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太行山是丰收的季节,农民们正在收获五谷丰登的快乐,他们像一朵带露的花朵,写在了满怀希望的笑脸上。当笔者看到山西知名老报人、长治日报原社长王占禹沉甸甸的新作《那方热土那方人》问世时,封面上沧桑的农家院落和古老的苍天大树交相辉映,泥土的芳香顿时扑面而来。曾几何时,这位“脚印踩得深,笔下流真情”的践行者,视读者为天,他深入基层反映民声的背影,让人从心底由衷的敬仰。如今,新闻人与文学交融在一起时,所释放出的正能量,是一路风景一路歌。
正如书中页面所说,当一个人在几十年之后再回首重温过往,奔涌在心中的是激动、快意,还是苍凉和迷惘?对于走过那个年代的人来说,都有着等待与无奈、必然和偶然、悲伤与兴奋交织的漫长心路历程。于是,作者在漫长岁月的沉淀中,把曾经在民间的传统技艺、故乡的山川盛景、故友的浓厚情谊、美不胜收的太行风韵,在《那方热土那方人》中为读者展现开来,犹如一阵清新的风吹拂着大地。
散文集《那方热土那方人》,分别为“那人那事”、“那乡那土”、“那山那水”、“那情那爱”、“那文那图”、“那字那画”和“文友寄语”等章节,其文多为作者退休之后的有感而发,涉及人文历史、风土民情、自然风光、红色记忆以及书画、摄影、评论等,行文洒脱,抑扬顿挫,用新闻的视野和聚焦的镜头,书写了太行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对故乡的守望也就多了一道风景。
在“那人那事”中,有巧夺天工、师承鲁班的木匠,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铁匠,有取石造物、铺路架桥的石匠,有脚踩高架、挥动瓦刀的泥匠,有钉锅钉盆钉陶器的小炉匠,还有取材金银、制造首饰的银匠,笔舞丹青、七彩斑斓的油匠,以及能让民宅蓬荜生辉的裱糊匠等。在他的笔下,匠人们的聪明才智和其乐融融的工匠精神,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采煤工、农民工、修理工、环卫工、养路工、园艺工等勤劳善良的基层劳作者的风采历历在目。要知道,他们是真正的劳动大众,为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这些人很值得我们去尊重啊。
作者在“十君记”中感慨万千,那个时代的弄潮儿们就在读者眼前:曾经站在改革前沿阵地、领军潞安集团带出一支铁军队伍的尚海涛,是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国家的著名能源专家,多年不忘老矿工,念及上党热土时的满怀深情;曾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被评为全国劳模的周满祥,是为上党制药独树一帜的贤能,他军人的豪爽、太行人的风骨,闯市场闯出了大企业;凭草根起家带领父老乡亲奔小康的陈忠孝,充当黄土高坡的拓荒者,下定决心根治“壶关第一穷村”,成为神农故地一骄子,在打造“长治第一强村”中独领风骚;救死扶伤、打造山西省民营正骨医院的常立新,他带头奔赴汶川大地震灾区救援,被灾区伤残者称为“太行老区大胡子”,几年后救护车再次开进震区房石镇,捐献百万器械药品感动川北父老。一位抗战老兵、一腔家国情怀、一生推崇红色文化的李玉明老人,耄耋之年当选山西省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真是可喜可贺!
