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文坛资讯 > 北京市通州中仓文学社赴雄安新区采风签署合作意向
北京市通州中仓文学社赴雄安新区采风签署合作意向
作者:河北省采风学会第一分会




     深秋时节的2018年10月12日,北京市通州中仓文学社一行16位作家、诗人、编辑,到河北雄安新区采风并结交了文学新朋友,收获颇丰。


一河两社比翼齐飞


    “云光水色潞河秋,满径槐花感旧游,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枝塔影认通州” 这首被广为流传的诗词是由清代通州知府王维珍创作的,再现了当年大运河通州段美好的景致,表达了他对大运河的挚爱情怀。
      古往今来,在大运河通州段,众多的运河儿女,用诗词、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赞美家乡,记录家乡的岁月变迁,王维珍、刘绍棠、房树民、浩然、高占祥、张宝玺、王梓夫、刘康达、刘祥、郑建山、刘福田等名家就是其中优秀的代表,他们用文学作品传承了大运河的历史文脉。
      在这样浓厚的文化底蕴熏陶下,西集文学社和中仓文学社先后成立,两个文学社就像大运河劈荆斩浪的航船,载着一大批文学艺术家和文学爱好者,接过前辈们的文学接力棒,遵从自己的初心,传递自己的善意,千方百计弘扬真善美这一永恒的主旋律,传承大运河历史文化,延续祖国的历史文脉。
      2017年3月16日,中仓文学社正式成立。中仓文学社从筹备到成立,得到了中仓街道工委、街道办事处和通州区作家协会的重视、帮助和支持。文学社的文学艺术家和文学爱好者不仅有本辖区的,还有其他地区和单位的。为支持文学社开展工作,中仓街道工委和办事处为文学社安排了办公室,配备了桌椅、文件柜、空调、电脑等设备。每年都要安排资金支持文学社开展活动。
      中仓文学社成立以来,在中仓文体办具体指导下,采取多种措施开展工作,一是在建立了各项管理制度,实行了规范化管理。二是建立了中仓文学社微信群,群内成员不定期展示文学作品,交流写作体会。三是大力弘扬运河文化,注重培养文学新人,提高文学队伍的品味,打造文学精品。四是组织文学作品推荐到《中仓社区报》《运河》和新浪网等报刊和网站。五是举办了两届以弘扬大运河文化,赞美中仓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征文活动,参加征文的作者不仅有本街道和本区的,也有其他区县和外省市的。中仓文学社已经成为中仓街道一张对外宣传的精彩名片,而且随着各项活动的开展,也把大运河文化传播到四面八方。

     本次活动特意邀请西集文学社正、副社长参加,用王健的话说就是:“中仓西集一衣带水,以文会友源远流长。”大家去雄安新区开展文学采风活动,既是走出北京的一次重要活动,更是一次集体相亲活动,到白洋淀感受著名作家孙犁的《荷花淀》情怀,结交当地的文学艺术家,与他们攀亲,汲取丰富的文学养分。


