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作品评论 > 槐卿诗词鉴赏汇粹(之六)
槐卿诗词鉴赏汇粹(之六)
作者:韩中清

                    《棉农吟》

夕晓除虫好苦辛,

花开时节少闲身。

棉桃咧嘴朝天笑,

笑出棉农心底春。

首句“夕晓除虫好苦辛。”这里“夕晓”是指早晚,说明棉农从早到晚都在除虫,非常辛苦。作者用“夕晓”来强调时间的跨度,表现出劳动的持续性。第二句:“花开时节少闲身。”棉花开花的季节,忙着采摘,棉农几乎没有空闲的时间。这两句直接描绘了棉农的辛勤劳作,没有休息的时候。

第三句:“棉桃咧嘴朝天笑,”这里用了拟人手法,棉桃成熟裂开,像是笑着朝向天空,形象生动,表现出丰收的喜悦。最后一句:“笑出棉农心底春。”这里的“笑”呼应第三句,棉桃的笑其实是棉农内心的喜悦,用“心底春”比喻心中的春天,即希望和满足感。

接下来,分析诗的结构和技巧。七绝讲究起承转合,前两句写劳作的辛苦,后两句转向丰收的喜悦,形成对比。前两句是铺垫,后两句是升华,结构紧凑。作者使用了拟人手法,让棉桃有了人的表情,增强了画面感和感染力。然后要考虑作者的背景。韩中清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作品较多,有丰富的创作经验。他创建农家诗联墙,更关注农村题材,这首诗也符合他的创作风格,贴近农民,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语言朴实,富有情感。

诗的主题、艺术手法、情感表达等,通过丰收景象表达了对劳动成果的肯定。同时还要注意诗中的意象选择,比如“夕晓”、“花开时节”、“棉桃咧嘴”等,都是农村常见的景象,贴近现实,容易引起共鸣。最后一句的“心底春”用季节的变化来隐喻内心的情感,很有意境。作者希望了解这首诗的独特之处,比如对比手法、拟人化描写,以及如何在简短的四句中传达深厚的情感。

 总结一下,这首诗通过描绘棉农的辛勤和丰收的喜悦,赞美了劳动者的坚韧和丰收带来的幸福。结构紧凑,手法生动,情感真挚,符合传统七绝的特点,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关注农村、贴近生活的创作倾向。《棉农吟》质朴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棉农的辛劳与丰收的喜悦。笔者试从三个维度进行赏析:

一、时空交叠的劳作图景

首句"夕晓除虫好苦辛"通过""""的时空压缩,将昼夜相继的劳作凝练在七字之中,用时间密度凸显劳动强度。次句"少闲身"三字如特写镜头,捕捉到棉农在花开的忙时节的生存状态。这种时空交叠的笔法,暗合了农耕文明"日出而作,日入未息"的永恒节奏。

二、拟人双关的艺术匠心

转句"棉桃咧嘴朝天笑"突破传统咏物诗的托物言志模式,赋予棉桃以人格化的笑容。结句"笑出棉农心底春"更显精妙。一个""字既承接棉桃的自然形态,又暗喻丰收喜悦:"心底春"以季节错位隐喻精神收获,将物质丰收升华为心底的春天。这种双关手法的运用,使自然物象与人类情感形成完美共振。

三、农耕美学的现代重构

诗人作为全国农家诗联墙首创者,在传统田园诗的框架中注入了现代劳动者的真实体验。不同于陶渊明式的隐逸书写,也区别于范成大笔下的田园牧歌。

总之,这首作品以28字的凝练容量,完成了从辛劳叙事到心灵抒情的审美跨越。在工业文明冲击农耕传统的当下,这种扎根泥土的创作实践,既是对传统农耕文明的深情回望,也是对劳动者精神世界的现代诠释。棉桃的咧嘴笑容,最终绽放为穿越时空的文化情怀。

[下一篇] 槐卿诗词鉴赏汇粹(之三)

[上一篇] 槐卿诗词鉴赏汇粹(之四)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5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