史耀清曾是作者的老领导,无论是黎城县长、襄垣县委书记,还是荣升长治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其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从讲政治的高度把方向带队伍,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亲力亲为,撸起袖子做公仆;而立之年便任矿长、咬定科学发展创新低碳经济,把昔日的黑矿变花园,荣登“中国青年优秀环保企业家”的潞安集团党委书记王安民,新世纪潮头的勇立着;曾在太行山、吕梁山留下足迹,在抗日烽火中冲在前列的屯留县原县委书记范仁卿,两袖清风公仆心,风范长存人仰之;早年从戎、后来从政,身为公仆受人尊敬的郭三丹,钟爱书法笔走龙蛇,退休后专攻毛体,上党书坛显身手;同样出身草根、官至部级后来受挫的张福元,能上能下无怨无悔。“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堪称真君子也。
“我如何能忘记,他们像一团火”点燃我的激情;我又如何能忘记他们像一本书润泽我的心灵?”作者之动情处,无不让人感受到谦谦君子之风扑面来。
在“那乡那土”中,“爹的故事”像一座高山,儿女们靠他心里踏实,爹的脚下走出了精彩的人生,爹的肩上扛出了责任担当。从爹的身上能感受到一种无穷的力量和聪明才智,他是中国农民勤劳朴实的缩影。
在屯留城区二十里外的北坡上,是作者的出生地。村上来了南腔北调的移民户,穿衣虽然长七短八的不修边幅,干起活来却各显神通。时间一长,大人们互相有了交情,孩子们成了活蹦乱跳的朋友,于是村子突然觉得变大了,红火热闹了。那人那事那情景,至今依然温暖着作者的心怀。
家乡一道道弯曲的高坡,是作者儿时的记忆,风从坡上来,春天的绿、夏天的火、秋天的爽、寒冬的雪,如诗如画。庄稼人甩开膀子吆喝牲口的鞭响,给田野里增添了欢快的乐曲。高坡把人带到高处,放眼望去:蔚蓝的天空云卷云舒,林中鸟儿蝉鸣啁啾,逶迤起伏的丘陵梯田尽收眼底,风物长宜放眼量,无限风光如此好!作者感恩家乡的高坡,礼赞这块给他生命和精神的高坡。
在“那山那水”中,当作者走进八路军故乡,走进武乡这片红色土地时,一曲雄浑的旋律《在太行山上》回荡。这里的天和地,飘逸着诱人的诗意;这里的山和水,流泻着天籁般的神韵。“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信念,让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为之热血沸腾。七十年前的这里,太行山的每座山头插上了红旗,太行山的家家户户挂上了红旗,在八路军总部和驻地搭起舞台唱起了戏,军民欢呼雀跃庆胜利!在砖壁村,七十七岁的五保户老人李书珍把记者迎进他家,叙说他见到朱老总、彭老总亲近老百姓的故事。老人还特别感谢党和政府建设新农村,让他过上了好日子。
在《放不下的北岩背》中,作者收到了左权县退休干部宋保明寄给他的书《一个特殊的村庄北岩背》,太行山深处的一道脊梁上,镶在峰峦里的石屋,嵌在峭壁上的窑洞,依偎在圪梁凹的院落,因村子在石岩的背坡,村名就叫北岩背。听着就让人心里凉飕飕的,因为这是坐落在一块大石头上的村庄。在这里,有村民的情结,有山里人的乡愁。因为老宋是从庄稼地里走出来的基层领导干部,他从生产队长、大队党支部书记、乡党委书记到县老干局长退下来的,心里经常念叨着老乡,他深深地爱着这片多情的土地,因为这里有他踏过的路径上阵阵鸟语花香,他曾耕耘过的田野上一层层金黄翠绿。如今的北岩背整体搬迁,但不尽的念想与乡愁,深深地留在了老宋的心里。
作为一个资深的老报人,王占禹先生以责任感和使命感笔耕不辍,真实的记录了来自基层火热的生活。用他的话说:“那些人,那些事,伴我走来,挥之不去。悠悠的乡愁、浓浓的亲情、切切的友谊、殷殷的慰籍,在我的脑际如一片片绿叶、一道道风景。于是记录下来,有了这本集子。点点滴滴,琐琐碎碎,好似沧桑老屋里的坛坛罐罐,背街小巷中的杂货摊摊,灰头土脸,散发凉气;但对于我,却似老酒陈醋,温暖心田。”多么朴实的话语,这就是一位老新闻工作者的心声。他说,不到基层抓不到“活鱼”,不沾泥土接不住“地气”。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成为有底气的新闻人。
王占禹先生曾写出许多脍炙人口、可圈可点的新闻作品,并多次获得国家级新闻奖项。他从事新闻工作四十载,练就了一双新闻“慧眼”,无论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还是时政评论、报告文学,都让读者耳目一新,其文字带着泥土的芳香和露珠,读来新鲜且亲切感人。当他的新闻与散文交汇在一起时,写实与抒情达到了共赢。这样赋予生命力的文字,读者能不喜欢吗?
(注:王占禹先生是国内新闻界知名的老报人,出版有扶贫札记《山老区经济浅议》、地域方记《上党经济史》(合著)、办报日记《总编辑手记:“笔尖下的行走,刀刃上的舞蹈”》、长篇报告文学《见证共和国——全国唯一的一至十届人大代表申纪兰》(合著)、新闻探析《读者为天》、散文随笔《走近一座高山》等,曾获第五届“中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