到白洋淀感受《荷花淀》的情怀


     到达雄安新区的第一站,我们来到位于安新县境内举世闻名的白洋淀。白洋淀闻名于世,不仅源于电影《小兵张嘎》和嘎子村,还源于“荷花淀派”的优秀代表孙犁先生创作的散文《荷花淀》。我们在上中学的时候,都读过这篇课文,还听过由《荷花淀》改变的广播剧。大家情不自禁的说起《荷花淀》,仍然记忆犹新,而且在文学创作道路上行走,受孙犁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在孙犁的笔下,他刻画的人物是人性化的、鲜活的、生动的。比如《荷花淀》中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女人们不仅有着勤劳、善良、淳朴、温柔的优良品质,而且识大体、明大局,支持丈夫抗战,并最终也融入了抗战的洪流。特别是孙犁先生对细节的描写,展示了他独到的匠心和高超的艺术感染力。
    我们来到荷花大观园景区,怀着非常崇敬的心情到孙犁纪念馆参观。
      孙犁纪念馆坐落在荷花大观园景区的一座岛上,四面环水,遍植荷花,于2003年7月11日,在孙犁逝世一周年之际落成。
      孙犁纪念馆是三合院仿古建筑,坐北朝南,正门中间悬挂着诗人贺敬之题写的“孙犁纪念馆”牌匾。纪念馆南端为六柱木制碑亭,碑亭中间为汉白玉石碑,正面书有“荷花淀派创立者孙犁”。在正面的两柱分别有孙犁撰写的楹联“梦中屡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中轴线上建有木制牌楼,牌楼和展厅之间是孙犁呈坐姿、手捧书本、高3.3米的汉白玉雕像。纪念馆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起居工作室、文学成就展室以及“荷花淀”派文学作品展室。孙犁纪念馆正房为主展厅,分七个部分,除了摆有他生前用过的书桌、藤椅、布鞋、棉衣、眼镜、拐杖等实物,还有孙犁先生的著作和信件,其主要部分都是概括介绍孙犁一生工作成就的文字和生活工作的图片。
      孙犁的作品和人格赢得了许多读者及同行的称誉。当年毛泽东主席在《解放日报》上读了孙犁的作品后写道:这是一个有风格的作家。
      在前往雄安市民服务中心的汽车上,大家仍然兴致勃勃谈论着白洋淀,说着《荷花淀》,已经到古稀之年的著名剧作家刘康达对其中的精彩片段仍然背诵如流。

     参观孙犁纪念馆让我们更加怀念“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孙犁先生。白洋淀的《荷花淀》,点燃了大家内心的文学情怀和无限激情。


走进雄安市民服务中心


     我们这些没有去过雄安新区的人,都对雄安新区有一种神往之情。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自古就和通州有着不解之缘。从地域来说,雄安新区有白洋淀水域,通州有大运河,都源于水而结缘;从造酒史来说,通州区和雄安新区的容城自古都有悠久的造酒史,据《北京三百六十行》记载:“北京所饮之烧酒来源,分南、东两路:南路乃容城、白沟河一带所产;东路则通州一带所产。”在中仓街道曾有因烧锅命名的大烧酒、中烧酒、小烧酒胡同;从文学发展进步来说,雄安新区有以著名作家孙犁为主要代表的“荷花淀派”,通州有中国著名乡土文学作家,“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创立者刘绍棠;从当今国家规划来说,北京城市副中心与雄安新区形成北京新两翼,一北一南,遥相呼应,就像镶嵌在华北大地的两颗璀璨明珠。此次来雄安新区采风,大家的亲切感、自豪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
      10月12日下午,我们来到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参观。按照统一规定,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园区禁止燃油车驶入。我们乘坐的中巴要停放在容城县容和塔附近的停车场,然后乘摆渡车前往。人们也可选择骑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到市民服务中心办事或参观。
      王健主任的一位在雄安新区挂职的朋友已经在那里等候我们。他带着我们漫步在整齐划一的路上,边走边为我们介绍情况,解答我们的问题。一路走来,我们参观了城市展示中心、凯骊酒店、企业联合办公区和政务服务中心,详细了解了雄安市民服务中心规划建设、功能设置和运营模式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据了解,雄安市民服务中心位于雄安新区容城东部小白塔及马庄村界内,占地面积24.24公顷,建筑面积10万平米,是雄安新区的行政办公机构,也是新区首个大规模城建项目,承担着政务服务、展示交流、企业办公、会议培训等功能。整个建设突出了“绿色、现代、智慧”理念。特别是因地制宜地设置了景观湿地,进行雨水收集和调蓄,雨污水做到零排放,践行“海绵城市”理念,打造海绵区域。整个建筑空间立体绿化,营造了区域生态环境。我们看到公共停车区域有很多充电桩,停放的全部是新能源汽车,有效减少了环境污染。

到雄安新区参观,让我们认识到了这一国家决策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对于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建设、推动河北地区发展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大家还体会到“雄安速度”,感受到雄安新区所坚持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先进理念。


