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占顺主任为善缘文化大课堂第十四课讲述《梦回西单》
9月27日下午,在国庆、中秋佳节到来之际,善缘文化大课堂第十四课开讲,由马占顺老师与大家分享他的自传体散文集《梦回西单》创作体会。
马占顺,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曾任国家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顾问,现任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文化养老公益项目办公室主任。
创作的作品有:《梦回西单》《桑干河畔感恩园》《良师益友》《阜阳老仔和他的救援队》及《雷锋后人——王晓庆》等。
马占顺老师说,散文集《梦回西单》创作于2018年至2019年期间,总共有23万字。
他告诉大家,《梦回西单》突出了一个“情”字、打造了一个“我”字。不论是写人还是写事,每一篇散文都要与自己有关,这样才能表现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因为当年跟父母住在西单的一条胡同里,他对那片胡同、大院有着近四十来年的情节。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似乎都凝聚着他对胡同、对胡同中大院的爱。
为了记住这段“情”和这段“爱”,他写了这部作品。作品出版后,他为这段情感得以抒发而感到高兴。
马老师为大家分享了《梦回西单》背后的故事,从五个方面讲述了创作灵感来源:
一、胡同的记忆。他说,西单在改造之前,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尽是平房的景象。现在我们看到的基本上都是崭新建筑,那些承载着他无数回忆的胡同,走过几十年的熟悉路径,胡同里生活的点点滴滴,如蜂窝煤、澡堂子、胡同里养鸟的、蹬三轮叫卖的都成了记忆。
二、儿时的新年记忆。他回忆起小时候,新年的到来总是有喜欢放的鞭炮和充满期待的“糖瓜”。在那个年代,物资匮乏,食物并不丰富,孩子们期待着过年期间能享受到一些特别的待遇。除此之外,大人们忙着扫房、买新衣等为新年做准备。
三、学校生活。回忆起中学时光,马老师说他们的数学老师为了让同学们汲取更多知识,想出了一个方法——让同学们在黑板上做题。这个方法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还更好地理解了所学知识。
四、亲吻土地。马老师回忆起第一次到湖北农村劳动,在湖里捉甲鱼时的刺激与新奇,吃自己种的黄瓜、西红柿等难忘的农村生活。
五、成长岁月。马老师回忆当兵时第一次站岗、第一次打靶、吃饭前要唱歌、被子要叠的像豆腐块一样整齐等部队生活。
分享后,马老师还与现场的听众进行了互动,在交流中把大家带回到几十年前的西单,回味那些美食及趣事。
河北省采风学会第一分会副会长任淑敏参与策划和组织,他和部分会员聆听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