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泗洪北靠宿迁,东临洪泽湖而连淮安,放眼西南有安徽蚌埠,往西北驾车两个小时可到徐州。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因地势平坦,物产丰富而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吕布袁门射戟帮刘备解围的遗址至今犹在。
这里有刻写在史志上的历史硝烟和豪杰人物。也有星光背后的默默老兵。
孙景荣当年就是从这里投身到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
如果把人的一生叫做旅程,那么军人的一生就是征程。孙景荣是1940岁年踏上他的人生征程的,那年他11岁。正是抗日战争的拉锯时期,首长叫他小鬼。
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建工集团党委书记任上离休的孙景荣回忆起自己的一生,最大的感慨就是共产的天下是依靠劳苦大众的艰苦奋斗打出来的。而他本人也是在共产党领导的这场伟大的革命和建设中成长起来的。下边记录的是孙景荣的人生征程中的几个片段。
随刘邓大军挺进中原
抗日战争时期,刚参加八路的孙景荣由于年纪小,就被分配到武装工作队做通信员工作,因为人小,不被人注意,加上机敏勤快,每次都能圆满地完成任务,深得队领导的喜爱。为了培养年轻干部,在1945年领导把他送到了华东军政大学。
1947年的1月,孙景荣跟着一千三百多人的干部大队,随刘邓大军南下,他们的任务是补充部队干部,建立新解放区的民主政权。
部队过了陇海铁路进入中原地区后干部大队的学员大都分配到了各个部队,而孙景荣他们20几人则被分到了周口项城一带开展建立区县人民政府工作。孙景荣被分配到了商水县。当时的县长叫窦百祥,县委书记叫米光华,加下两个警卫员一共才四个人,说到现在的县政府级的编制,孙景华感慨了一句:现在政府一个部门扫卫生的都比那时的人多。县委下设两个区,周口镇为第一区,平乡店是第二区,区长是个从部队下来的叫张克敏,果敢练达,军事经验丰富。孙景荣任区队长。我们的任务就是到各村去向群众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是人民的代表,是为解放穷苦人而打仗的,让群众和我们站在一起,蒋家王朝马上就要完蛋了,他们就是这样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慢慢地把群众团结到了区政府的周围,老百姓也越来越多地敢向政府反映情况了。
当年的周口是个集镇归商水县管辖,沙河由西往东从周口镇中穿过,河上一座大桥是敌我双方必经之地。由于是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刚在那里建立起政权根基不稳,经常有土匪、恶霸、特务、兵痞来偷袭捣乱。
一次,区里接到情报,周口的国民党特务组织一伙人要袭击区政府,当时他们的人占领了沙河大桥,切断了与上级的联系,区长就派熟悉水性的孙景荣游过沙河,到县里报信,并带领县武装大队在敌人行动的前一天一举打掉了敌人的这个窝点,从那以后,平乡店的群众就发动起来了,在后来的解放战解中,他们的支前工作一直是县商水县的模范区。
发动群众搞土改
经过在华东军政大学的两年多学习,孙景荣的无产阶级革命思想有了很大的变化和提高。认识到:在旧中国的农村封建的土地制度和伪保长制度是蒋介石统治集团在农村基础。县政府在商水站稳脚跟后立即转到了土改中来,通过从地主老财手里夺回土地分给贫苦的农民,来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共产党的领导,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共产党是为劳苦大众谋福利打天下的。
