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山之恋
老佟爱上了小青山,定情就在几天前。
有人也许哂笑:老佟年过花甲,这举动是否轻浮孟浪?其实,我俩的因缘可以追溯到三十多年前。
90年代初期,经首钢同事介绍,老佟(当时25岁,确切地说是小佟。)与区园林局的陈姑娘结成夫妻。婚后没房,借住在麻峪村外。我俩没有煤气罐和蜂窝煤;却同样需要做饭、取暖。
老佟是外来人员,又挺爱面子,羞于向别人借钱、借物。通常由媳妇出面,借“煤证儿”和三轮车。老佟负责买煤、运输、码放;几年下来,对麻峪周边的村子比较熟悉。五里坨往返多次。小青山也多次擦肩而过。
老实说,老佟对石景山的西部区域,印象有些欠佳。早些年,由于首钢、电厂、水泥厂等单位的影响,广宁、麻峪、黑石头、五里坨等村镇,经济滞后,房屋简陋,道路拥堵,空气混浊,人口外流。用当时的话讲:“宁要东边一张床;不要西部一套房”。
我岳父单位的职工,早些年住在麻峪村边的家属院里。九几年扩建公路时,占用了一些地界;给了一些拆迁的安置房。房源有两处,其一在八角的“沙子坑”;其二是永定河边,与门头沟隔河相望。前者,房小,却繁华热闹;后者,房大,却环境偏僻。结果人们争抢前者。当时,岳父是单位的一把手,一些职工找到家里,说情、送礼,甚至哭闹。把西部山区说得不益居住。
老实说,老佟也颇受影响。90年代中期,首钢在门头沟冯村,购买了“信园”的一些楼房。我当时在“大炼”的厂部,负责宣传报道。厂里打算分给我一套80多平的新楼。我一听在“河西”就不想要。领导几次动员说,“信园”环境好,房子新,将来337路西延,从首钢厂区直插过去,上下班特方便。老佟还是犹犹豫豫。领导继续动员,我和媳妇骑车去现场看房。当时媳妇在玉泉路上班,女儿几岁在古城入托;和岳父一家商量半天,最终还是放弃了。
后来,“信园”这套房子,分给了化验室的刘姑娘。她是我的房山老乡,未来的婆家在门头沟,离此处不远。早些年单位许多同事,宁可要古城、八角、老山的旧房;也不要“信园”的新房。
老佟也不能免俗;所住的“模西”,就在山坳坳里;却歧视更西边的村镇和居民。我们游玩、购物,要么是去古城、八角、玉泉路;要么进城,西单、前门、王府井,轻易不愿再往西部去。
最近一次去五里坨,大概是2009年。起因是去“王家大院儿”,参观民俗展览。
老佟有三大特点:一是恋旧;二是好奇心重;三是天生胆小和害羞。当时已经去了曹妃甸,一两周回京一次,在家呆一天半;借书、购物、做饭,忙忙道道。从网上得知五里坨建成了民俗大院,就和媳妇约定回京时过去看看。
当时没有手机定位,同事和邻居们对民俗感兴趣的也不多。我俩望文生义,以为五里坨民俗大院,应该在五里坨这站下车。
一下车就懵了,四周都是民房和田地,找不了民俗院的影子。媳妇见人就问,好几位也不清楚;后来遇见一位当地大姐,笑笑说:“你俩下错车了。应该在南宫下。”
当时路过南宫的公交车数量少,间隔时间比较长。大姐支招说:“从小道插过去,绕过一座小山,山前就是王家大院儿了。”
我俩望山而行,绕山而过,在民俗院里呆了一两个钟头,最后从南宫乘车近家。
老实说,当年我俩绕着小青山转了一圈儿;既没注意到它,也不知道她的芳名。
知道小青山,走进小青山,爱上小青山,是几天前的事情。冥冥之中,我和小青山有着不解之缘。
2023前6月,爱妻中年早逝,“驾返瑶池”。 老实说,尽管婚后聚少离多,生活一地鸡毛;尽管我俩低调内敛,缺少浪漫和激情;然而毕竟是结发夫妻;毕竟共同生活30多年,感情虽淡,却深刻入骨;睹物思人,心潮难宁。
老实说,老佟对媳妇的生活依赖,胜过感情依托。老佟痴迷读书、写作、上网;日常琐事,主要由媳妇打理;两家的人情往来,也由媳妇张罗。她突然“走”了,老佟彻底抓瞎,不仅衣服、物品丢东拉西;而且寝食不安,度日如年。用矿区的俗话,麻了爪儿了。
人在落魄时,亟需有人相助。我姐姐、弟弟,劝我卖掉“模西”的房子,搬回房山老家;一来换个环境,心情会好一些;二来姐弟离得近,互相有个照应。
虽说听人劝,吃饱饭;可是对姐弟的建议,只采纳一半;家是要搬,但不回房山。一方面,青年离家,一路打拼,不仅没功成名就,反到混没了媳妇,有何面目见家乡父老;另一方面,在首钢工作生活了大半辈子,怎舍得离开这片播洒过汗水和梦想的热土?
