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作品评论 > 读李春平《 郎在对门唱山歌 》有感
读李春平《 郎在对门唱山歌 》有感
作者:李洪涛

       一本书就像一个人,一个具有智慧与信仰的人,他呈现在你面前的思维与文字,是经过时间的洗礼与净化,岁月的打磨与雕琢,历史的浸淫与印证,以及读者的认可与共鸣。在世俗与俗世、现实与理想的路上,他用诗境般的语言讲述着一个你所耳熟能详、身临其境的故事,故事的情节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喜怒哀乐、艰难困苦、挫折与失败、压力与成功、柴米油盐酱醋茶等,说是故事也是生活。当我们越是深入,越是会感同身受,信任、承诺、坚守与理想似乎在一瞬间变成欺骗、谎言、放弃与泡影,然而,我们要相信,生活不会亏待我们,她终究会眷顾、恩赐于我们。无论我们身处何境,家永远是我们的避风港,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人生也总会是春暖花开。《郎在对门唱山歌》就是这样一本书。

       不久前,著名作家李春平老师向安康市图书馆捐赠了10本他的中篇小说集《郎在对门唱山歌》。在此之前,曾有幸从朋友那里看到了这部书,并借来读完了这部书,这真是一部颇具诗意的好书,非常值得一看。作者对中篇小说技巧与章法的把握与表达,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与境界,多色彩的、多题材的写作风格,小说中渗透的生命意识,现实与理想的碰撞,诗境般的语言特点,这对我来说,在今后的小说创作中都是非常值得借鉴与运用的。这本书中收入的中篇小说《郎在对门唱山歌》对我的感触最深。

       小说以安康市紫阳县原貌为创作题材,用一首典型的紫阳民歌为标题,真实而亲切。小说讲述了一个土生土长、天生丽质的紫阳人刘小样的成长经历,刘小样的同学张学锋喜欢小样,可是她对张学锋一点儿感觉都没有,也不喜欢听他说话的声音,即便小样这样对他,张学锋也没有“公子哥儿”的架子,用自己的方式锲而不舍地追求小样;冯刚有意或无意的出现,他主动跟小样说话,一段“子非鱼”式的对话,那天的邂逅之后,冯刚的影子通向了小样儿的心里,慢慢地两人开始相识、相知、相恋与相爱,然而由于冯刚与表姐的不正当关系,最终导致爱情破裂。小说的结尾写道:“小样没站稳,身子晃动的厉害,张学锋拘谨地挽着她,缓缓地走向回家的路。”这似乎是一个俗套的爱情小说,但是表达了作者所要表达的信息与思想,丰满的人物、鲜明的思想、精彩的故事、诗意的语言,这些都是非常接地气的,而且这部小说所表现的价值观是与社会的主流价值相符的。

       小说一开头“是城。是小城。是山城。是县城。城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县城。”开篇给人一种气势恢宏的特殊感觉,令人印象深刻,一下子让人记住了紫阳这个县名,广告语也罢,宣传口号也罢,我想这是作者发自内心的感情,真诚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与感恩,因为故乡滋养了他,他以故乡为荣。“史志载……紫阳县城的味道是爬出来的。”仿佛自己在读一篇纪实文学或是散文,作者用诗意叙事的语言介绍了紫阳县县名的来历、历史风貌和建筑特点,仿佛在描绘一幅美丽的城市山水风景画,向游人们解说美丽的山城紫阳。“山城脚下就是汉江水库……将城郭变成水中倒影。”如此平静与惬意,似乎山水与县城融为一体,画境般的感觉油然而生,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般的山水与县城之间,享受着天人合一的自然景观。这让我想起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开篇,作者用诗意叙事的语言绘制和渲染了一个风景如画,历史与现代共存的紫阳县,后面还有说道:“紫阳是全国第二个富硒区,盛产富硒茶,这是紫阳的第一宝物。硒是什么?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了它就百病丛生。紫阳人为此非常自豪,一切以硒冠之。”这些都会激发人们对紫阳的向往,同时表达了作者浓浓的故乡情,感恩故乡的养育之恩,用自己的影响力、文字、语言给故乡“打广告”“提高故乡知名度”和“报答乡土人情”。总而言之,我无故乡,无以有今日。

