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诗人林海蓓相识是在浙江黄岩。
那天台州作家协会主席钱国丹带领台州文联一行人到竹之语公司,采访一种新产品洗涤剂。钱国丹介绍同行一位清秀苗条,透着一种端庄淑雅的美女就是诗人林海蓓,那天她穿一件月白上衣,下衣青裤,秀气的眼中不时放射出明珠一样的光芒,清澈而柔和。
采访,吃饭,拍照她都很是低调,多数时间她都是用来观察思考,可能是正在酝酿什么诗作。偶而目光相遇,她都是用委婉的一笑回以一种江南女人的礼貌。
她那时还兼做《黄岩》文学刊物主编,当她知道我在东北也曾写过诗时,就向我约稿,说诗歌是相通的无处不在。
后来我把写的两首小诗请她指教。她在《黄岩文学》2007年第3期给发表出来。,是看中我诗中有浓厚的东北生活气息,正好能调剂江南的婉柔。我知道她那是对我的鼓励,因为江南文风的婉柔是自有其历史传承,岂能是我这业余诗人三五行诗就能调剂得了的。
后来对林海蓓有了些了解:林海蓓,笔名林兮,浙江温岭人。台州市区黄岩新闻信息中心副主任、区文联副主席。
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二级,著有诗集《遥远的耳语》、《雨夜,谁在倾听我的声音》、《结满太阳的树》,散文诗集《当代青年散文诗十二家》(合著),歌词《命运不是梦》,诗歌《落叶》、《风雨在今夜敲门》,散文诗《县花》、《海之梦》等。
作品曾获第二届伯乐文学大奖赛提名奖、诗刊社全国首届短诗大赛优秀奖、浙江省文学大赛二等奖、全国吴伯箫散文大赛佳作奖、首届全国散文大赛优秀奖等。编写的音乐剧《桔林的黄昏》获全省比赛一等奖。
业内对林海蓓的诗歌也是好评如潮:2015年中国新诗百年论坛---走进黄岩暨林海蓓诗歌研讨会上,来自省内外的专家、诗人、学者、评论家相继从主题、风格、形式、内容、思想等各方面分析、评价了林海蓓的最新诗集《遇见你的盛放》。给出了“朴素清心,浪漫的坚守”、“不矫揉造作,不化妆、不藏拙”、“体式多样,向语音形象探索”等评语,并称林海蓓为“生活的歌者,有温度的诗人”。
2008年春天,林海蓓赠送我一册她新出版的诗集《结满太阳的树》,现在重读,依然有凉茶沁脾和甘露灌顶之感。林海蓓的诗有让人沐春风,晒暖阳,饮甘露,赏秋月的感觉。
林海蓓是个诗人,是个不造作,不粉饰的诗人。她是在用心用情用生命在创作。
林海蓓的诗简练而意深。像国画大师般仅寥寥数笔就能讲述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请看《哈萨克小姑娘》:
十四岁
两朵高原红
挂在她的小脸上
马背上
她从身后轻轻地抱着我
说着她小小的理想
像沿途的蝴蝶花次第开放
我说回家后寄你点书吧
看看外面的鹰如何飞翔
她抱紧了我
像抱紧了希望
马蹄得得
风景一路同行
她唱起了哈萨克的歌
歌声像她唱的小羊
告别了无邪的眼睛
告别了身后小小的体温
我招招手想继续轻松的旅程
招完手
我忍住不再回头
怕被女孩的目光
拉住我的牵挂
21行156个字,就完整地讲述了在草原上如何遇到一位哈萨克少女,共同骑马,聊天,许诺分手的故事。
诗中有肖像,有场景,有动作,有对话,有心理活动。简练至极,完整至极,感人至极。
用白描写法入诗,是林海蓓诗中的一大特色,简洁的语言,熟悉的物象,有机地凑到一起,就成了林海蓓笔下完美的诗句:
这里是值得常来的地方
成片的土地
偶现的村落
大路朝天
一些植物
在烈日下沉默
掘犟地用弱小的生命
坚持一份梦想
------《比梦还远的地方》
黄昏
炊烟从毡房中升起
靛蓝了夜色
远处
树木还没有抖落光叶子
似乎有霜
沉降在枯黄的草上
深秋了
牛羊已经归栏
肥壮地遥想春草又绿
草原袒露着自己
仁慈地像个老人
什么都知道
什么都不说
蓝天还是那么蓝
大地等待白雪降临
-------《草原的秋天》
最直接的白描手法的是《雾中看黄山》:
抬头看雾
低头看路
两边看树
这就是你呵
雾中的黄山
游人如同漫步云间。
林海蓓的诗还有个特点就是诗中常出警句。
象《阳光下的鬼域城》中:
没有绿色
就没有生命。
《戈壁滩上一棵孤独的树》中:
一棵树
怎样活着
都自由自在
-------《草原的秋天》
散文诗《一抺夕阳》中:
终于明白
希望无处不在。
心若止水
寂寞无处不在。
寥寥数句,便禅意深深,直碰读者的佛心。
最美的风景
总在无人烟处
与王安石的“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比之王安石的古文更明白简洁。
总之看林海蓓的诗有如下特点:
一、立意充满对生活、生命的热爱,对大自然的感恩和敬畏。
二、语言上善用“无语”,有书画留白,让人想象无穷的空间。
三、化常用语为神奇入诗。
四、用常见物象入诗,清新流畅,而没有故做深奥玄虚之处。
五、时常有警句跳出,使诗出亮点,让人驻目沉思回味咀嚼。
按着这条线索去读林海蓓的诗,还会发现很多个性和特点。
每读一遍都有收获。
郝连成 2017-04-13 佳木斯
[下一篇] 遥看是雪 唯有暗香
[上一篇] 横空出世的千里运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