经过权衡比较,最终决定:卖掉“模西”的现房,再添几十万的积蓄,购买一套五里坨的“次新房”(房产中介,对较新“二手房”的雅称。)这种卖旧买新的交易方式,被称为房产“置换”。
“置换”过程超过想象。按老佟的想法,半年之内搞惦买房、卖房、装修;2025年搬进新家;找到新老伴,来个双喜临门。没承想,好事多磨:先是“模西”的买主突然“跑路”;接着和前岳父发生产权纠纷;最后与五里坨的“上家”发生“订金”争议;哩哩啦啦,一直拖过新年。
2025年1月中旬,老佟腾出模西”的房子,暂时租住在“京西景园”,等待“上家”腾房,然后装修、乔迁。
老佟有个习惯,每到新的地方,喜欢“扫听”当地的景区、美食、民俗、趣事,等等。网络、手机普及之前,主要是从书籍、报刊上收集资料;向当地人询问;此后,主要是网上查询和手机导航。
“高德”上显示:小青山公园离得最近,只有二百多米;而且免费浏览;24小时开放。这等好事岂能放过?于是乎,搬家的箱包还没安排好,就匆匆下楼,去寻找公园。
手机提示:“您已接近目的地,请注意查找。本次导航结束。”四处踅摸,找不到公园的影子;只好站在路边,等候向当地人询问。
从楼群中走出一个大哥;一手牵着小狗;一手夹着烟卷儿,悠哉游哉,信步走近。
我迎上前:“师傅,打听点事儿。”
大哥:“您说。”
老佟:“小青山在哪儿?”
他扬了扬下巴:“努--,那就是。”
我很失望:“这是公园儿?”
他笑笑:“小公园儿。冬天光秃秃地,容易被忽略了。远处的人,知道的不多。”
我询问:“有好玩儿的吗?”
“没啥。”他抬起夹烟的手,笑笑说:“屁大的地儿。这根儿烟没抽完,就能逛一个来回儿。”
我俩简单地聊了几句。他说:“这边开发的晚,没有八大处、游乐场、雕塑公园那样的地方。”
见我失落,他安慰说:“这公园也有好处:离家近、不收票、游客少、空气好……”
告别热心而健谈的大哥,我沿着之字形的石阶,缓步向上,很快就登上山顶的平台儿。
仔细观察,小青山有三大特点----
平地凸起。
小青山海拔179米,比故宫的景山高出一百米;比镇江的金山高140多米;然而,在千峰耸立,群山争秀的京西,它的身高和体量,根本排不上号儿。
据说早年间树木稀少,土了吧唧,被戏称为“坨子”;因为与高井、模式口、三家店均相距五里,所以又称为“五里坨”,附近区域因为得名。
五里坨因为小青山而得名;许多人知道石景山区,却不知道那座石景山在哪儿。
俗话说:“萝卜不大,却长在辈儿上了。”小青山虽然不高,却长得挺是地方。
它是京西古道的重要节点。古道有五大功能---
一是能源运输。在石油、天然汽没发现之前,煤炭是生活、生产的主要能源,京津两地的煤炭,主要产自京西山区。
二是物流通道。在传统的农耕年代,城市不能生产大宗的物资,主要功能是钱物交易。市民日常消费的物品,比如食物、木材、布匹等等,主要由京郊、河北、山西、口外等地提供,京西古道是重要的货运路径。
三是进香之路。在文化和科技普及之前,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无法理解,因此信奉神灵的较多。每逢年节和神佛的庆典,去灵山、妙峰山的善男信女很多,俗称“进香”。届时,周边各村组织高跷、中幡、太平鼓等民俗展演,俗称“赶会”。
四是军事要道。新中国成立之前,汉族聚居地区与兄弟民族地区的关系,时而和顺,时而紧张,甚至兵戎相见。明清两朝,蒙古各部时常“犯边”。古道是京师出征、地方军队进京“勤王”的重要通道。
五是防护功能。永定河既是京城的重要生活水源;也是水患的生要来源。每年汛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员和物资,对两侧河堤进行巡查、加固。因此人员、骡马、物资聚集,人吃马喂,需要大量的粮食和车辆。
在汽车、拖拉机等普及之前,人们出行主要靠腿;货物运输主要靠骡马、骆驼。因此速度较慢,通常是五里一小歇,十里一长休,三四十里就得住宿。
早年间,五里坨是行人商旅休息、打尖之处。天南地北的人,聚焦此处,用时下的话说,是网红打卡地。
老郭常说:“不是郭德纲有多优秀,主要是同行的衬托。”小青山虽然不高,却平地而起,四处近边都是平地,不仅视野开阔,八边来风;而且有卓尔不群的气势。
五里坨地区处于永定河冲击扇上,是两山之间的河谷平原。小青山耸立其间,伫立山巅,像置身观景台,白天饱览山光水色;傍晚欣赏万家灯火。像站在阅兵台,千山列阵,河水奔流。又像置身画廊,山水如画,浑然天成,让人陶醉,浮想联翩。
厕神灵庙。总体来说,国人的性格和传统文化,是平和的、包容的、博大精深的。在民俗上的突出表现,就是“多神”现象。许多事情都有专门的神仙负责;比如,男女婚配由月老掌管;生儿育女由送子娘娘专管;生与死,由十殿阎罗分掌;风雨雷电,都有专人负责;连蚂蚱,都有“虫神”管理。而西方是一神教;封闭、排他、霸道。
老佟虽然是无神论者,却打小生活在矿区,与善男信女有一些接触,对常见的神灵略知一二。老实说,来五里坨之前,没听说过“厕所之神”。估计普通读者,知道的也不会太多吧?