1947年到1949到建国前是中原地区解放战争的拉锯战时,经过辽沈、平津和淮海三大战役后,国民党统治集团元气大伤,但不甘心就这样放下他们的统治地位,还在做最后的垂死挣扎。他们在农村组织地主恶霸成立了还乡团杀人放火进行穷凶极恶地报复。有很多村子发生了全家被杀的惨剧。血惺的环境使老百姓不敢太向共产党靠近,有些农民白天分到了地主家的东西,晚上又偷偷地给地主家送回去,土改工作处在了僵持阶段。
县委经过分析认为不镇压一批罪大恶极的地主恶霸,就树立不起来共产党在当地的威信。县委决定在几个中心村成立农民协会,通过农民协会组织苦主对地主、保长进行控述。
在登龙店村斗争大地主孙老会时,一个苦主上台述苦说他家佃租了孙老会家几亩地,因连年战乱的天灾人祸收成不好,就欠下了几斗地租,有一年孙老会领着村里的恶棍要债,生生地逼死了苦主的老婆,激起了全场的义愤,群众高呼口号要求枪毙孙老会,为死者报仇,二区长张克敏当场宣布县长令,对恶霸地主孙老会执行枪决。
那时各地农村镇压了很多象孙老会这样的地主,大大地打击了国民党在农村的统治根基,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各村不断掀起新的生产高潮和支援前线的高潮,推动了全国的解放。
建设新疆
建国初期,为了巩固刚刚建立起来的新政权,对那些反共反人民的反动分子进行了镇压和专政。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孙景荣在1952年的春天江苏淮阳地委派遣与50多名干部看押着1300多犯人从郑州到天水,从武威转哈密最后一路辗转来到了新疆22兵团25师的“炮台”驻地。从此开始参加了新疆的建设。
谈到刚开始建设新疆时的感受,孙景荣,象是回忆般地思索一会最后只说出了一个字:苦。
睡在地窝子 半夜听狼声四起
孙景荣回忆,他们1952年的冬天他们被分配到了苇子湖,当时那里一片芦苇看不到边岸,寒风把芦花吹得瑟瑟发抖,零下四十多度的严寒让人不喘不过气来,喘气时不把手捂到嘴上寒风能象锥子一样扎透你的喉咙。
在湖岸上他们选窝风些的地方挖出了地窝子,地上铺上干树枝和芦苇就成了睡铺,晚上睡觉时常听附近狼声四起,吓得人们不敢入睡,就坐起来,抽着蛤蟆头卷烟讲着各经历,有时讲着讲着话题就跑到了女人的身上。幻想着将来把新疆建设好了要娶个什么样的媳妇,生几个大胖儿子,来自淮北的一个小干事说,我将来一定要娶个新疆姑娘,让她天天给我唱歌跳舞,晚上一起一羊毛毯上打滚。现在想来在那恶劣的生活环境中,就是那些浪漫的幻想支撑着他们熬过了一天又一天,为挺过了一年又一年,后来那个小干事在反右倾时被打成了右派言论,说是散布资产阶级生活方式。
吃整粒麦子 乌鸦抢食人粪便
让孙景荣最难忘记的是在刚建队的春天,道路翻浆,连续两个多月供给车进不来,没有吃的,只好吃麦种几玉米种子。当时规定管教干部和家属孩子吃用雪水泡的麦粒犯人吃雪水泡的煮玉米粒。前几天还好,五六天过后,就有很多人拉的大便里全是整粒的麦子和玉米,以致住地周围成了野鸡野兔争食的地方,最后连几十里外的乌鸦都一群群地飞来参加到了这些禽兽们抢食的行列。
那时的人们,心中只的一个信念,是毛主席派我们来新疆开搞发建设的,尽管生活环境艰苦到了极点,但人们依然精神振奋斗志昂扬,只要上级一声令下,他们就会一手拿枪一手拿着工具战斗在各自的岗位。
修六坐水库 血水汗水一起流
在孙景荣的记忆里,他到新疆后先后参加了车排子、大泉沟、燕集海、哈密的红星一渠、红星二渠,22团的冰染等6个水库。
修水库最大的工程就是土方量,为了在汛期发水前完工,每个工程队都承担着巨大的土方量任务,当时没有工程机械全靠人肩挑背扛,最好的连队能有辆牛车。各连队领导都跟班参战,有时人们累得躺在芦苇堆上就睡着了。
在开挖玛纳斯西岸大渠时,工地上配备了那时还很少看到的推土机,为了最大地发挥推土机的效率,机停人不停,推土机推一个班的土就够人工运好几天了,那段时间不管是干部还是工人的手上全是血泡,干活时铁掀把泡磨破血水,汗水混合到一些就流了下来,顺着掀把儿流到掀头,最后渗进了泥土,被筑进了大坝。当年那些水库的大堤呀,哪一块泥沙中没浸染着这些建设者们的血汗啊。
回忆起这一生的经历,孙景荣感觉到自己经历过战争的考验,也体会到了建设艰辛,更享受到了晚年的幸福。不论如何,这一生也算丰富多彩,值了。