与安新县作协结亲


     我们到达安新县白洋淀文化广场,前来迎接我们的有安新县作协主席阿民、各位副主席和多位作家代表。
     进入有无障碍设施的安新县文广新局会议室,映入眼帘的是墙上悬挂的北京通州中仓文学社•雄安新区安新作家协会友好共建座谈会会标,旁边的桌子上放着安新县作协文学刊物《雄安文学》,还有安新县作协主席阿民、副主席王英年等作家代表的文学著作。中仓文学社也带来了通州文联刊物《运河》和《中仓社区报》,还有部分作家的文学著作。在座谈会开始前,两地作家互赠了文学刊物和书籍,交换了联系电话。
     座谈会上,安新县文广新局局长王迦樑和县作协主席阿民先后介绍情况,阿民主席简要介绍了安新县文学事业发展情况,他说:我们安新县人杰地灵,既拥有华北明珠白洋淀这一卓越的自然环境,又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涌现出了扁鹊、刘因、潘龄皋、孙犁等举世瞩目的文化大家,诞生了“荷花淀派”、“白洋淀诗群”等全国知名的文学流派。他还讲了孙犁和刘绍棠的关系,介绍了安新县作家队伍建设情况。当他说到安新县作协有80多名年轻作家时,不禁让人赞叹不已,更让我们看到了安新县文学事业发展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据了解,安新县具有良好的文学传统,20世纪30年代,著名作家孙犁曾在这里工作,他创作的 《荷花淀》等名篇将白洋淀写进了中国文学史。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北京知青多多、芒克、根子、林莽等来这里下乡劳动之余写诗交流并形成了白洋淀诗群,成为新时期文学朦胧诗运动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安新县作协立足雄安这片沃土,团结老中青作家,不断发现新生力量,培养了冬子李、阿民、刘卫宁、郭宝国、王广乐、王英年、白天伟、芦花格格、李颖、刘博等一批作家和诗人,他们的作品屡屡在《中华诗词》《小小说选刊》《散文百家》等刊物发表,在全国各地获奖并入选国内年度文学选本,在雄安新区的三县中独树一帜。2017年9月,安新县作协创办了《雄安文学》,为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开辟了万紫千红的文学园地,引起文坛广泛关注。安新县的文学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国内诸多有影响的报刊和网站不断宣传报道他们开展的活动,包括发表作家们的作品。他们在当今文学作品多元化的潮流中,仍然执着地坚守着文学阵地,积极探寻人生及社会价值,创作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既有个性,更有共性,让我们看到了安新县乃至雄安新区文学事业整体前进的步伐,必将在雄安新区建设史上留下浓墨重彩。
     中仓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江清华、中仓文学社社长安祝生、《中仓社区报》主编池源、著名作家刘康达、通州作协副主席郑建山在座谈会上先后发言。郑建山在座谈时简要介绍了通州文学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并说到刘绍棠最爱读的就是孙犁的书,孙犁的作品对他今后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刘绍棠曾经说过:“从此我才知道,生活是这样美好,文学可以写得这样美好。”刘绍棠曾经创作了《数伏》等两篇小说,并把这两篇作品给主持《天津日报•文艺周刊》的孙犁寄去了。在孙犁的指导下,刘绍棠还创作了《大青骡子》《青枝绿叶》《运河的桨声》等作品。当年,刘绍棠和孙犁亦师亦友,一直保持着联系。1997年刘绍棠病重,在医院床边的几本书中,就有孙犁20世纪80年代送给他的《晚华集》。
     座谈会结束前,中仓街道文体办主任王健和安新县作协主席阿民签订了《文学桥梁》合作意向书。双方约定:两地文学交流广泛全面合作;建立网络平台,促进两地文化繁荣发展;两地文学成果资源共享;两地文学活动相互支持共同参加;不定期举办两地文学成果交流;两地文学采风助力城市共建。通州和雄安两个新区同时成为首都北京的两翼,在以后的建设和发展中必将多层面合作,文学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也在其中,所以,通州中仓文学社和安新县作协率先结为文学共建单位,架起一座两地文化交流的桥梁,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雄安新区之行,让我们看到了雄安新区的发展愿景,这里代表了中国的未来,预示着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此行也为中仓文学社、西集文学社作家们的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而生动的素材。各位作家们将挥洒笔墨、敲击键盘、采集图片,在大运河畔,在文学沃土勤奋耕耘,不断书写崭新的华章。


















[上一篇] 书画家刘兰亭荣获十大画家荣誉称号

[上一篇] "盛世翰墨情 夕阳无限好"河北书画作品展在北国超市光华店举行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