小青山是俗称,官方的名称叫兴隆山。山上有一座“厕神庙”;学名叫“兴隆寺”。我去的几回,山门都是紧闭着,只能隔着门缝张望。
早些年,老百姓文化较低,认不清、记不住文雅的名称,通常管祭奠女神的地方,笼统地叫“娘娘庙”;祭奠男神的叫“老爷庙”。据说以前正月十五,有许多善男信女给“厕神”来上香。老佟猜测,有些人烧香磕头,并知道供的是什么神。只是认为“礼多佛不怪”。见庙就烧香,见佛就磕头,见灯就添油。可爱又有点可笑。
据说“厕神”叫何媚,俗称紫姑;山东莱阳人,生活于唐代。紫姑漂亮贤惠,却身家贫寒,老公是戏子。有个刺史(相当于现代的省长)垂涎她的美艳,害死了其夫,将她纳为小妾。
刺史的夫人嫉妒又凶狠,在一年正月十五,将紫姑害死,并抛尸于茅厕之中。紫姑先被抢后被杀,一腔冤屈,怨魂不散,夜夜啼哭;时常现身,吓唬凶夫妒妇。武则天闻讯,为其平冤,并封为“厕神”。早年间,妇女的社会地位、家庭地位都比较低,心里憋屈,无处诉说;只好来跟“娘娘”念叨念叨。
民俗深厚。据说京西的煤炭行业,已经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了;门头沟地区煤窑众多。围绕着煤炭的开采、运输、储存、加工、配送的产业线,不仅聚焦了大量的人员、财源;而且形成了相关的民俗和文化。
城镇化改造之前,五里坨地区围绕煤炭生产,出现过许多饲养骆驼的“驼户”;储存、销售煤炭的“煤铺”;接待煤商的酒馆、饭铺、大车店,等等。天长日久,积攒下许多老物件,也流传下一些趣事、奇闻。
五里坨民俗陈列馆,俗称“王家大院”,如今是小青山公园的组成部分;对游客免费开放。这里收藏了大量的民俗实物;不仅形象地展示了当年的村民生活;而且有些文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老佟觉得,浏览小青山,顺便到民俗院怀旧,是一种不错混搭。
……
万事皆有缘。人活一辈子,遇到什么人;参与哪些事;观赏何方风情;产生哪种情愫;看似偶然和无序;实则暗含着必然与天意。
老佟与小青山相识相爱,看似无意,其实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似、相通之处----
小青山与老佟,外表朴实,天资平常,却都心怀梦想,奋发向上,不甘平庸。
小青山用弱小的身躯,装点着风景,为行人、香客、驼队提供栖身场所,不求扬名和回报。老佟用文字记录首钢的发展历程;介绍身边的风土人情,不求金钱和仕途。
小青山和老佟,低调而内敛;经历过热闹喧嚣,也饱受冷落寂寞;花开花落,月圆月缺,淡然面对。
小青山和老佟,外冷内热,渴求知音,珍视真情,却不愿高攀,不肯低就;缘至惜缘,缘去随缘。
小青山绝然独立,无依无靠,风吹雨侵,改变的是外表,不变的是内涵。老佟少小离家,孤身打拼,岁月如刀,人情冷暖,增添的是白发、皱纹;不变的是初心、梦想。
小青山--,从此我俩朝夕相伴,风雨同行;高兴时,互相倾诉,分享快乐;失落时,互相偎依,分担忧愁。
青山风语,树枝频挥,山风轻拂。她像村姑,纯朴而羞涩,用特有的方式,回应着老佟。
爱到深处,语言就是苍白、无力、多余的了。
真心相爱,不是言语的承诺;而是心灵的契合,是命运的捆绑,是一生的陪伴。
真爱如山,沉默无言,却很难改变。
真情似水,无色无香,但滋养身心。
真心无悔,风雨同舟,荣辱与共。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下一篇] 我是画家 (后记)
[上一篇] 宋伟整理的4连日记(6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