       小说中也刻画了刘在水对女儿小样无微不至的关爱。刘在水为了给女儿买架钢琴,向同事借钱,因为借钱买琴的事情,小样的父母还吵了一架,毕竟之前家里装修楼房时欠下的钱刚刚还完。为了小样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刘在水真是尽心尽责,为了小样学钢琴,刘在水请来了毛老师,为了小样能够考上更好的大学,刘在水请来冯刚老师为小样补习文化课。还有,小样上高中了,父亲又多了一份操心。不为别的,是上高中的路远了,上坡下坡的,骑自行车不安全,小样想买自行车,但遭到了父亲的坚决反对。小样走小路去学校,刘在水尾随小样送她去学校。小样儿正是情窦初开的时候,刘在水怕小样与冯刚越轨,怕他们偷食禁果。小样是刘在水的心肝宝贝,那是万万不能让她做出格事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刘在水自己却偏偏使用了出格的方法,也许是过于疼爱,用摄像头监控小样和冯刚的行为,从而犯下爱的错误。刘在水所做的一切,点点滴滴,都倾注了父亲对女儿的爱,常言道,父爱如山,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作为子女我们要关注、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虽然有时候他们表现的独断专行,但是要学会感恩父母。

       小说中也表现了小样心地善良、善解人意的性格特点。自从认识冯刚之后,小样得知他的母亲瘫痪在床,便向父亲要了200元,在附近的超市买了许多水果和营养品去看冯刚的妈妈。小样不嫌弃冯刚家贫穷,以及他母亲屋子里难闻的味道。小样儿说:“我给阿姨喂饭吧!”冯刚就给小样儿端个凳子放在床边,小样儿就负责给冯刚妈妈喂饭。小样儿做得非常细腻,把鱼刺挑掉,怕烫着了她,还要放在嘴边吹吹,然后再递进冯刚母亲嘴里。初五的时候,小样儿妈妈给她准备了一些礼品,让她去看望冯刚的母亲。小样儿兴致勃勃地拎着礼物踏上了石板路,把那500元钱给了冯刚的母亲。小样儿甜甜地说,婶婶你身体不好,想吃什么就买点什么。冯刚母亲拉着小样儿的手,一串热泪就出来了,说你真是个善良的女娃子啊,冯刚要是能跟你有个结果,我死也瞑目了。刘在水当工商局长的事已经公示了,公示出来让大家提意见。能否当上,关键就在于公示的一个月时间里。为了避嫌,小样代父出征,参加张学锋奶奶的80大寿。小样的善良与天真刻画地如此真实。

       小说中也描写了浓浓的师生情谊。“小样儿模样好看,就连手指头都长得妙不可言……这样的手是上帝专门让它到人间弹钢琴的,不弹钢琴就委屈了上帝的一片好意啊。”这位伯乐毛老师发现了千里马小样具有弹钢琴的潜质,毛老师是全县唯一的钢筋十级。“按说,小样儿应该到老师家里去学琴,可老师的儿子张学锋太野,小样儿有些胆怯,她不去。所以毛老师就往小样儿家里跑。”可以看出,毛老师是一位非常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不拘小节的人,总是先为学生考虑和着想,甘愿牺牲自己的时间,也要完成自己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这样的好老师,不得不让我们产生敬佩之心,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学习的典范。

       “到初中毕业时,小样儿考到了钢琴七级证书。遗憾的是,这年毛老师得了绝症,说不行就不行了……小样儿啊,你不是进步最快的学生,但你却是我最满意的学生,也是最可爱和最得意的学生。钢琴不可能成为你的终身职业,作为一种爱好,是极能陶冶人的,它能让人的灵魂变得纯净和纯粹起来。你在任何时候都不要丢掉这个爱好啊。”毛老师的言语发人深省,学习与教育是为了学生更好的进步与发展,也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种方法、认知、技巧与思维,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配合,教授与默契,教师都需要耐心和师德,所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爱好不一定是职业,职业也不一定是爱好,但是我们需要一个促进我们身心健康的爱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爱好会潜移默化净化我们的心灵,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毛老师就变成神峰山上的一个坟堆……到神峰山去给毛老师上坟烧纸。”小样对毛老师的恩情上升到了母女情,师生情谊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小样是一个知恩、懂恩、感恩和报恩的人。

