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文艺名家 > 听李少白大师讲摄影
听李少白大师讲摄影
作者:雁在蓝天

李少白在讲怎样拍出好片


“”好片子是拍出来的吗?”

······下边没有回声。

”我认为,好片子是走出来的”

讲台上,手握话筒的李少白大师自问自答。

        在佳木斯摄影家协会主办的摄影讲座上,李少白语出惊人,让所有参加听讲人马上仄起耳朵想听听这位中国摄影界的大师到底有什么高论。

 2016515日,佳木斯摄影家协会借佳能摄影大篷车全国巡讲之机,请到了国内著名的摄影大师李少白。

通过看李大师的作品,听他对每幅作品拍摄过程介绍,听众们理解他所说好照片是走出来的含义。

本人理解,李少白的所谓”走“,分大走、中走和小走。大走是世界各地,国内名山大川;中走是到各个景区,别人没到过的地方,看不见的地方,想不到的地方。小走是在拍摄现场通过不停的走动最后发现与众不同的角度,拍出不同凡响的作品。

有一年,杨州市政府在世界范围内邀请了7位国际有名的摄影家到扬州拍片,李少白是唯一的中国摄影师,在拍摄一位著名画家时李少白就是通过不断地来回走动发现了与众不同的地方,最后从二楼往下倒拍了一张作品,成了此次7人摄影师中的唯一入选作品。李少白在拍摄作品用如下方法。首先是对拍摄对像进行观察,通过观察,在平凡中发现情趣,在对比中发现统一,在纷杂中发现和谐,在简洁中表现出深刻。

在新疆塔吉克族的一家餐馆为拍一个光影效果的塔吉克少妇,李少白在别人都坐等上菜时,拎着相机不停地走动,从各种角度寻找可拍的画面,终于在屋角和葡萄架两个三角阴影的结合处捕捉到了身穿红色衣裙的少妇。整个画面构图别致,线条疏朗,色彩明丽。

“我的这张片子就是走出来的。我走到了通往灶间的天井才偶然的看到了那屋角和葡萄架的阴影和架下通过的少妇,如果我也是在前厅和大家一道喝茶等着上菜,就发现不了这样的场景。”李少白讲述他这张作品的拍摄经验。

李少白作品:铜兽脑门上的红手指是已故的林黛玉扮演者陈晓旭(图2

     

      李少白的摄影出神入化,与他的渊博知识和丰富的艺术修养密不可分。

李少白,1942年出生在重庆市,曾就读北京体育学院足球专业,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无线电技术专业。先后任《大众摄影》、《中国摄影》、《摄影与摄像》等杂志的编委,并任中央民族大学现代图像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李少白先生是一位坚持从人本主义的审美展现、诠释中国传统标志性建筑(群)的著名摄影家,出版了《李少白作品摄影选》、《神秘的紫禁城》、《伟大的长城》、《走进故宫》、《中国长城之最-司马台长城》、《长城野韵》、《看不见的故宫》、《看不见的长城》等多本画册,视角独特,影响深远。长城和故宫摄影作品曾在北京、上海、台湾等地展出,并在法国、德国、日本、爱沙尼亚、瑞士、美国等地展出。

中国著名摄影大师狄源仓曾这样介绍李少白:

“李少白有一肚子诗,李白的杜甫的,李后主的,李清照的,陶渊明的甚至马雅可夫斯基的,这些诗句参和到一起,在李少白的心窖里酿成了一种独特的“诗酒”。这样一来,李少白的照片张张都带着一种诗酒的芳香,带着一种别的高手怎么使劲也拍不出来的特别香醇的味道。”

从李少白的摄影作品集《画中有话》。中就可感受到里边摄影精美和配文的诗意。

李少白作品(图3

      李少白的摄影艺术理念还和他不断汲取世界艺术大师的经典理论有关。在李少白的作品集中会经常引用世界各国画家,摄影家,艺术家的名人名句来佐证他的观点和理念。

  要想拍出你所感知到的景象,主要的挑战就是学会控制你的相机,(以及其他工具和技术)。

  这是李少白告诫在座各位摄影人的一句加拿大摄影家 弗里美·帕特森的名言。

现在很多摄影人都在追求摄影器材的更新,但真正把相机的各种功能全部弄明白并且能熟练应用的不多,这就是不能控制相机也是不能拍出满意片子的主要原因之一。

“线条的魅力,显然在于它各部之间的关系。”-----(美国  乔治·塔桑耶那)

“影像需要的一种内在的平衡来给人一种和谐感,不应该只是为了引起观众的注意而将不同的色调和形状的景物全部拍摄下来,取景时该取的就取,该舍的就舍,务必记住,取舍两者同样重要。”-----英国  戴维·沃德。

像这样的世界级大师的艺术观点李少白能信口道来。

并且用自己的话来诠释。像说到取舍都重要,李少白就用了一句绘画术语:要有留白,给人以想象。

李少白作品(图4)

      李少白说图片的表现力,很大程度取决于摄影者的抽象能力,也就是从整体中抽取富有特征的形式要素,(形状、线条、质感、色彩、明暗等)的能力。为什么要抽象?因为抽象可使视觉形象简洁化、秩序化、形式化、有助于观者更好地认识视觉最本质的东西。


李少白作品(图5)


       总结一下听李少白的讲座收获:那就是多走、多拍、多观察,多思考。从无中生有,从有中找出关系,从关系中发现和谐,通过简洁对比表现出被拍对像的诗意和醇美。

艺术家永远追求的就是与众不同。


郝连成  2016年5月22日  于佳木斯 松花江畔

[下一篇] 九峰擎天柱 蝉鸣万籁声 ------访作家郑九蝉先生

[上一篇] 非遗烙画的独特之美——记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家张锋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5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