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记住乡愁 > 工地记者与《海河战报》
工地记者与《海河战报》
作者:韩中清

时间荏苒,岁月如梦。40年前我曾是《海河战报》的工地记者,如今我已从《沧州晚报》记者岗位退休。回想往事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1972年年底,我从青县中学(现名青县一中)高中毕业回到家乡不久,担任了村团支书。那时还没有恢复高考,毕业的学生全部参加生产队劳动,每天挣工分,一个工(10分)才合几毛钱。大伙每天一日三出工,先到队里集合,由队长给每个人派活儿。队长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能力分配不同的农活儿。如耩地、赶车、扬场等算是技术活了,挖沟、平地、收庄稼等等都是体力活儿。

办黑板报、搞广播是团员活动之一。我组织几个团员骨干每月出一期黑板报,村里共有四块黑板报,每期刊登一些村里的好人好事,由大队记工分。有时写广播稿,利用晚上或早饭时对全村人广播宣传。青县有一个广播站,天天对外播放新闻。我记得青县广播站播发我的第一篇稿子是交售公粮的事儿。那天,我正与家里人用泼斗子浇自留地,当县广播电台播出《上伍村积极交售爱国粮》一稿时,我心里高兴极了。因为那是我的稿子首次被县广播站采用,以后又连续发表了一些稿子。

那年代,生产队每年春秋两季有出河工的任务,一个公社一个连队,一个连队一个通讯员,也称工地记者,专职报道工地上的好人好事。一个县是一个民工团,一个县的工地有几十公里长,县团办有线广播。1974年夏季,青县民工参加了清淤白洋淀工程,我被公社调去当通讯员。我一个人顶两名民工,不用带手推车和工具,队长当然同意了。

提起《小兵张嘎》电影,无人不晓。我曾经写过《念奴娇·白洋淀》。词中写道:柳摇堤岸,正轻风过淀,群鹅玩水。肥鲤龙虾三万顷,无数扁舟轻驶。树抹云霞,天连芦荡,古庙飘香气。游人夸赞,华北明珠真美。   遥想张嘎当年,弹林枪雨,人道机灵鬼。智取豺狼诛劲敌,负伤不流清泪。世事艰辛,青年已过,自我心惭愧。英雄奇士,举杯为你恭喜。

那年夏初,白洋淀里没有一叶芦苇,不见半条鱼虾,更无淀浪水花,只有脚下软绵绵的芦苇根子。民工们一铁锹下去,几乎挖不到泥土。这项工程不算难干,只是天热得厉害,烈日当头,民工们从早到晚汗流浃背……最可怕的是蚊子,一到晚上,蚊子嗡嗡乱叫,睡在蚊帐里的民工,常常被饥饿的蚊子咬醒。解大便时,成群的蚊子围着人的屁股叮咬,两只手不停地拍打,血染手掌。

民工们一不怕苦,二不怕累,战天斗地的精神感人至深。我每天在工地采访,将所见所闻写成消息、通讯、小故事,连续不断地从广播里宣传出去,鼓舞着小伙子们的激情和冲天干劲,同时我也经常得到青县海河指挥部的表扬。

第二年春,我跟随上伍公社民工连徒步来到海兴县宣惠河工地。所有民工进场或退场都是步行,手推车上带着工具、被子等。大家住在一窝龙的工棚里,地上铺一些麦秸防潮湿,夜间透过席缝能看见天上的星星。民工们一日四顿饭,管饱不限量,下午三四点钟,伙房人将玉米面窝头送到工地上,因为劳动强度大,此时必须再加一顿饭。七天改善一次生活,也就是吃面食,或者馒头,或者肉包子,或者油饼。改善生活是限量的,一斤二两干面做一个大面卷子,每人一个,不够吃的再吃窝头。真有饭量大的人,他们也是最能干的人,面卷子吃完了再吃两个窝头。挖海河是个力气活,一人一辆手推车,一把大铁锹,自己上土自己推。几个人一组,各组竞赛分开干。随着挖河的进度河坡越来越陡,一个人推车上不去了,于是专有一人拉坡,回空车的人头朝下协助拉重车,这样一来一往,河挖的越深河坡越陡也越长,重车爬坡的难度也就越来越大。几十里长的工地,人山人海,大伙赤脚裸背,干劲冲天,场景动人。天津下乡知识青年与当地民工一样,挥汗如雨,铁锹飞舞,手推土车,一路小跑。我每次来到工地总能采访到动人的事迹,写好稿子立即送到县海河指挥部工地广播站编辑部,稿子均能及时播出,没有一篇被“毙”的,同时还有一些稿子发表在《海河战报》上。

《海河战报》是油印的,每期发行1000份,自办发行,免费赠阅,每个连队民工都能看到。编辑部设有一个发稿榜,全县18个连队,我的发稿量是最多的。青县海河指挥部政委刘文强在宣惠河工程竣工前对我们的领队说:“你们的工程不算快,但你们小韩发稿却最多。下年你们自己再找一个通讯员吧,小韩我们指挥部选中了。”

第二年春天,我被调入青县海河指挥部政工组编辑部,工地在孟村县境内。这里几乎天天刮大风,沙土扬起,遮天蔽日,民工们每人头上罩着一个沙巾保护眼睛,红沙巾、白沙巾、粉沙巾、兰沙巾……人头摇动,赤橙黄绿,风景独秀,真是天下奇观。编辑部的屋顶用芦苇席遮盖着,墙壁是沙土的,每次刮风沙土钻过席缝落在纸上,笔尖一会儿就沾满了灰尘,我们抖落沙尘再接着写。休息时躺在地铺上必须用东西盖在脸上,不然脸部就变成土色的了。

办《海河战报》的人是从各单位选上来的优秀人员,纪云波、李士平、宋国成、刘宝明、冯玉玲、杨秀伟、杨秀贵、史洪调,他们各有特长,人人都是办小报的能手。另外还有两名广播员,一名打字员。初进政工组的我,一切从头学起。先说油印这个技术活,高手一张蜡纸能印1000份,不起皱纹,而且手不沾墨。新手干不好一下子蜡纸就起皱纹,看不清字了,两只手上还沾一下子墨。我边学边干,很快就熟练了,稿子也越写越好。

我父亲生前曾多次参加根治海河,他是生产队长,吃苦耐劳,多年的疾病就是挖河累的。我含泪创作的《故乡忆父》这首七律诗,曾提到了父亲战海河一事。现抄录如下:

血拌泥浆垒土窝,劬劳终岁放悲歌。

半锅糖菜填饥腹,九把钢锹战海河。

种地犹嫌三顷少,花钱谁信一文多。

故居忆父心潮涌,遗照堂前涕泗沱。

1996年初秋,子牙新河从上游下泄洪水,河套里的庄稼全部被洪水淹没。庄稼被淹是小事,庆幸的是两岸老百姓和财产都安然无恙。天津、北京更是毫发无损。1963年河北多地发生洪涝灾害,大运河以西人家的房屋、财产、庄稼全部被淹没,损失巨大。1963年毛泽东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了“一定要根治海河”的伟大号召。大清河、北排河、南排河、宣惠河等,一条条人工河挖成了,从此,河北人民再也没有受过水害。一条条长堤固若金汤,北京、天津高枕无忧。如今,中国人民打心眼里感谢毛泽东主席,一代伟人毛泽东永远活在亿万人民心中!

[下一篇] 那村 那墙 那历史

[上一篇] 花甲群聊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