       小样跟冯刚的恋爱处于半公开状态,张学锋是知道的,父母也是知道的,可张学锋锲而不舍,丝毫没有停止对小样儿的追逐。张学锋在追求小样的过程中,没有因为他是县委书记的儿子的身份动用特殊关系,与小样的父亲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同事和朋友关系,对冯刚也表示尊重。在小样看来,张学锋是一个不会谈恋爱的人,不懂得如何有效地赢得女孩好感的人。不像冯刚,一下子就能走进她的内心。还有张学锋被小样咬掉舌头的事,即便如此,张学锋依然不放弃,坚定不移,深爱着小样,用自己的方式追求着,他对爱的理解、包容、执着的精神值得青年人学习。张学锋的舌头痊愈之后,从西安回到了紫阳。第二天他给小样打电话,小样听到电话里的声音很惊讶:张学锋的声音居然比以前好听多了!小样想笑,也许咬去的部分恰恰是多余的部分。把多余的部分舌头去掉了,音质就改变了,音色就好了。也许美好的结果要付出痛苦的代价。

       冯刚是北京大学毕业的高才生,新分配到紫阳中学的老师。他以前就是这里的学生,17岁上北大的。冯刚出身贫穷,母亲在他中学时就卧倒在床,父亲是破产企业的职工,到处下苦力挣钱,就是为了给他挣学费,给病床上的妻子挣药费。对冯刚来说,除了用功学习考个好大学,是没有别的想法的。上大学的第二年父亲就累死了,母亲在床上是靠亲戚帮助渡过难关的。冯刚上大学的一切费用都是他在学校挣的钱,一边靠奖学金,一边靠课余时间打工。以他的成绩,他是完全可以直升为研究生的。但是,因为家有病重的母亲,学业上的一切想法都只能放弃,背起了家庭的重负。所以他每次在读李密的《陈情表》时,便多有感动:“我无老母,无以有今日;老母无我,无以终余年。”在大学,向他示爱的女生也有,可他不敢表示应承,所有来自异性的爱都只能抛开。原因很简单,他连请人家喝一次咖啡的钱都舍不得,因为喝一次咖啡足够让母亲买一服药了。他时常对同学们说,爱情对于他是件很遥远的事情。言语间,我们都能感受到冯刚是一个孝子,他选择放弃学业,回到家乡,回到母亲身边,也表达了他对故乡和母亲的爱,用实际行动回馈和报答浓浓的故乡情与母爱。我想这也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一种价值观与思想。

       冯刚有意或无意的出现,打开了小样的少女情怀,让情犊初开的小样坠入了爱的漩涡,同时,这也是冯刚有生以来第一次喜欢一个女孩。小样不顾父亲的反对,虽然父亲没有直接反对,还有父亲世俗的说教,以及张学锋的追求,依然冒着寒冷给冯刚钓鱼吃,因为她对冯刚的爱一直以来都是专一的、天真的、浪漫的、圣洁的。她在冯刚身上感受到了信任、承诺、坚守与理想,她放弃了张学锋为她找好在政府办公室秘书的工作,选择回到中学,回到母校教书,她可以天天看到冯刚。然而,小样在冯刚的欺骗中得知,他与他的表姐保持了五年的不正当关系。冯刚说:“我并不是爱她,我一点都不爱她……对我来说,不是感情,不是亲情,而是报恩。”我想他也是报答她对他父母的照顾之恩吧!

       “小样儿第一次领略心碎的感觉……张学锋拘谨地挽着她,缓缓地走向回家的路。”这样的结局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但是让我感受到一种真善美,努力了总会有回报,小样受伤的心灵也将得到一些慰藉,可算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想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有信仰,心怀感恩之心,学会知恩、懂恩和报恩,那么幸福也总会来敲我们的门。

[上一篇] 如饥似渴的阅读(3)

[上一篇] 22人评张炳吉散文集《乡关路远》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5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