1958年,上海人民沪剧团工作人员赴南京军区寻找创作素材,见到了36个伤病员名单和崔左夫的《血染着姓名》,在此基础上由文牧执笔创作出革命现代戏《碧水红旗》。

      出于艺术角度考虑,将现实中的36个伤病员改为剧中的18个,茶馆男老板改为女主角阿庆嫂,故事发生地取名为富有江南特色的“沙家浜”。

      后来这部戏的剧名改为《芦荡火种》,1956年在上海首演。1964年《芦荡火种》在北京参加会演,中央领导人观看了演出。

      《芦荡火种》演出成功后,汪曾祺、杨毓珉、肖甲、薛恩厚等将其改编成京剧。此后汪曾祺对剧本进行改编。

      1965年3月剧本《沙家浜》在《人民日报》上发表。

      该剧主要讲述了抗战时期,新四军某部指导员郭建光带领18名新四军伤病员在沙家浜养伤,与地下党员阿庆嫂依靠以沙奶奶为代表的进步抗日群众,与敌人斗智斗勇,巧妙掩护伤病员,最终消灭顽敌武装的故事。

      1967年,京剧《沙家浜》被定为八个革命样板戏之一。

      1971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将其摄制成电影,在全国放映。

      在去苏州北站的高铁上,沙家浜的芦苇荡、沙家浜的阳澄湖;沙家浜的稻花香、沙家浜的大闸蟹不时在脑海中,如电影一样的来回映出!

      ……

      2023年9月5日

[上一篇] 父亲的老酒

[上一篇] 学习“点茶”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