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记住乡愁 > 去看双鸭山博物馆
去看双鸭山博物馆
作者:雁在蓝天



       为了让我了解这些年家乡的变化,好友张联说双鸭山的博物馆值得一看。


十天前,看完双鸭山市集贤县四特工艺美术城,后便驱车赶了过去。

      也就差几分钟的时间,到中午11点。 双鸭山博物馆的管理员告诉我们中午闭馆休息,让我们找个地方去吃点饭,下午回来再看。趴门缝看到了大厅对面墙上的铜漆泡畫,是《江山万里图》辉辉煌煌。有些像大都市的宾馆接待厅后边的背景画,有些不太伦类。

   事隔十天,过了三九的第四天,也就是全国气温都降到了1981年以来最低温度的这一天,张联又开车拉我去看双鸭山博物馆。

   哈同公路上白毛风刮得雪沫飞扬,直入车轮下边,翻个身又向路对面刮去。我在车里和张联说:这大冷天,可能这博物馆也就我们俩人有这瘾去看吧。

  张联说:大哥呀,你说你从北京回来,这么多年了,能不让你看看咱家乡的文化发展吗?

  上次去咱去晚了,没看成。这次是专门去看的,不会晚的。今天还是周五,加上这大冷天,人肯定不多,咱们消停地看,特别是那里的挹娄文化,别看你去北京的博物馆了,可这地方历史文化,那里还没有呢。

  张联说得有理。

  从上次没进去双鸭山博物馆大门,回来后我就上网查了一下,双鸭山博物馆还真的挺有规模。

     双鸭山博物馆介绍中开篇就说:博物馆是一个国家、地区和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进行国民教育、科普教育、历史文化和艺术熏陶的重要阵地和课堂。

双鸭山市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历史类博物馆,展示地方自然、历史、民族民俗及文化艺术等方面藏品。馆舍主体外形采用本地区挹娄文化的半地穴房址样式设计。馆区占地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9万平方米,馆内设有沧海桑田、神鸭古韵等10个展厅。

  介绍中还说:

双鸭山满源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各类遗址占全省文物遗址总数的四分之一,“代隋雁窝岛城址”、“三江平原汉魏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累计出土国家级文物200多件,饶河小南山出土的“圭”叶形石器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大单体“远古礼器”。抗日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无数革命先烈、热血青年在这里留下了大量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形成了抗联文化、煤城文化、垦荒文化和知青文化,成为城市特有的精神文化名片。



       这样丰富的历史文化藏馆,在中国最北东边疆的五线小城,让人不敢想象。


从博物馆的外部造型就让人感到端庄大气,门前广场上新颖的历史标柱就把人们带到了挹娄文化的远古。体会到了满源历史的沧桑。

入门管理处,果然没有参观人员。验明身份证,进入展厅,此时电子表计时1015分。看来有的时间细细观赏了。

馆内共设有沧海桑田、神鸭古韵、完达壮歌、三江明珠、民族风情、乌金生辉、森林与湿地、书法工艺美术品、城市规划及周边民间藏品等10个展厅。

沧海桑田展厅内,设计者进行了精心的装潢设计,并在其中布置了珊瑚、恐龙、原始牛等古生物化石,营造出远古蛮荒的氛围,将天文学、古生物学等自然学科与双鸭山地区的地理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这个馆的展品,我在中国的其他博物馆都看到过,几十万年前的古生物化石,从哪里陶腾来的都说不准,已没有了视觉冲击力。

民族风情展区的赫哲族的鱼皮制品倒是中国的一绝。里边的鱼皮鱼篓,鱼皮服装,鱼皮烟盒,鱼皮兀喇,设计独特,制艺精巧。传递出了少数民族先人们的聪明才智和善于利用身边物品的智慧。正是荀子所说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在当地民俗的展厅,我们又看到了小时在乡下就常见的花咕噜马车,东北八大怪之一的养活孩子吊起来的悠车子。小媳妇坐东北土炕上纺线的卟愣锤。种地用的弯勾犁-----

在如今进入到机器人时代,把东北人们的生活经历过的用品器具集中起来让后人们传承,让外来人了解,博物馆确实是进行国民教育、科普教育、历史文化和艺术熏陶的重要阵地和课堂。

边看边感慨自己家乡的变化,边讨论一些古化石的出土年代。

二楼的两个管理员小姑娘正在吃盒饭,我们没太打扰。来到了三楼的最后一个展厅“城市规划馆”。

展厅入口处,两个女工作人员拦住了我们。告之:不能进了,我们中午吃饭了。你们下午来吧。

我说:我们不能看一半,回去吃完饭再来吧。一个有些微胖的小姑娘底气很足的问我:那你也不能不让我们吃饭吧。

是啊,我们不能不让她们吃饭。可我们能说,这大冷的天,你不能不让我们看完吧。

凡是来看博物馆的都是性情儒雅的人,是不会和管理人员吵架的,凡是博物馆也都是为参观者着想,从开馆到闭馆是一气呵成的,哪有看中间回去吃饭再回来看下半场的。

出门时,张联和验票的管理员说一句:这里不错,没看完就撵出来了,哪有这样的博物馆?

窗口里边的管理员把头往门边的一个参观须知上一歪:我们就是这样规定的。

张联随手用手机拍了一下那上边的参观时间:果然是中午有休息时间。

本来上次被拒之门外的沮丧心情一下子又涌了上来。

能怪那小管理员吗?规定就是这样的。

  双鸭山政府不会把花了1.3个亿建成的“抗联文化、煤城文化、垦荒文化和知青文化,成为城市特有的精神文化名片。”就这样发向全国的观众吧。

2018126日星期五

[下一篇] 腊月天东北乡下赶集

[上一篇] 情祭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